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2日訊 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指出,創新驅動、新舊動能轉換,是我們是否能過坎的關鍵。山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全省發展呈現由量到質,由形到勢的根本性轉變。
由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山東面臨著一系列難題和矛盾——產業結構不優,新動能成長不快,發展活力不足,經濟效益不高。“心頭之痛”如何破解?山東的認識十分清晰:關鍵是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切實把新發展理念落到實處,其重點就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以“走在前列”的擔當為全國做出示范。
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動能轉換協調處副處長陳旭光表示:“山東經濟是全國經濟發展的縮影,在全國發展大局中地位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轉變發展方式、升級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可以說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既是重大機遇,更是重大責任。”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山東以新舊動能轉換綜試區為依托,確立“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總體目標。
新動能看“加”:三年來,山東“四新”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速超過20%,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由2017年的21.7%提高到2020年的30%。
舊動能看“減”:累計治理“散亂污”企業超過11萬家,關閉退出化工生產企業1800多家,鋼鐵去產能退出1228萬噸,煤炭退出2807萬噸。
結構看“轉”: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2017年的7.7:42.7:49.6調整為2020年的7.3:39.1:53.6,“十強”產業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穩定在50%以上。
發展看“活”:三年來,全省市場主體增長46%,達到1156萬戶。“四新”經濟增加值占比由2017年的21.7%提高到2020年的30.2%。
山東省統計局副局長陸萬明說:“這三年,全省上下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牢牢把握‘走在前列 全面開創’目標定位,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可以說,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呈現出趨勢性、關鍵性、轉折性變化,這些都為山東現代化強省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舊動能轉換,產業是載體。緊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趨勢,山東立足自身產業基礎和優勢條件,不斷做優做強做大“十強”產業。再有半個月,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就要投產,作為山東乃至全國海洋工程建造領域的集大成之作,它由青島、煙臺兩地多家企業聯合制造。
“我們對關鍵技術進行攻關,制定了30余項深水施工技術方案,多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的空白,實現全方位的跨越。”海油工程副總裁于長生介紹。
新舊動能轉換,創新是引擎。三年來,山東實施600多項重大基礎研究和重大科技創新工程,每年設立超過100億元的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去年,全省實施投資500萬元以上工業技改項目超過7萬個,同比增長17.6%。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王新生告訴記者:“山東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同行業當中占據了頭部位置,像我們現在山東已經一共有130戶企業獲得國家認定全國的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和企業。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2020年全省工業實現利潤增長19.6%。”
新舊動能轉換,項目是抓手。三年來,山東省級層面累計謀劃推出556個省重大項目、1577個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200個“雙招雙引”重點簽約項目、796個補短板強弱項項目,率先建立“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加大土地、能耗、資金、污染物排放等資源要素省級統籌,讓“好馬吃上好料”。
“(今年)我們首批推出省級用地指標1.2萬畝,支持了120個亟待落地的優質項目;常態化組織開展政銀企對接,爭取銀行貸款513億元;新舊動能轉換基金聯動社會資本實現投融資307億元,開辟了審批、辦稅、用地等多條綠色通道,有效突破了要素瓶頸制約。”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動能轉換推進處副處長尤加鵬介紹。
三年磨一劍,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已初見成效,高質量發展正一步步走深走實。站在新的起點上,山東將繼續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乘勢而上、砥礪前行,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行至半山路更陡,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之路正處于半程發力的關鍵時期,更要在全國大局中找準定位和優勢。目前,山東已經出臺五年取得突破工作方案,加大攻堅突破力度,全力塑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山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周連華說。
閃電新聞記者 于凡 韓盼盼 韓永劍 劉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