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5日訊 今天,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解讀《山東省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5-2027年)》。
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山東實施農業龍頭企業提振行動,支持龍頭企業帶動構建農業全產業鏈,培優培強領軍企業。鼓勵農民興辦合作社,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深入推進農產品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做好“土特產”文章,叫響“好品山東”農產品品牌。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農村電商等新業態,完善農產品流通骨干網絡,推動冷鏈物流設施建設,促進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實現產業增收富民。到2027年,省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達到1300家。
作為全國農業產業化發源地,山東省始終將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核心引擎。近年來,通過實施"穩基、延鏈、提質"三維發展戰略,譜寫了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的新篇章。
近年來,山東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鄉村產業基礎日益穩固、鏈條不斷延長、業態融合升級,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通過實施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全省糧食總產達到1142億斤,連續4年穩定在1100億斤以上;通過深挖設施農業、畜牧業、海洋漁業、鹽堿地綜合利用“四個潛力”,果菜菌、肉蛋奶、水產品均在高基數上實現了較好增長;通過實施龍頭企業提振和鄉村產業融合推進行動,全省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總數超過1.1萬家、營業收入超過2.3萬億元,農產品出口連續26年領跑全國,鄉村旅游、農村電商、農業社會化服務等新產業新業態也如火如荼、蓬勃發展。
下一步,山東將堅持以《規劃》為引領,狠抓落實,緊緊抓住四個“關鍵支撐”,為鄉村產業更高質量發展增動能、添活力。
一是突出抓好科技創新。加快建立健全農業科技創新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各級農業科研資源力量,加強農業科技領軍企業培育,不斷提升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聚焦生物育種、高效農機、綠色投入品等重點領域,瞄準“卡脖子”問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推廣應用,持續健全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加快推動先進適用技術和優良品種進村入戶到田。
二是突出抓好數字賦能。一方面,重點抓好“齊魯農云”數字鄉村大腦建設,正不斷完善優化、迭代升級數字應用功能模塊,健全共建共用共享機制,打造開放的農業農村數據生態,讓各類涉農數據“存得下、流得動、用得好”。另一方面,持續抓好各類數字化應用示范,加快建設一批縣域數字農業發展縣,聚焦優勢特色產業,打造更多智慧農業應用場景,搞好市場平臺建設,推動“齊魯農超”增量提效。
三是突出抓好開放發展。面對國際市場不確定性持續增加的現狀,謀劃啟動實施“名品出海”專項行動,加快培育一批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優質主體,統籌布設境外優質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和海外倉,鞏固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建好用好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著力打造高水平農業對外開放新高地。
四是突出抓好綠色轉型。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山東省加快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實施意見,預計很快發布。重點是,加快建立健全節約高效農業用水制度,實施養殖業節糧、科學施肥增效、科學用藥增效、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等行動,推進資源節約和投入品減量增效。實施地膜科學使用與回收、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項目,開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漁業綠色循環發展等試點,不斷推動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站在新起點,山東省正以《規劃》實施為契機,打造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策源地;依托"產業興農、品牌強農、質量護農"三大行動,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