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12-06 22:42:12
齊魯網12月6日訊
日前,國家工信部網站公示了擬認定的第一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其中山東的張裕釀酒公司上榜,列榜單首位。
據了解,為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傳承中國工業精神,促進工業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國家選取在遼寧、浙江、江西、山東、湖北、重慶和陜西等省市開展國家工業遺產認定試點申報工作。目前,擬認定的首批名單還在公示期。公示時間為2017年12月5日--2017年12月11日,如有異議,請在公示期內書面反饋意見,同時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聯系方式: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010-68209901(兼傳真);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010-68205275。
>>>擬認定的第一批國家工業遺產都是“啥來頭”?
一、張裕釀酒公司
張裕釀酒公司由張弼士于1892年創辦,開創了中國葡萄酒工業化生產的新紀元,釀造出中國第一瓶葡萄酒、第一瓶白蘭地。1905年建成的地下酒窖是近代亞洲最早、最大的葡萄酒地下酒窖,使用至今。其產品“可雅白蘭地”“紅玫瑰葡萄酒”“瓊瑤漿”“雷司令白葡萄酒”等榮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和優等獎狀。1992年,張裕公司以地下酒窖為基礎建立張裕酒文化博物館,2000年開始改擴建,2002年9月8日新館正式對外開館,是中國第一座專業化葡萄酒博物館。張裕公司保持著葡萄酒生產功能的延續性,近年來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遺產項目位于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大馬路56號,東接濱海廣場,西至解放路,南至大馬路,北至廣仁路。核心物項包括:地下酒窖、“張裕釀酒公司”老門頭、“張裕路”石牌及張裕地界石、1892俱樂部(張弼士故居)及張裕金庫、亞洲桶王及清代進口橡木桶、板框過濾機、蒸餾器、民國張裕金星高月白蘭地等早期葡萄酒、1912年孫中山“品重醴泉”題詞、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獎牌、1937年解百納注冊證書。
二、鞍山鋼鐵廠
鞍山鋼鐵廠始建于1916年,也是建國后首批建設的大型聯合鋼鐵企業,見證了中國鋼鐵工業的起步與發展,為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和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共和國鋼鐵工業的搖籃”。建國前鞍鋼的機器設備多為國外進口,在當時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建國后,鞍鋼煉出了新中國第一爐鋼水,生產出新中國第一根鋼軌、第一根無縫鋼管,逐步探索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技術改造之路,記錄了新中國鋼鐵工業的起步、發展、振興的奮斗歷程。鞍鋼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辦法《鞍鋼憲法》,鞍鋼的英模文化影響深遠,培育出了孟泰、王倫崇、雷鋒、郭明義等英模人物。
遺產項目位于遼寧省鞍山市鐵西區,包括鞍山鋼鐵廠生產廠區,臺町區以及站前區內伍壹路以東、鐵東二道街以北、八卦街以南區域。核心物項包括:昭和制鋼所運輸系統辦公樓、井井寮舊址、昭和制鋼所迎賓館、昭和制鋼所研究所、昭和制鋼所本社事務所、燒結廠辦公樓、東山賓館建筑群(主樓、1號樓、2號樓、3號樓、會展中心)、北部備煤作業區門型吊車、建設者(XK51)機車車頭、昭和制鋼所1號高爐、老式石灰豎窯、2300mm三輥勞特式軋機、401號電力機車、1150軋機、1100軋機、鞍鋼憲法。
三、旅順船塢
旅順船塢始建于1883年,為清北洋水師保障基地,是洋務運動后期一項規模浩大的工程,是近代中國船舶工業“四局二塢”之一,在當時被稱為“遠東第一大塢”。船塢無論是布局、用料、施工工藝等均與當時世界先進的德國溪耳港塢齊平,船塢主體采用山東石島的花崗巖條石,經過近一個半世紀的沖刷仍歷久彌新,顯示了工程技術人員的超高技藝與遠見卓識。船塢架設了東北第一條國內電報線路和中國第一條國際電報線路,建成了國內第一條自來水管線,形成了東北第一批產業工人隊伍,帶動了大連城市的建立與發展。船塢曾被俄國、日本占領,抗戰勝利前夕由蘇軍接管,上世紀30年代日本占領時期,船塢既有中共地下黨組織活動,至1946年,按照上級黨組織指示成立了大塢黨支部,屬旅順市委領導。旅順船塢1956年回到祖國懷抱,技術能力經歷了由修理到改裝、建造的跨越式提升,承擔的任務多次創造“第一、首次”業績,至今仍是人民海軍裝備保障的重要基礎設施。
遺產項目位于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包括旅順船塢生產廠區,長江路以南、紅光街以西、港灣街以北、長江路南三巷以東區域。核心物項包括:船塢、木作坊、吊運庫房、船塢局、電報局、泵房、塢閘1部、臺鉗3部。
四、景德鎮國營宇宙瓷廠
國營宇宙瓷廠始建于1954年,曾是景德鎮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國營陶瓷企業,為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的典型代表。宇宙瓷廠引領行業新風向,率先進行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實現產業升級,引領帶動景德鎮地區乃至全國日用陶瓷行業邁向工業化,在行業發展進程中作出開創性貢獻。上世紀90年代中期宇宙瓷廠停產,遺產區域內保留著從上世紀50到80年代的工業建筑和設施,以及不同時代的窯爐及陶瓷工業設備,此外還保留有該廠科技、文書、人事檔案、圖紙手稿、老照片、花紙樣本等較為豐富且獨特的文獻資料。近年來啟動近現代陶瓷工業遺產綜合保護開發,在保留原有街區建筑肌理和風貌基礎上,建設“陶溪川”文創街區,利用原有的廠房空間,經過保護、改造和開發利用,建有美術館、陶瓷工業遺產博物館、傳統陶瓷手工藝車間等。
遺產項目位于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東至老場路,西靠童賓路,南鄰新廠西路,北到鳳凰山北麓。核心物項包括:鋸齒形、人字形、坡字形老廠房,陶瓷生產原料車間、成型車間、燒煉車間、彩繪車間、選瓷包裝車間,四代窯爐遺址,上世紀50到80年代各時期陶瓷成型作業線,反映不同時期陶瓷生產工序的生產工具,以及各類歷史檔案資料。
五、西華山鎢礦
西華山鎢礦建于世界著名的黑鎢礦床之上,已有一百多年的開采歷史,創造了開采生探工程最長和生產產量最大兩項鎢礦開采之最。西華山鎢礦在土地革命時期,是紅軍在贛南重要的經費籌措地,建國后,是新中國重點工業建設項目之一,是國家的重要礦產供給基地,為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中國鎢業的開山鼻祖、中國鎢業的發祥地”。百余年的礦業生產活動留下了豐富的礦產地質遺跡、選礦系統遺址、機械廠遺址、礦業生產和生活遺址、礦業開發史籍以及與礦業活動有關的人文景觀。現存的西華山鎢礦勘探原始資料、全套俄語版采選設計文本、圖件、西華山鎢礦志等文書實物與歷史文獻資料,真實記載了西華山鎢礦沿革和鎢礦勘查開發技術的演進。
遺產項目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包括粗碎工段片區、五里山片區、浮江片區、西華山賓館醫院片區和礦山片區。核心物項包括:西華山鎢礦礦選廠、機械廠工業建筑群、主平窿、蘇聯專家辦公及居住場所、勘探原始資料、全套蘇聯俄語版采選設計文本、圖件。
六、本溪湖煤鐵廠
本溪湖煤鐵廠始建于1905年,是日本財閥大倉與清政府合資興建的以生產生鐵為主的煉鐵工廠,見證了中國冶金工業的起步與發展,同時也是日本帝國主義掠奪中國煤炭資源、進行經濟侵略的重要實證。煤鐵廠現存的煉鐵、焦化、燒結、動力等工藝體系完整,具有鮮明的早期工業化特征,是中國工業化進程和東北老工業基地轉型的實物例證,其中1、2號高爐是現存亞洲最早的煉鐵高爐,開啟了東北地區使用高爐煉鐵的歷史,在國內獨一無二,其低磷鐵、海綿鐵、劣質煤發電等多項技術是東北地區首創。本溪湖煤鐵廠作為本溪的最主要經濟支柱,建設了本溪最早的醫院、高等院校等,為當地教育、醫療、交通等事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遺產項目位于遼寧省本溪市溪湖區,包括原本溪鋼鐵一鐵廠生產廠區、彩屯豎井生產區,原本鋼第二發電廠生產廠區。核心物項包括:本鋼一號高爐、洗煤廠、2號黑田式焦爐、鐵路機務段與編組站、本鋼第二發電廠冷卻塔、洗煤車間、煤鐵公司事務所(小紅樓)、煤鐵公司舊址(大白樓)、中央大斜井、彩屯煤礦豎井、東方紅火車頭、EL型電力機車及敞車。
七、寶雞申新紗廠
寶雞申新紗廠建于1940年,前身是漢口申新第四紡織廠,抗日戰爭期間自南方遷建而成,是國內為數不多的保留較完整的抗戰工業遺產。在戰爭年代,申新紗廠因時因地制宜,使用窯洞空間進行生產,頂著日寇的轟炸堅持生產支持前方抗戰,展現了民族工業堅強不屈的精神。紗廠創建時期即積極參與工業合作促進工作,與其他工廠共同組織失業工人,寓救濟于生產,支援軍需與民用。紗廠利用404火車頭、3000千瓦發電機發電,開辦電廠、面粉廠、油脂飼料廠,并建成學校、醫院,有效帶動地方各項事業發展。紗廠辦公樓、車間、別墅等建筑所具有的中西合璧的建筑方式展現了特定區域特定時期的審美特色。
遺產項目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包括長樂塬以南、隴海鐵路以北、盤龍大道以西、十二廠廠區以東區域。核心物項包括:窯洞車間、薄殼工廠、申福新辦公室、樂農別墅、1921年織布機、1940年代電影放映機。
八、溫州礬礦
溫州礬礦成立于1956年,歷史上當地采煉明礬始于宋末元初,明洪武年間史有文獻記載,至清光緒年間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礬礦。礬礦遺址是近現代工業遺產與鄉土建筑的集合體,遺留的礦硐、建筑、設備、民居等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風貌,形成了“因礦成鎮、鎮礦融合”的獨特布局。溫州礬礦是“中國礦山井巷業之鄉”,其遺址記載了礦業勞動者的生產和生活歷程,見證從古代、近代直至現代中國礦業發展的進程,其開創的“開采-煅燒-風化-溶解-結晶”整套工藝流程保留完整并沿用至今,是明礬采煉技術“活的教科書”,其衍生的采礦、爆破、掘進、冶煉等技術,對我國工業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遺產項目位于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礬山鎮雞籠山礦區。核心物項包括:雞籠山礦硐群、南洋312平硐、1號煅燒爐、1號結晶池、福德灣村礦工街巷。
九、菱湖絲廠
菱湖絲廠創建于1946年,它的建成改變了以家庭手工繅絲為主的產業局面,形成了機械化繅絲為主導的產業新格局,為當地及周邊地區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促進了當地蠶桑養殖的發展。絲廠為行業培養了幾代數以萬計的繅絲能手,被業內尊譽為“師傅廠”。絲廠歷經多重變革,始終是我國繅絲行業領軍企業,為絲綢事業和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步入新世紀,特別是企業改制后,仍然保持全國生絲出口品質和數量領先地位,當前企業所屬的絲綢之路集團正結合貫徹落實浙江“絲綢小鎮”規劃,進一步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工作。菱湖絲廠遺存的生產系統、生活系統、文體教育系統和廠容廠貌,展示了我國絲綢行業不同時期的典型特征。
遺產項目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菱湖鎮,北至湖濱路,西至人民北路,東至菱湖敬老院,南至志成弄、莫乃弄。核心物項包括:碼頭、繭倉庫、50噸水塔及配套水池、煙囪、鍋爐房、立繅機2臺、復整車間廠房、復搖機8組、黑板機2臺、燈光檢驗設備、宿舍3幢、招待所、醫務所、廣播室、大禮堂、園林景觀、徐家花園及廠志等。
十、重鋼型鋼廠
重鋼型鋼廠前身是鋼鐵廠遷建委員會第四所,1938年武漢淪陷前夕,國民政府將漢陽鐵廠、六河溝鐵廠、上海煉鋼廠等若干重要鋼鐵企業遷至重慶,同年以大渡口為廠址建設新廠。抗戰期間,鋼鐵廠遷建委員會組織生產了全國大后方鋼鐵總量的90%,并在實踐中造就了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和產業工人隊伍,見證了中國各階層面對外來侵略,不屈不撓、頑強抗爭的歷史。解放初期,鋼廠以當時的生產技術研制成英制和華制標準重軌,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繼續秉承研發創新傳統,在鋼鐵行業內屢創新高。以鋼廠為主體的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展示了近代以來中國各階層對于民族工商業的保護、工業救國的實證、工業發展的歷程以及工業審美的特征。
遺產項目位于重慶市大渡口區,包括李子林片區南北干道以東,濱江路以西,工博南路以北,工博中路以南區域。核心物項包括:鋼鐵廠遷建委員會生產車間舊址,雙缸臥式蒸汽機,蒸汽火車頭兩件及鐵軌,煙囪3處,銑床、壓直機、刮頭機等各個時代的機械設備若干,相關檔案資料。
十一、漢冶萍公司--大冶鐵廠
漢冶萍公司成立于1908年,由盛宣懷奏請清廷批準成立,是近代中國以及亞洲最早最大的,集采煤煉焦、鐵礦開采、生鐵冶煉、煉鋼、軋鋼于一體的鋼鐵聯合企業。大冶鐵廠于1913年開始興建,是漢冶萍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1921年建成的兩座日產量450噸的冶鐵高爐,號稱當時“亞洲第一高爐”。大冶鐵廠是洋務運動時期官辦工業的典型代表,見證了中國機器工業從無到有的歷史進程,反映了張之洞、盛宣懷等洋務運動先驅人物積極投身實業救國的歷史貢獻。作為民族資本師夷長技以自強的嘗試,大冶鐵廠融合了東西方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生產技術,引進和改良生產技術和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的現代化轉變,向當代人展示了近代以來中國人對工業化孜孜不倦的追求、生活方式的轉變以及近代的工業審美。
遺產項目位于湖北省黃石市西塞山區,現湖北新冶鋼有限公司生產廠區內。核心物項包括:1921年建設的冶煉高爐殘基、瞭望塔、水塔、高爐棧橋、日式建筑4棟、歐式建筑1棟、鋼軌。
漢冶萍公司--安源煤礦
安源煤礦始建于1898年,1908年納入漢冶萍公司,1939年因抗戰需要,根據國民政府指令拆遷關閉,建國后于1954年復礦,至今仍在生產。是中國最早一批利用外資、技術、專家,最早采用機械生產、運輸、洗煤、煉焦的企業。安源煤礦建成投產,解決了漢陽鐵廠的燃料難題,為漢陽鐵廠乃至漢冶萍公司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不可替代的作用。安源煤礦創造了全國第一家鍋爐發電、第一所煤炭技術學校等眾多“全國第一”,奠定了其在中國煤炭工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安源煤礦是孫中山、黃興領導同盟會發動“萍瀏醴起義”的策源地,也是產業工人隊伍中第一個中共黨支部、第一個共青團支部的誕生地,上世紀20年代,毛澤東、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領導工農運動,發動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和秋收起義。安源煤礦在跨越三個世紀的滄桑歲月中,留下了眾多歷史悠久的近代工業遺存。
遺產項目位于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以萍安鐵路為中心,北從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為起點,東到東絞,西到安源鐵廠,南到紅水眼暗立井。核心物項包括:總平巷、盛公祠(萍礦總局舊址)、安源公務總匯(談判大樓)、株萍鐵路萍安段、萍鄉煤礦工程全圖、萍鄉煤礦機土各礦周圍界限圖。
漢冶萍公司--漢陽鐵廠
漢陽鐵廠建成于1894年,是漢冶萍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鐵廠產品曾出口到日本、美國、東南亞和南美等地區,京漢鐵路約有1000公里路段是由漢陽鐵廠生產的鋼軌鋪設而成。抗日戰爭期間,國民政府將漢陽鐵廠主要設備遷往重慶。解放后,1952年在漢陽鐵廠火藥廠原址上建立起漢陽鋼廠。鋼廠承襲漢陽鐵廠的歷史文化淵源,注重收集和整理漢陽鐵廠的歷史遺物,設有張之洞與漢陽鐵廠博物館,有效展示了漢陽鐵廠的歷史和遺存。鋼廠不斷進行技術革新、產品廣泛用于建筑、國防工程等領域,質量、技術屢獲國內外認證或榮譽,是新中國大力發展鋼鐵行業的重要見證。漢陽鋼廠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形成了“漢鋼人”精神,在一定時期內為保障職工生產、生活和社區發展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遺存的工廠廠房和設備設施保存了特色鮮明的工業風貌。
遺產項目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包括江城大道以西,京廣線與琴臺路交匯點以東,京廣鐵路以北,琴臺路以南區域。核心物項包括:漢陽鐵廠造鋼軌(民國三年)、漢陽鐵廠鑄鐵紀念碑(1894年)、漢陽鐵廠造磚瓦、盧森堡贈送相關資料、轉爐車間、電爐分廠冶煉車間、電爐分廠維修、備品間、水塔、鋼梁桁架、鐵路和機車、煙囪3處及管道設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