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1-08 17:32:01
齊魯網1月8日訊(記者 徐林琳)今天,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南京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澤山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侯云德,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獎項,每年評審一次,每次授予不超過兩名科技成就卓著、社會貢獻巨大的個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2000年正式設立至今,已有29位科學家獲獎。每位獲獎者獎金500萬元人民幣,他們在科技領域成就極為卓著、貢獻極為巨大。
那么,你知道這些獲得過國家最高科技獎的科學家們,哪些是山東人嗎?
李振聲
中國小麥遠緣雜交奠基人
榮獲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李振聲是咱山東淄博人,獲得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也是第一位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的山東人。
他在55年的科學生涯中,系統研究了小麥與偃麥草遠緣雜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種。創建了藍粒單體小麥和染色體工程育種新系統。
為了有目的、快速地將外源基因導入小麥,他用遠緣雜交獲得的“小偃藍粒”育成了以種子藍色為遺傳標記的藍粒單體小麥和自花結實的缺體小麥系統,并建立了快速選育小麥異代換系的新方法—缺體回交法,為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他開創了小麥磷、氮營養高效利用的育種新方向,開辟了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小麥育種新領域,提出了以“少投入、多產出、保護環境、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育種新方向。通過系統鑒定篩選氮磷高效小麥種質資源,深入研究其生理機制與遺傳基礎,培育出可高效利用土壤氮磷營養的小麥新品種,并大面積推廣。
他育成小麥和長穗偃麥草遠緣雜交新品種“小偃6號”,成為中國小麥育種的重要骨干親本,其衍生品種50多個,累計推廣3億多畝,增產小麥超過150億斤。
用遠緣雜交獲得的“小偃藍粒”育成了以種子藍色為遺傳標記的藍粒單體小麥和自花結實的缺體小麥系統,并建立了快速選育小麥異代換系的新方法-缺體回交法,為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通過多學科交叉與合作,開展了提高小麥個體和群體的光合效率以及光合作用產物的優化分配研究。他籌劃組織“渤海糧倉”項目,分離出耐鹽小偃麥新品種和新品系。
所以,李振聲有“當代后稷”和“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之稱。
王忠誠
我國神經外科的開拓者之一
榮獲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1925年12月20日,王忠誠出生在山東煙臺一個貧寒家庭。他在在九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父母靠著擺地攤、賣雜貨艱辛度日,家里的女孩都未能上學,男孩最多上到初中。
但在王忠誠的堅決要求下,他靠著自己半工半讀,成為全家唯一的大學生。目睹過舊社會的腐敗,親歷過日本侵占時期的悲慘,他原本的理想是學工科,希望以此強國,但考慮到經濟狀況,他最終選擇了免學費的醫學院。
1949年,從北平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院)畢業后,24歲的王忠誠成為天津總醫院的一名外科大夫,兩年后,作為業務骨干,他隨抗美援朝醫療隊來到鴨綠江邊,在一片荒林雪野里,他們搭起土坯,不分晝夜地搶救志愿軍傷員。
1952年,王忠誠從朝鮮戰場回到天津,申請加入衛生部在天津籌建神經外科培訓班,成為新中國第一批神經外科醫生,不久中國第一個神經外科研究所在北京成立,王忠誠隨之調到北京。
他提出了“腦干和脊髓具有可塑性”的觀點、編著了我國第一部神經外科專著《腦血管造影術》,率先在國內采用并推廣顯微神經外科技術和顱腦顯微手術。
80年代,他摘除了直徑為9厘米的巨大動脈瘤,把我國神經外科整體水平帶入了世界先進行列。
2009年1月,王忠誠榮獲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鄭哲敏
中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力學學科建設與發展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
榮獲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鄭哲敏1924年10月2日出生于濟南,1943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電機系,次年轉入機械系。1946年,鄭哲敏所在的工學院回到北平(今北京)清華園,鄭哲敏先生繼續在清華大學機械系學習;同年,錢偉長從美國回國到清華大學任教,在他的課上,大四的鄭哲敏首次接觸到彈性力學、流體力學等近代力學理論,錢偉長嚴密而生動的理論分析引起了鄭哲敏的極大興趣,對他產生深刻的影響。畢業后,鄭哲敏成了錢偉長教授的助教。
1948年(中華民國三十七年)4月,他的申請獲準并確定入學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并于同年8月由上海乘船赴美,并于一年后順利獲得碩士學位,接著他成為錢學森的博士研究生,做熱應力方面的研究。
1952年6月,鄭哲敏先生獲得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取得博士學位后,他即著手準備回國參加祖國建設,但卻遭到美國政府的阻撓。
1954年,日內瓦會議后,美國移民局取消了對一批留學生不得離境的限制,鄭哲敏遂于1954年9月26日從紐約乘船離美,10月12日抵瑞士。
由于辦理途經地點的簽證手續和等待船期,1955年1月19日,鄭哲敏得以離法經香港于2月21日從寶安縣(今深圳)入境。
鄭哲敏科研生涯的最早期主要從事熱彈性力學和水彈性力學的研究,回國后曾根據國家的需要從事地震響應、水輪機葉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后來因為國家科研布局調整,鄭哲敏選擇高速高壓塑性動力學研究方向,并于很短時間內在爆炸成形方面取得完整、深入的研究成果,從而拉開爆炸力學研究的序幕。
在地下核爆炸效應的研究中,他與合作者一起提出了流體彈塑性模型,為我國首次地下核爆當量預報做出了貢獻。
2013年,鄭哲敏獲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張存浩
中國高能化學激光奠基人、分子反應動力學奠基人之一
榮獲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張存浩的籍貫是山東無棣,他接手的第一份工作,是解決中國石油資源匱乏和朝鮮戰爭對燃料供給的雙重壓力。
上世紀60年代,國際形勢驟變迫使中國急需獨立自主地發展國防技術,張存浩迅速轉向火箭推進劑和燃速理論研究。
70年代開始,他又轉入化學激光的基礎和應用。
80年代以來,張存浩領導的研究團隊率先開展了化學激光新體系和新“泵浦”反應的研究;開展了雙共振多光子電離光譜技術研究分子激發態光譜和分子碰撞傳能動力學研究。取得了多項國際先進或領先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首創研究極短壽命分子激發態的“離子凹陷光譜”方法,并用該方法首次測定了氨分子預解離激發態的壽命為100飛秒。該成果被《Science》主編列為亞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在國際上首次觀測到混合電子態的分子碰撞傳能過程中的量子干涉效應,并明確此量子干涉效應本質上是一種物質波的干涉。
1983年,他與合作者開展脈沖氧碘化學激光器研究;1985年,在國際上首次研制出放電引發脈沖氟碘化學激光器,效率及性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1992年,研制出中國第一臺連續波氧碘化學激光器,整體性能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為推動中國化學激光領域的快速發展發揮了至關重要作用。
在2013年度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名單中,張存浩榜上有名。2016年1月4日國家天文臺將編號為“19282”的小行星命名為“張存浩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