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4-02 18:11:04
齊魯網4月2日訊 從“星巴克致癌風波”的話題迅速被刷屏討論,大概就能看出,不是所有人掌握了咖啡的基本常識。
不過基本常識這事兒,其實也源于是否為生活必需。簡單來說,當你每日與咖啡為伍,一日不得便郁郁寡歡,那么你對咖啡的關注度一定是排名靠前的。
“咖啡致癌”的話題并不是今日才有,只不過星巴克目標太大不小心躺槍而已。
2010年,美國非營利機構“毒物教育與研究委員會”就提出,營業場所售賣的咖啡大都含有致癌化學物質丙烯酰胺,必須要在外包裝上注明警示。
對見多識廣的地球人來說,丙烯酰胺致癌不是什么高冷的醫學難題,通俗來講,只要食物中的淀粉在超過120攝氏度的高溫中烹制就會產生丙烯酰胺。相比“星巴克咖啡”,擁有此“致癌”物質的還有我們最愛的炸薯條、炸饅頭干、炸油條等等等等,可謂家族龐大。
好了,和我一起擦擦口水,來看看丙烯酰胺是如何致癌的。
在此之前,我們先來科普一下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對致癌研究化學物的劃分等級:根據危險度的級別,科研機構將致癌物分為四個等級,級別越高,對人體的危害越小。而咖啡被劃分的等級為2A級,屬于“很可能致癌”一類。
或許這個事實令你頗為恐懼,但是研究下來,卻可以得到峰回路轉的結果,閃電懂總結如下:
第一,雖然已有大量實驗表明丙烯酰胺能造成動物的神經系統損傷,但是,這些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動物階段,對人類的影響尚無定論。
第二,科研機構之所以高冷,是因為他們常常只說其一不道其二,沒有摸著良心告訴你可致癌的劑量數據。鑒于此,你必須對他們的解讀客觀對待。
第三,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數據顯示,每千克煮咖啡中丙烯酰胺平均含量為13微克。形象說,就是一個50公斤體重的成年人,需要每天喝下至少10公斤咖啡,才會喝到致癌劑量。
所以,這就是我要告訴你的“星巴克致癌風波”的真相:驚悚大于實際。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星巴克致癌風波”對社會大眾獲取更多知情權的推動作用,同時也要警惕“一棒子打死”論斷的萌芽。早在2016年,就有國際研究機構指出,咖啡與罹患癌癥之間并不存在必然關聯,相反,咖啡還可能會降低肝癌和子宮癌的風險。而對越來越多愛美人士來說,咖啡中含有的綠原酸,是一種調節植物代謝的多酚物質,有利于減重解肥。
“星巴克致癌風波”再次證明,木有文化真可怕。所以有空的時候不妨多看書多讀報,即便沒有時間,也要看閃電新聞,因為你想知道的在這里都能找到。
閃電新聞記者 賀曉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