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wǎng)
2018-07-22 19:26:07
編者按:
中國氣象學(xué)一般把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時稱為高溫。據(jù)山東省氣象臺預(yù)報,未來一周山東多地氣溫最高值將持續(xù)超過35℃,迎來一年中最炎酷的高溫天氣。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客戶端閃電新聞將推出高溫天氣關(guān)愛計劃暨《炎值≥35℃》系列策劃,關(guān)注高溫下的勞動者、堅守者、追夢者,同時為他們送關(guān)愛、送清涼。
齊魯網(wǎng)濟南7月22日訊 7月19日,接近40℃的高溫,濟南市氣象局發(fā)布了高溫橙色預(yù)警,在“烤爐”濟南,連最低溫都高于30℃。
但是,在歷城區(qū)一棟幾百平的灰色建筑里,有一群人穿著棉襖棉褲,頭戴毛帽,捂著耳罩,手戴手套,還嫌不夠暖,“時間長了,真的受不了,又冷又濕,夏天反而是最難受的,溫差太大了”。
不用懷疑,記者來到了位于歷城區(qū)的蓋世物流冷庫。7月份的冷庫格外繁忙,一輛接一輛的貨車來來往往,運送的是發(fā)往各地的解暑神器——冰棍和雪糕。
越熱越忙 雪糕、冰棍流量大
在冷庫中負責(zé)開叉車的付家言是最忙碌的工人之一,他一天需要進出冷庫六七十次,從早晨7點多到晚上11點左右全程堅守,“貨來了我就得進去,把貨物整理上架,拉貨的車來了,我再去把貨物從架子上叉下來,方便其他師傅運送。從二月初到八月十五期間是最忙的時候,主要是雪糕、冰棍等冷飲的需求量和流通量太大了”。
冷庫-18℃,室外+37℃,絕對溫差55℃
“要保證雪糕、冰棍不變形,現(xiàn)在冷庫內(nèi)部的氣溫是-18℃。”在進入冷庫之前,付師傅穿上了厚重的棉衣,戴上了能把耳朵一起捂住的毛線帽,又拿出了一副手套,“進冷庫前,要全副武裝,保護好自己。”8年的工作經(jīng)驗讓付師傅面對冷庫的極端小氣候游刃有余,“你們也穿上棉襖”。
剛從十幾公里外趕來的記者正冒著大汗,本想著能進冷庫里涼快一下,沒成想又穿上了棉襖。跟著付師傅走到冷庫門前,溫度計上正顯示著庫里-18℃的內(nèi)溫。打開厚重的鐵門,寒氣瞬間將人包裹,進入冷庫后氣溫驟降,仿佛置身另外一個世界,抬頭看還有晶瑩的冰花簌簌落下,頭頂制冷的排管上結(jié)了一層厚厚的白霜,高高聳立的藍色貨架頂部因為離排管較近,早已被擴散的冰霜包裹起來。
付師傅走上自己的叉車,開始了新一輪工作,運行的叉車將一箱接一箱整齊排列的老冰棍從地上安置到高處,為接下來的存貨騰出位置。“一般每次進來工作一刻鐘左右就能把活干完,也不會待太久。”
5分鐘、10分鐘、15分鐘過去了......看著付師傅開著叉車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財[放貨物,記者拿著相機的雙手慢慢被凍得失去知覺,拿出手機看時間,手機觸屏已經(jīng)不再靈敏,好像握著一塊不會融化的冰坨子。因為沒有穿棉褲、戴帽子,記者的膝蓋和腳腕已經(jīng)開始疼痛,臉更是被凍得通紅。
習(xí)慣成自然 “極端”環(huán)境也坦然
這個時候,門開了,門口的位置突然噴涌進一股白茫茫的霧氣,在燈光的照射下出現(xiàn)了丁達爾效應(yīng)。朦朧中幾個身影走了進來,他們是負責(zé)用拖車拉貨的婁師傅、張師傅等人。付家言開始配合他們,根據(jù)清單將需要拉走的箱子叉下來放置在拖車上,一拖車冰棍兒有二百來箱,大約有一人高,婁秀帥奮力拉起了第一拖車,越接近大門口,路越滑,婁師傅的腳步越艱難,走幾步就拉不動了,旁邊的工友立刻上前幫忙推了幾把。
記者站在靠近門口的位置拍照,一抬腳,發(fā)現(xiàn)鞋底粘在了地上,幾乎每走一步,都“吱吱”作響,有提鞋走路的感覺。大概就像在冬天的東北,用舌頭舔鐵棍一樣。
婁秀帥告訴記者,“習(xí)慣了,別看現(xiàn)在里面氣溫低,像我們一天拉上百趟,里里外外還能出汗呢!汗?jié)窳酥笤俦鶅觯裢馑崴?rdquo;
半個多小時之后,記者打算走出冷庫,在邁出門口的那一刻,冷不丁地被超過50℃的溫差激了一下,打了一個哆嗦,眼鏡剎那間布滿霧氣,擦掉之后又糊一層,只好摘下來。
付師傅帶我們進入他們平時休息的小屋,屋子里空調(diào)顯示室溫23℃,但是記者卻感覺挺溫暖,因為身體完全被“凍透”了,手機、相機冰冰涼,在屋子里它們的表面都結(jié)了一層水珠,用紙擦也擦不盡,只好放到桌上讓它們物理升溫。
特制版棉衣棉褲是法寶
“我已經(jīng)凍壞一塊手機了,從那以后就長了經(jīng)驗,進冷庫不能帶手機。”付師傅解釋,除了低溫之外,因為巨大的溫差,濕氣也很重,電子產(chǎn)品里進了潮氣,也不好用了。
“在冷庫工作,夏天比冬天難受,溫差太大了,體感溫度偏極端,但是夏天反而更忙。”
付師傅又向記者展示公司發(fā)給工人的定制版棉褲,“上了崗位就不脫下來了,一共有兩層,一層防水面料隔濕氣,一層棉料保暖。”付師傅告訴記者,自己去拔罐兒的時候,竟然拔出了水,自己身體里的濕寒氣太重了。“所以,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全副武裝不能少。”
說話間,屋里進來了一位穿棉衣、戴圍巾帽子的大姐,她剛剛做完冷庫的清掃工作,穿的雖然臃腫,與屋子里短袖、短褲的大家仿佛是兩個季節(jié),但是她露出帽子的額發(fā)卻已經(jīng)濕成一縷一縷。
他們用勞動和勤奮換來了大家的清涼和美味,不畏溫差,不懼“極端”,高溫里卻遭受冰火兩重天考驗的他們值得尊敬。
閃電新聞記者 穆廣輝 王安琪 濟南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wǎng)友評論僅供網(wǎng)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