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2-05 19:28:02
齊魯網2月5日訊 今天是大年初一,咱們來說一說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可是中華文明的瑰寶,而民俗藝術則是最閃亮的那顆珍珠,在菏澤就有一門特殊的民俗藝術——磚塑。作為漢族傳統建筑裝飾,以鄄城謝家磚塑為代表,燒制的神廟、家祠等建筑藝術構件,聞名方圓千里,2008年被列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是這門珍貴的磚塑藝術,現在卻面臨失傳的窘境,到底怎么回事呢?
早在清朝光緒年間,鄄城謝家的先祖便從事磚塑這個行當,謝學運是謝家磚塑的第三代傳人,也是這門藝術的集大成者,老人家從12歲開始學習磚塑手藝,這一輩子便再也沒有和磚塑分開過,普通的泥巴經過他的一番雕琢,便蛻變成為栩栩如生的花鳥,走獸,而捏制戲曲人物,更是他的絕活。
謝家磚塑從內容上,主要有戲曲磚塑和花鳥磚塑兩種,花鳥磚塑題材多樣,手法樸實率真。戲曲雕磚內容非常豐富,人物造型和情景表現形式種類繁多,每塊磚塑都表現了傳統戲曲故事,也都有對應的名稱,如時遷偷雞、千里送京娘、文武雙狀元等,把戲曲雕磚匯集起來就是一部形象的戲曲故事集。
中國魯錦博物館館長路維民介紹,鄄城磚塑與老百姓居住的建筑藝術密切相關,保持了原汁原味的魯西南特色,不管是捏塑手法還是圖案藝術,都體現了民間藝術家的高超技藝。
90年代以后,隨著樓房的逐漸興起,磚塑這種建筑裝飾用構件的使用量越來越少,而機器制作的花式磚瓦也因為價格優勢,蠶食了相當一部分市場,傳統的手工磚塑逐漸失去了它的競爭力。謝學運老人去世后,他的孫子謝新建成為了鄄城磚塑的第五代傳人,那么他在這門古老手藝的傳承上,又有怎樣的感悟,鄄城謝家磚塑,還能繼續傳承下去嗎?
一大早,謝新建便拿上鐵锨等工具,騎上電動三輪車,準備出門挖膠泥。膠泥,是黃河古道沉淀的一種黏土,也是制作磚塑的原材料。仔細挑了半天,謝新建小心翼翼地抱著幾塊膠泥上了車,作為鄄城磚塑藝術的第五代傳承人,他從小耳濡目染,慢慢對“捏泥巴”產生了興趣。上世紀7、80年代,謝家燒制的磚塑作品市場需求量很大,一家人也是干得風風火火,但是爺爺謝學運對磚塑作品的要求一點也不放松,雖然有5個兒子,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制作泥胚。
謝新建說,爺爺謝學運對作品的認真,一直深深影響著他,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好。謝家幾代人正是靠著這種精神,才把這門手藝傳承至今。現在家里還保存著兩尊謝家先祖制作的磚塑人物塑像,這也是他們的傳家之寶,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
謝新建介紹,磚塑是體現房屋主人身份的一種象征,以前磚塑的制作和使用有嚴格的規定,拿磚塑制作的屋脊來說,就分為有游龍盤旋的“滾龍脊”和使用荷花水禽內容的“蓮花脊”。
現在一些復古的建筑上也有磚塑,但大多都是機械加工出來的,沒有了手工的獨特韻味,只有一些老房子上,還佇立著一些年代久遠的磚塑,無聲地訴說著遠去的時光。謝新建實在不愿意這門技藝在自己手里斷了傳承,最近幾年,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他重建了磚窯,還在學校里開設了磚塑興趣班。
目前,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都面臨著難以為繼,甚至失傳的困境,古老的技藝如何才能融入現代生活,煥發新的生命力呢?一方面,要加大對傳統文化的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磚塑,喜歡磚塑,另一方面,既然磚塑不能再應用到房屋的外飾上,那么可以在保留原有特色技法的同時,適應現代人的審美情趣,把磚塑做成室內裝飾品,甚至是可以擺放的工藝品,只要有了需求,相信鄄城磚塑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