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4-20 20:18:04
齊魯網煙臺4月20日訊 煙臺長島,位于山東的北端,有151個島嶼,南北縱列于渤海海峽,是山東唯一的海島縣。70年,從“耕海牧漁”到海洋生態保護,面對經濟利益的巨大割舍,長島人壯士斷腕,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海島。
大葉藻曾是長島近海岸最常見的海草,也是膠東特色民居“海草房”的主要原料,但20多年前,大葉藻日漸稀少,逐漸消失了蹤影。
長島縣人大專門委員會城建環保工作室主任潘富平指著大葉藻說,現在一看到這個藻類出現了,就說明海水好了。這幾年通過海洋環境監測,我們長島這個水質一直是國家一類水質。1984年,靠海吃海的長島,開始“耕海牧漁”,“跑馬圍田”式地大面積增養扇貝等海珍品。1992年,靠著這股干勁,長島成為山東第一個“小康縣”。
后來,長島人紛紛轉行做海參育保苗,沿海建起的海參、鮑魚育保苗場和圈養池一步步吞噬了海灘。
王明珍干育保苗十多年,她回憶說,三天一次的污水排放讓沿海很大一部分海域幾乎變成黑色,污染嚴重導致海青、紫菜等幾乎都沒了蹤跡。短暫富裕之后,長島人世代居住、依戀的長島卻變了模樣:犒勞漁民最珍貴的牛毛菜再也采不到,海邊再也見不到自由翱翔的海鳥,海底成為寸草不生的石頭地……
長島人終于認識到,沒有生態平衡就沒有了一切。當地政府痛下決心,投資超過10億元,拆除岸線育保苗場65萬平方米,修復20多公里自然岸線。
長島縣自然資源局漁業科科長初文斌說,2006年啟動岸線清理工作,2012年開始大面積清退養殖戶,分區域地陸陸續續的清退養殖戶。
一場屬于長島人的護島戰開始了,拆除80臺風機,在南北長山島17處20萬平米的裸露山體噴灑混合著植物種子和養料的泥漿,建設生態島礁,用“海底森林”、人工魚礁、增殖放流等方式修復海洋,燃油旅游公交車全部淘汰……
經此一役,長島的森林覆蓋率超過了60%,自然岸線和旅游岸線達到74%,長島重獲生機。去年,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獲得批復。被清退的近1000戶沿海養殖戶也都轉產轉型,發展漁家樂,當起漁家樂老板的王明珍又有了海島上珍貴的牛毛菜招待遠方的游客。
大海變藍,海鳥歸來,長島人用壯士斷腕的毅力,重新迎回了大海母親。
閃電新聞記者 廣播新聞 崔立霞 煙臺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