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9-25 07:05:09
齊魯網9月25日訊 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民族歌劇《沂蒙山》在北京首演,我有幸第一次完整地觀看了這部歌劇。起初,我僅僅把這次演出當作一次常規的采訪,然而當歌劇結尾全體演員上臺致謝時,我情不自禁的留下了淚水。不單是我,同去的幾個老爺們都哭的稀里嘩啦。
老實說,作為一名跑文藝口的媒體工作者,經年累月的“感官刺激”讓我對于“眼淚”有了一定的免疫。因此這段經歷令我第一次對一部“主旋律”作品刮目相看,以至于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都變身“自來粉”,向同事、朋友不斷安利。
就在昨晚,歌劇《沂蒙山》在國家大劇院再次上演,熟悉的曲調,熟悉的劇情,熟悉的味道,當然還有久違的感動。演出后,一位北京市民激動的表示這部歌劇的創作十分成功:“它深刻展示了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以及我們黨要為人民,這樣一個宗旨,這樣一個初心是不能忘的。”
究竟是什么讓一部主旋律作品如此觸動人心,所到之處一票難求,收獲好評無數?我曾經一度費解?畢竟在許多人眼中,提到主旋律,大都會被冠以“說教、形式主義”等帽子。不過,此次再看《沂蒙山》,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雖說金無足赤、眾口難調,但在我看來,某些主旋律作品被詬病的原因除了混搭流量、偷換概念等硬傷之外,歸根結底還是“脫離現實,不接地氣,缺少誠意”。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指出,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而歌劇《沂蒙山》的成功,便是“文藝創作扎根本土、深植時代、撲下身子、踏實干事”的最好詮釋。
“搞創作,首先創作者自己得有代入感,需要對創作內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來到讓人感動無數次的抗戰故事發生地,親身感受這種氛圍,對創作者來說必不可少。”歌劇《沂蒙山》編曲欒凱在接受采訪時曾這樣說過。
的確,即便是基于歷史原型的藝術再創作,主創人員依然希望故事中的人物“鮮活、立得住、接地氣”。因此,創作團隊歷時兩年,十一次采風,九易其稿,歌劇對故事細節的把控可謂做到了極致,而這一切的目的就是兩個字“真實”。
真實的故事、優秀的創作、一流的演員、頂級的舞美,種種要素疊加,催生出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當一幕幕猶如史詩般波瀾壯闊、蕩氣回腸的畫面呈現于舞臺之上時,觀眾絲毫未曾覺得有任何距離感,反而沉浸于故事營造的情感漩渦之中,與劇中人物同喜同悲,久久不能抽離。
于是,演員哭了,觀眾哭了,記者哭了,歌劇《沂蒙山》成功了!
如何讓主旋律更接地氣,在當下講好紅色故事?我想,歌劇《沂蒙山》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
閃電新聞記者 趙宇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