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閃電深1度|多省市發力“海洋牧場”,山東為什么能C位出道?

來源:齊魯網

作者:

2020-08-11 16:44:08

微信圖片_20191126101819_副本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1日訊 對很多人來說,“海洋牧場”這個詞并不新鮮。這種通過先進化、規模化的漁業設施和系統化的管理體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態環境,對海洋資源進行海上放養的大型人工漁場已經成為國內多個省市重點發展的海洋新產業。

目前,國內發展“海洋牧場”的省份北有遼寧南有海南,山東、浙江、河北、廣東等地也都推出了各自發展計劃扶持“海洋牧場”發展。而根據最新數據,擁有44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的山東,在全國海洋牧場的占比已經達到40%。

多省市發力“海洋牧場”的當下,山東能實現如此高比重的發展,原因何在?

魄力:敢為人先 

中國海岸線總長度3.2萬公里,而山東只占據了其中不足1/10的海岸線長度。相比海岸線最長的廣州和海域面積最大的海南,山東似乎并不具有發展“海洋牧場”的絕對優勢。

可事實卻是,山東已建成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范區(項目)105處,其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44處,占全國的40%;并且早在2017年,山東全省海洋牧場綜合經濟收入達到2100億元,位居全國首位。

這樣的成就無法不令人矚目。山東如何在并不長的時間內實現“海洋牧場”的大發展,或許從省級層面的布局上,我們能發現一些端倪。

圖/“海上牧場”長鯨一號:構建起“海上糧倉”

早在2005年,山東就在全國率先啟動漁業資源修復行動計劃,大力支持人工魚礁建設,推動海洋牧場發展進入快車道。

此后山東先后啟動山東半島近岸海域生態場大型模擬實驗、確立海洋牧場發展空間布局、推出山東省海洋牧場示范創建三年計劃,助力海洋牧場從傳統向現代轉變,促進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

這期間,山東還在2017年正式發布《海洋牧場建設規范》,成為全國首個推出省級試點方案的省份。

敢為人先、積極探索,成就了山東在全國海洋牧場建設中的先行軍地位。

底氣:技術引領

作為擁有全國唯一的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的省份,加快科技創新引領、推動海洋裝備國產化是山東海洋牧場發展迅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其外化表現,便是一系列國之重器的產生。

比如集來福士自主研發設計的深遠海智能化網箱“長鯨一號”,實現了通過大數據技術實時反饋海洋水文信息、監測數據,并能自動投餌、自動水下清洗漁網,自動提升網衣。

在創造兩個世界第一和五個全國第一的同時,“長鯨一號”也成為引領全國海洋牧場建設的示范工程。

圖/大型海洋牧場“耕海1號”在煙臺萊山區投用

再比如今年7月正式運營的“耕海1號”,三個子網箱的國產化率達到95%以上,而且在國內首次將漁業養殖、智慧漁業、休閑漁業、科技研發、科普教育等功能集成在同一平臺,是全國首座綜合性、示范性、集成性的智能化大型現代生態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

機會和發展往往相伴相生。2019年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和煙臺片區的設立,更是成為山東做大做強海洋經濟的重要契機。山東充分發揮海洋裝備技術的的領先優勢、豐富的產業鏈條和巨大的產能規模,走出研產銷一體發展的新路徑。

實踐:四地爭鋒

山東包括威海、煙臺、青島、日照在內的多個地市紛紛加入到“海洋牧場”的發展大軍中,不過明顯可以看到,在發展思路上各具特色。

作為全國最早開展海洋牧場建設的城市之一,山東煙臺是擁有國家級海洋牧場最多的城市。根據公開數據,煙臺擁有省級以上海洋牧場30處,其中國家級14處,占全國總數1/8,數量居全省首位。

在大力發展海洋牧場的實踐過程中,煙臺市闖出了“海工+牧場”聯動模式、“陸海接力”兼容模式、“大漁帶小漁”共享模式等一批具有煙臺特色的海洋牧場發展新模式,并山東全省推廣。

青島在建設山東省最大規模的海洋牧場產業集群的同時,逐步形成近淺海和深遠海協調發展的新格局。而依靠當地雄厚的海洋科技力量,青島海洋牧場信息化、裝備化和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

圖/威海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1個,占全國總數的1/10

威海、日照等地依托海洋牧場,出臺了促進休閑海釣產業發展的意見,通過同步發展休閑海釣、增殖放流、旅游度假等海上體驗項目,將傳統海上觀光旅游逐漸向海上體驗旅游轉變。

可見,從“獵捕”到“農牧”,在山東各地的實踐中,山東漁業在綠色、智慧、多元融合的近淺海和深遠海協調發展中闊步前進。

閃電新聞記者 賀曉菲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