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1日訊 盡管全球疫情肆虐,但“齊魯號”中歐班列去年創下開行1500列的紀錄,成為“超級帶貨王”。在山東最大的鐵路樞紐貨運站——濟西站,年輕的“編車大師”們每天像搭積木一樣,把來自全國各地的車廂,編組為一列列開往歐洲的火車。
凌晨兩點的濟西站,檢車員在給火車做著檢查,濟南西車輛段檢車員王弈欣告訴記者:“正常的輪子敲起來,會比較清脆。像有故障的輪子的話,就有點這種被夾住的感覺,壞輪子是這個聲音。”
濟西站,是“齊魯號”中歐班列“集結地”,通達歐洲17個國家45座城市。每天,從全國各地駛來的一萬八千多節車廂中,挑選出五十節符合標準的車廂,是編組一列中歐班列的第一步。
王弈欣說:“就像我們小時候玩積木是一樣的,把每一塊積木挑出來,拼成一個完整的版圖,我們現在就是把合格的列車挑出來。”
去年,兩條齊魯號中歐班列的時速從80公里提升到120公里,運行時間縮短1/3,“挑車小分隊”的工作更忙,標準也更高了。
每節車廂要在車底測出26個數據,每個數據要精確到零點幾毫米,才能判斷出車廂是否符合標準。不論溫度多低,王弈欣都得徒手測量。
王弈欣說:“戴手套沒有那個感覺,一錯的話就一下好幾個毫米就出去了。 手凍了的就得先哈一下,或者放身上暖和暖和,然后再去量,苦是苦,但也挺有成就感的。我看的(檢查的)車出國了對吧?多自豪。”
依次撞擊,五十節車廂緊緊鎖在一起,一列中歐班列初步成形。這輛空蕩蕩的“板車”,緊接著就要來到董家鎮鐵路貨運中心裝載貨物。
去年五月,濟南市董家鎮鐵路貨運中心的七百畝貨場正式運營,中歐班列貨運量實現翻倍,貨物種類從十幾種發展到了一百多種。
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貨運部工程師徐成罡告訴記者:“防疫物資、機械設備等,全是集裝箱,集裝化裝載的貨物。”
這個攪拌釜的12個部件有圓形、長方形、異形等不同形狀,讓所有部件在車廂里保持穩定,是工程師們的一個挑戰。每節集裝箱都得有自己專屬的裝貨方案,經過檢查合格上才能運上中歐班列。
徐成罡說:“中歐班列代表了一個鐵路的形象,也是代表了一個中國的形象。如果在中歐班列上出現了哪怕一丁點的失誤, 丟的不僅是我們鐵路人的臉,是丟的中國人的臉。”
滿載貨物,火車重新回到濟西站;在濟南西機務段電力機車整備場,趙立偉和陳曉光師徒倆正在檢修的火車頭,也即將和50節車廂匯合,這是組編一列中歐班列的最后一步。
濟南西機務段中歐班列專職司機趙立偉告訴記者:“在外面呆的時間長,在家里呆的時間短,師徒關系比夫妻處的時間還要長。”
濟南局3000多名火車司機,僅有40名通過考試成為中歐班列專職司機。去年,陳曉光的妻子張柯馨作為一名山東援鄂醫療隊員,奔赴武漢抗擊疫情。
陳曉光說:“她在我心中是最棒的,我朝著她努力吧,肯定不能比她差啊,(能)互相欣賞吧。”
完整的一列中歐班列就這樣編組完成,正式發往歐洲國家。牛年春節,齊魯號不停運,“挑車小分隊”又要在崗位上過年了。
濟南西車輛段檢車員高延鵬說:“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說每個人都了不起,我覺得我自己挺了不起的,我所干的事情就是我所學的,我也愿意去干這些事情,我能保證每一輛列車的安全,我感覺非常踏實,也非常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