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3日訊 今晚《問政山東》播出第131期,國家級經開區回頭看特別節目(第四場),威海臨港經開區、濰坊濱海經開區、濱州經開區的相關負責同志接受問政。
去年10月,節目反映了濰坊濱海經開區兩家企業“畝產效益”評價為D類。現在,這兩家企業情況怎么樣了?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以單位用地稅收、單位能耗銷售收入、單位污染物排放銷售收入、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5項指標為主進行畝產效益評價。山東天健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和濰坊宏駿零部件有限公司同屬于規模以上企業,在去年濰坊濱海經開區的“畝產效益”評價中都被評為D類——也就是限制發展類企業。
根據畝產效益考核機制,兩家企業都被評為D類,用電價格每度加價5分錢。在問政現場,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李鐵柱表示,評價的目的是督促它們轉型升級,但部門的精準幫扶也要跟上。
節目結束后,濰坊濱海經開區經濟發展局的工作人員來到山東天健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與企業負責人點對點分析失分原因。
濰坊濱海經開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袁西軍分析說:“你們實際排放5噸,但是報了15噸,這樣的話你的分值不就低了嗎?”
山東天健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向奎也表示:“我們把總量當成排污量填報了,錯報了。這么一弄。我們分值就拉下來了。”
企業負責人表示,對畝產效益評價的不重視是導致被評為D類的主要原因。但經過這次評價,讓企業認識到了轉型升級的緊迫性。為了降低能耗及污染物排放,提高產品附加值,去年12月份,企業投資3000多萬元上馬了三個技改項目。對于今年再次開展的畝產效益評價,企業負責人信心十足,表示能跨過C達到B類。
去年問政節目中,另一家企業——濰坊宏駿零部件有限公司因為土地閑置問題,也被評價為D類。目前,這家企業新增了脫硫脫硝的環保設備,并通過技改更換了節電40%的自動化新設施。企業負責人表示下一次在評級時,就能摘除D類這頂帽子了。
針對其他“畝產效益”評價為C類和D類企業,濱海經開區職能部門逐一走訪,與企業交流在評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分街道、園區開展了4場“畝產效益”綜合評價工作政策宣講會。
在今晚的節目現場,濰坊濱海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李鐵柱表示:“我們要吸取這項工作開展以來的經驗和教訓,在宣傳推廣和政策落實方面,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實。一是讓企業了解數據和指標是怎么來的,二是讓企業知道我們推行這項政策的目的和效果,從而促進企業新舊動能轉換,實現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