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2日訊 青春山東,共享未來。5月13日,國際青年交流大會將在山東舉辦。此次大會吸引了中外青年才俊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年輕人關注的時代話題。近日,閃電新聞邀請到德國巴伐利亞州對華高教中心主任、山東省人民友好使者鄧菲力,與大家云上會面,分享他的“青年之聲”。
山東是我“中國的故鄉”
早在1987年,山東省就與巴伐利亞州簽署了《山東省與巴伐利亞州建立友好省州關系的聯合聲明》,正式確立了雙方的友好省州關系,魯巴開始全面友好交流合作。今年正好是35周年,作為山東省人民友好使者的鄧菲力已經記不清自己來過多少次山東了,“到2020年為止至少30多次,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很可惜我沒有機會再去中國。”他回憶道:“我第一次去山東,也是迄今為止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1998年8月31日,我第一次來到中國,來到山東,在拜羅伊特大學的合作伙伴青島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流學習。這也是我在山東時間最長、經歷最豐富的一次。在這期間我與山東,尤其與青島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聯系,結識了很多朋友,也有幸與我現在的太太相識。”
說起與太太在青島的相識經歷,鄧菲力稱自己當時剛到青島兩個星期,就認識了自己的太太,并一見鐘情。“那是一段天真難忘的時光,我們一起在海灘散步,游覽青島老城,共同結識朋友,我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傍晚在浮山頂上欣賞日落。”
鄧菲力告訴記者,他的很多德國朋友還不了解中國或者山東。中國對很多人來說,還是一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國度,很多對中國的描述也比較刻板和單一。“我把山東比作我‘中國的故鄉’,在這里我感覺生活舒適。我也會向他們介紹山東的人和朋友,介紹他們與我們的相似之處——同樣的夢想、同樣的追求,迎接生活同樣的挑戰。當然了,令我陶醉的還有美食、氣息、風景、海灘、文化……”談及山東的記憶,鄧菲力時常讓自己和身邊的朋友都心馳神往。
魯巴兩省州高校共結成17項合作伙伴關系
巴伐利亞州對華高教中心專注于高校層面的交流,主要面向從高考至研究生階段的年輕人。作為巴伐利亞州對華高教中心主任,鄧菲力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山東和巴伐利亞州的教育合作事業。鄧菲力在訪談中介紹道:“在我們的工作領域,最成功的青年交流項目就是由我們和山東省中德高校中心合作,每年在青島和拜羅伊特分別舉行的跨文化暑期研修班。除此之外,巴伐利亞州政府每年資助近18名來自山東的大學生到巴伐利亞州進行交流學習,我們每年也會獲得3至5名山東省友城獎學金名額。迄今為止,巴伐利亞州和山東省高校之間總共結成17項合作伙伴關系。”
鄧菲力表示,山東省中德高校中心幾乎與巴伐利亞州對華高教中心同時成立,在過去這么多年,兩個中心緊密合作,共同促進雙方交流。“山東省非常重視為學生創造溝通交流和國外學習的機會,我認為山東省在這方面的工作卓有成績。”
發揮兩省州文化優勢 搭建國際交流平臺
實際上,山東在與國外進行高等教育合作的同時,一直非常重視中外青年、青少年之間的交流。2021年,全國對外友協“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落地山東,今年國際青年交流大會也將在山東舉辦,談及未來擴大青年間國際交流方面的話題,鄧菲力坦言:“德國體制努力創造機會平等,在高等教育中消除社會經濟層面的差別,所以我期待山東省會有更多面向本省大學生的獎學金項目,來幫助他們可以實現國外學習。”
巴伐利亞州是一個擁有上千年歷史文化的“文化州”,被稱為“孔孟之鄉”的山東同樣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鄧菲力說:“當我們真切認識到,我們可以互相學習借鑒,其實我們的感受,我們的愿景并沒有什么不同,當我們致力于卓有成效的交流,就可以從中受益更多。如果我們從這一點出發,使我們的青年人具備反思自省的能力,讓他們去到不同的國家經歷體驗,我相信這是正確的道路方向。”在他看來,兩省州都擁有豐富的歷史傳統,可以發揮各自的文化優勢,更好地搭建國際交流的平臺。
訪談最后,鄧菲力表示:“我非常能夠體會,在疫情之下舉辦這樣一場盛會是多么不易,所以這次大會的召開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成功。尤其在目前人員流動受阻的情況下,青年人交流再次被列入日程,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也給了我很大的希望。”
受疫情影響,鄧菲力此次沒能親臨山東面對面與大家分享交流,但他在線上卻始終與山東人在一起。“我們一直通過微信與山東保持緊密聯系,也會用抖音。不過,我們與山東保持聯系的最好方式還是通過同事和朋友,我們以前在山東認識,現在他們當中很多也在巴伐利亞州生活。即使在疫情之下,我們也爭取經常見面,一起做飯聚會。”鄧菲力說,巴伐利亞州很多方面和山東很像,只要真誠實在,就感覺如同在山東一樣。“我感到與山東一直緊密相連,當然我更加希望可以早日回到山東親自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