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4日訊 10月14日上午,山東省委宣傳部舉辦“山東這十年”系列主題發布會第13場,邀請省水利廳負責同志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水利發展成就,并回答記者提問。
山東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劉中會在發布會上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水利工作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認真貫徹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持續推動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全省到目前累計完成水利投資3881億元,水利工程建設、水旱災害防御、農村供水保障、水資源集約利用、河湖治理保護等多項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
供水保障工程體系不斷健全
山東相繼建成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山東段工程、黃水東調、引黃濟青改擴建工程,以及大中型灌區等調水工程113項,總長度達7351公里,實現長江水、黃河水、當地水優化配置和聯合調度,全省累計調引長江水、黃河水709億立方米。改革開放以來興建的第一座大型山丘區水庫莊里水庫建成蓄水,煙臺老嵐水庫樞紐工程開工建設,青島官路、臨沂雙堠兩座大型水庫也即將開工。各地大力推進實施河湖水系連通工程,完善區域水網體系,省級水網與市縣水網初步實現互聯互通,在全省范圍初步建成以自然河湖為基礎、調水工程為通道、調蓄工程為節點的水網體系,為實現水資源高效配置奠定了堅實基礎。
加快補齊防洪減災工程短板
山東相繼實施多輪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全省水利設施防洪薄弱環節和突出短板得到有效治理,已基本完成流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重點河段防洪治理,正積極推進流域面積200至3000平方公里中小河流治理,跨市骨干河道、市管河道的重要河段防洪標準提高到50年一遇,其他河道(段)提高到20年一遇,基本具備防御建國以來流域性大洪水的能力。
山東建立健全病險水庫水閘安全鑒定、除險加固常態化機制,病險水庫水閘安全隱患得到及時消除,水庫水閘、河道堤防的防洪除澇標準大幅提升。同時,深化水利工程運行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統籌小型水庫運管模式創新、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管養分離”等多項舉措,推進實現水利工程安全平穩運行、持續發揮效益。
接連打贏水旱災害防御硬仗
2012年以來,山東全省上下面對“大旱大澇”“連旱連澇”,有效應對了2014至2019年的連年旱情,“摩羯”“溫比亞”“利奇馬”“煙花”“梅花”等多次臺風暴雨,以及2021年歷史罕見嚴重秋汛,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筑牢了堅固堤壩。其中,2020-2022年,全省連續3年確保大中型水庫、骨干河道、重要湖泊無一出險,無一人因洪澇災害傷亡。
2022年,全省“旱澇急轉”明顯,各級水利部門嚴謹細致做好監測預報預警、水工程調度、防汛搶險技術支撐等工作,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同時,工程蓄水達到歷史同期最好水平,防洪減災與蓄水興利的作用有效發揮。
持續鞏固鄉村振興水利基礎
十年來,按照“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山東累計建成規模化農村供水工程571處,村級以上供水管道10.25萬公里,萬人以下供水工程由“十二五”時期的2.23萬處整合下降至1.06萬處,197.9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得到高質量保障,111萬農村群眾飲水氟超標問題得到徹底解決,4.3萬個村飲水安全條件明顯提升。
目前,全省已有96個縣(市、區)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率走在全國前列,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規模化供水率分別達到97.2%、82%,較全國平均水平分別高出13.2和30個百分點。十年來,相繼實施146處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改造工程,全省有效灌溉面積從2012年的7480萬畝增加到7940萬畝,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0.6063提高至0.647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近8個百分點。
全面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山東全面落實“四水四定”原則,持續完善用水定額體系,省級現行有效用水定額值1607個,涉及218個行業類別,覆蓋農業、工業、生活服務業等主要用水行業。嚴格用水計量管理,依法從嚴整治違規取用水行為,全省工業和生活用水計量率接近100%,自備水源用水戶和年用水量1萬立方米以上的公共管網用水戶全部納入計劃用水管理范圍,水資源剛性約束作用有效發揮。在國家組織的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我省連續7年獲得優秀等次。
全方位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
山東全面落實國家節水行動,建立節約用水聯席會議制度,推動重點領域深度節水控水,實施65處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建設,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動農業節水增效;研究出臺財政補助、金融支持等一攬子節水激勵政策措施,大力推進工業和城鎮節水,全面建立并實行城鎮居民階梯水價、城鎮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嚴格高耗水行業節水管理,加強非常規水源利用,規劃和建設項目節水評價機制落地見效。94個縣(市、區)被公布為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數量居全國第二;建成工業、服務業等各類節水載體7100多家。2021年,全省萬元GDP用水量25.3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12立方米,分別較2012年下降48.8%、32.7%,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93.2%,均位居全國前列。
河湖生態面貌實現根本改善
全省落實河湖長7萬余人,先后組織清河行動等專項行動20余次,整治河湖問題9萬多處,河湖違法問題實現動態清零;累計創建省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346條(段)、市縣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569條(段)。
山東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萬平方公里,建成生態清潔小流域157條,水土流失面積較2012年減少4010平方公里,減幅達14.71%,全省水土保持率提升到85.31%,高于全國平均值13個百分點;在全國水土保持規劃實施情況考核評估中,連續4年獲優秀等次。山東深入推進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淺層壓采任務基本完成,深層壓采任務完成70%以上,地下水位明顯上升。穩步推進生態流量保障工作,科學實施沂河、大汶河等重點河流水量調度,累計向南四湖、東平湖、黃河三角洲等實施生態補水29.87億立方米。
水利行業治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山東堅持依法治水管水興水,水資源條例、水土保持條例、節約用水條例、南水北調條例等涉水法規規章相繼頒布施行,水行政執法體制機制日趨健全。水利行業監管“2+N”制度體系日趨完善,水利安全生產形勢平穩有序。水利“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依法制定了權責清單,政務服務事項全面實現清單化和標準化,創新推行承諾制審批和區域評估,大力推進電子證照應用,涉水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兩手發力”得到有效落實,水權市場化交易機制不斷健全,區域綜合水價改革取得積極成效,水利投融資機制改革實現突破;2022年,山東先后利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銀行貸款、社會資本等籌集水利建設資金26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