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wǎng)
2022-11-05 16:05:11
齊魯網(wǎng)·閃電新聞11月5日訊 《好記者講好故事——2022年中國記者節(jié)特別節(jié)目》,日前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錄制完畢,節(jié)目將于11月8日晚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衛(wèi)星頻道的年輕編導楊成龍登上演講臺。
楊成龍是《雪域戍邊人》等一系列優(yōu)秀紀錄片作品的主創(chuàng)人員。這次,他作為“好記者講好故事”的最終十佳演講者之一,用他和同伴們在長山列島長達一年的艱辛拍攝經(jīng)歷,講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廣大干部群眾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guān)于山東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經(jīng)略海洋,向海圖強,全面加強海洋生態(tài)保護的動人事跡。
去年八月,楊成龍和團隊開始拍攝紀錄片《長山列島》。在近一年的時間里,楊成龍可以很驕傲地說,他和同事們用腳步丈量過每一個海島,爬上過海島的每一個山頭,看見過很多人不曾見過的風景:“朝看黃海日出,暮賞渤海夕照,春迎東游海豹,秋送南遷候鳥。”
如果人間有仙境,那一定是長島的樣子。“但是,今天這仙境得來可是不容易的。”楊成龍說。拍攝對象孔慶海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膠東漢子,他向攝制組講述了長島的故事:“小時候,我的父輩出海,一網(wǎng)下去就能撈起兩船魚。”長島縣成為中國首批、山東首個小康縣。那時候,大海像取之不盡的寶庫,帶來了無盡的富足與榮耀。但是,由于人們毫無節(jié)制地高密度養(yǎng)殖,又將廢水、廢料直接排進大海,長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急劇惡化,養(yǎng)殖的海珍品大面積死亡。曾經(jīng)無比慷慨的大海,又無情地奪走了他們的富庶。
痛定思痛,長島人下定決心、堅決摒棄以犧牲海島環(huán)境換取經(jīng)濟增長的做法。為了給子孫后代留住綠水青山,長島從撤縣設區(qū)開始,在這無限蔚藍之間,開啟了海洋生態(tài)文明的全新征程。這里有篳路藍縷的求索,有何去何從的選擇,更有壯士斷腕的勇氣。攝制組記錄下了有著62年歷史的長島縣船廠最后的時光,見證了長島人實行最嚴格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制度、堅決實施工業(yè)退島的重要抉擇。73歲的全國勞模趙金蘭和當年的姐妹,聽說船廠要拆了,冒著風雪來到縣船廠,一定要再看一眼她們奮斗了一輩子的地方。站在熟悉的機床前,老人驕傲地說:“我加工的零件能精確到一根頭發(fā)的十分之一。”他們奉獻過、創(chuàng)造過,當時代的需要和他們的利益發(fā)生矛盾時,他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犧牲和奉獻。
就這樣,長島人近海騰退,美麗的海岸線回來了;減少捕撈漁船,大海里的魚蝦回來了;污染企業(yè)退出海島,藍天碧海回來了;一串美麗的海島終于獲得新生。在這里,“山、水、林、海、城”被視為一個生命共同體。長島人不再只是“靠海吃海”的索取者,而成為愛海護海的守護者,他們在海里投魚礁 、種海草、修復海底生態(tài)。他們還建起現(xiàn)代化的海洋牧場,邁進了耕海牧漁的新天地。
而這長山列島生態(tài)文明變遷故事記錄背后,是楊成龍和同事們近一年的艱辛付出。長山列島這串海上明珠是一片人跡罕至的處女地,在紀錄片拍攝上更是一片荒原,這么多年,之所以沒有人去觸碰它,是因為那些難以抵達的無人島不具備拍攝條件。為了拍攝無人島上黑尾鷗的產(chǎn)房,他們在沒水沒電的高山島一拍就是大半個月;沒有房子住,攝制組只能在廢棄的營房里打地鋪,自己帶著鍋碗瓢盆,在島上生火做飯。黑尾鷗喜歡在懸崖峭壁上筑巢繁殖,攝制組每天帶著設備徒步三個小時,爬上山頂?shù)慕^壁,尋找更好的拍攝角度。“我們在無人島上過得真像個野人,那是一段一輩子都難以忘卻的孤島求生的日子。”楊成龍說。
因為停航,攝制組經(jīng)常被困在島上,時間最長的同事在島上堅守了53天。被困南隍城島時,“漁家樂的菜都被我們吃光了,整個島上也沒有新鮮蔬菜,這在海島上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但令楊成龍欣慰的是,用紀實影像的畫面和娓娓道來的講述,他們記錄下了新時代中國人民的奮進和幸福,記錄下了新時代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和變化。
“我想我們也是媒體闖海人!”楊成龍說,“長島很小,但她像一滴水,折射出我們的美麗中國!更青的山、更藍的海、更美的畫卷,我會繼續(xù)記錄!”
閃電新聞記者 婁冬梅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