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6日訊 今年以來,山東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偏少58%。這不禁讓人們產生一個想法:山東冬季和春節交替時節會干旱嗎?氣象專家認為,降水偏少與冬季以來大氣環流異常形勢有關,山東存在一定的氣象干旱風險。
降水偏少58%!山東冬春時節干旱已成定局?氣候專家:存在氣象干旱風險
山東省氣象臺數據顯示,截至2月24日,山東今年以來平均降水量6.8毫米,較常年偏少9.5毫米,偏少58%。
“預計2月全省平均降水量在8~10毫米之間,較常年的12.6毫米偏少1~2成,后期還是存在一定的氣象干旱風險。”山東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邱粲告訴閃電新聞記者。
據了解,山東溫高雨少主要與冬季以來大氣環流異常形勢有關。冬季山東的雨雪天氣過程,一方面需要北方的冷空氣南下,另一方面需要暖濕氣流將海洋上的水汽向北輸送,冷暖空氣在山東交匯,才有利于出現全省大范圍的雨雪天氣。
山東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邱粲表示,今冬以來(2024年12月1日至今),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強,且西伸覆蓋到了孟加拉灣南部。這樣是不利于水汽向山東輸送的,此外,山東受氣旋性環流異常控制,全省上空盛行偏北氣流,不利于降水發生。
2024年春末夏初,因極端少雨, 出現重度氣象干旱
在2024年山東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中,其中一個事件就是春末夏初極端少雨,出現了大范圍的重度氣象干旱。3月到6月,山東出現了降水持續偏少、氣溫異常偏高的情況。山東省的平均降水量僅為90.6毫米,是1951年以來同期最少的。6月份的降水量也偏少6成以上。
干旱導致山東大部地區農田失墑加劇,夏播作物生長受阻,部分山區、丘陵地區的村民還出現了飲水困難的情況。
為此,山東省人影辦組織開展飛機增雨作業27架次、地面增雨作業1184輪次,累計增加降水約2.6億噸,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旱情。
業內專家表示,降水偏少未必就意味著大面積干旱,可以通過以下措施應對
農業領域
灌溉技術方面:大力推廣滴灌、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根據農作物的需水規律精確供水,減少水分浪費。同時,對老舊的灌溉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如修繕渠道、更換破損管道等,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農藝措施方面:對旱地麥田和吊根苗、土壤暄松地塊,在早春土壤化凍后進行鎮壓,壓碎坷垃,沉實土壤,減少水分蒸發。鎮壓后配合劃鋤,使土層上松下實,增溫保墑,還能消滅越冬雜草,此外,根據不同苗情進行分類管理,如三類麥田早劃鋤、早追肥;旺長麥田進行鎮壓、噴施化控劑等。
開源方面:在確保生態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開發地下水,增加水資源供給。積極推進跨流域調水工程建設,如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等,引入外部水源,此外,建設雨水收集設施,如雨水蓄水池、雨水花園等,收集春季降水,用于農業灌溉、城市綠化等。
節流方面:加強工業用水循環利用,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減少新鮮水資源的取用。推行居民生活節水措施,如安裝節水器具,開展節水宣傳活動,提高居民節水意識,培養節水習慣。
生態領域
植樹造林種草:通過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和種草活動,增加植被覆蓋率,發揮植被的涵養水源功能,增強土壤的保水能力,減少水土流失和徑流損失,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增加空氣濕度,促進降水。
保護濕地:加強對濕地的保護和修復,濕地具有強大的水文調節和水質凈化功能,能夠儲存大量的水資源,在春季干旱時緩慢釋放,起到調節徑流、補充地下水的作用。
氣象領域
加強監測預報:氣象部門加強對春季天氣的監測,利用衛星遙感、氣象雷達等先進設備,提高氣象預報的精準度,提前準確預測干旱少雨天氣的發生和發展趨勢,為各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及時、準確的氣象信息。
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在具備人工增雨條件時,及時組織開展人工增雨作業,通過向云層中播撒碘化銀等催化劑,增加云層中的凝結核,促進水汽凝結和降水,緩解干旱狀況。
閃電新聞記者 何則偉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