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3日訊 5月13日上午,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山東推進助殘領域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助力殘疾人事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省殘聯副理事長沈曉勇介紹了科技助殘在使用場景中將帶來的具體改變。
科技正在或即將改變殘疾人的生活,讓看不見的人看見,讓聽不見的人聽見,讓站不起來的人站起來。
在助行與自主生活方面,通過科技助殘,讓殘疾人由以前的“被動輔助”轉為“主動掌控”。齊魯工業大學研發的輕量化下肢智能康復輔助裝置,將來可幫助脊髓損傷患者實現站立行走,不僅解決“站起來、走出去”的基礎需求,還通過配套APP讓殘疾人自主調節訓練模式,重獲行動決策權,實現移動能力的革命性突破。在居家場景中,家庭服務機器人、智能環境控制系統等,可實現語音控制家電、自動識別障礙物等功能,讓殘疾人通過手勢或語音指令完成開燈、做飯等日常操作,生活的自主性將得到大大提升。
在感知與交流障礙方面,通過科技助殘,讓殘疾人由以前的“信息隔絕”轉為“無障礙連接”。針對視障、聽障群體,智能導盲設備使視力殘疾人獨立出行效率有效提升;智能輔聽裝置幫助聽力殘疾人在嘈雜環境中清晰捕捉語音,并搭配實時字幕生成系統,實現面對面交流無障礙。山東的相關科技企業正在攻關主動式腦機接口康復訓練系統,可幫助腦卒中、腦外傷、脊髓損傷等重度肢體殘疾人通過腦電信號操控電腦、發送信息,實現“腦機交互”。
在就業與社會參與方面,通過科技助殘,讓殘疾人由以前的“受限融入”轉為“平等共享”。科技助殘不僅改善生活細節,更降低了教育、就業等領域參與門檻。在職業技能培訓中,針對不同殘疾類型開發虛擬仿真課程,肢體殘疾人可通過力反饋設備模擬工業機器人操作,視力殘疾人可通過聲音建模學習客服話術;在輔助就業中,通過“無障礙招聘系統”“云就業招聘會”,支持語音簡歷錄入、遠程AI面試等功能,提升殘疾人就業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