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5日訊 在魯中山脈北麓,黃河與泰山之間,一座以“泉”為魂的古城,已靜靜生長了數千年。這里曾是新石器時代的聚落搖籃,是商周青銅文明的繁盛之地,也是漢代諸侯國的政治中心;更是古代文人筆下,“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詩意棲居。2025年5月18日,“一城山色半城湖——濟南泉·城歷史文化特展”即將啟幕,以五百余件珍貴文物,帶領觀眾穿越時空,探尋從史前到明清的濟南城脈。
照見古今容顏的重疊
濟南以泉水眾多而聞名,素有“天下泉城”“世界泉都”的美稱。考古發現表明,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先民們便依水而興,圍繞濟南地區形成聚落,繁衍生息。這片土地,是商王朝經略東方的戰略要地,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西陲重鎮,是漢代的東平陵城。“一城山色半城湖——濟南泉·城歷史文化特展”將展出城子崖遺址、大辛莊遺址、章丘女郎山戰國墓等濟南境內眾多的古跡遺存,展現出古人“因勢筑城”的智慧,并將濟南歷史文化的延續性娓娓道來。
濟南古城,其范圍大致相當于明清時期的濟南府城。千百年來,濟南依泉而生、因泉而興。據考古證實,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濟南古城區域內就有人類活動,此后聚落和城市發展從未間斷。“先有平陵城,后有濟南府”的說法,是對濟南區域中心變遷的概括。西晉末年,濟南郡治從東平陵遷至歷城,現在的濟南古城一帶成為歷代郡國、州府的行政中心。宋代以后,濟南逐漸成為山東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至明代正式成為山東首府,并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城市布局。
“一城山色半城湖——濟南泉·城歷史文化特展”通過濟南古城數字沙盤,復原從史前聚落到明清府城的空間史詩,配合考古發掘的貝幣、陶器、金器、瓷器等珍貴文物,講述著濟南古城如何從魏晉以前夾處濼水和歷水之間,一步一步發展為明清“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獨特格局。
城依泉神韻倍增
泉水孕育了“泉城”,深刻影響著濟南的城市營造智慧、名士文化追求和地域生活傳統,也推動了濟南的城市發展。古人獨具匠心,引水成渠,匯溪成湖,將山、泉、湖、河與城巧妙結合,織就了一幅秀美天成的“泉城”畫卷;泉水因其清澈、甘冽的特性,被視為自然之美的象征,成為歷代文人詠贊的對象;泉水也成為濟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城山色半城湖——濟南泉·城歷史文化特展”采用現代設計手法和媒體技術,如色彩、造型、燈光、投影等,生動展現濟南古城風貌與泉水文化,詮釋濟南人、城、泉相融共生的文明底色和獨特魅力。元代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的數字長卷、“濟南二安”的詩詞、反映人文風貌的老照片,一代代人的微觀敘事,最終匯成一部集體書寫的城泉史詩。
觀展信息
一城山色半城湖——濟南泉·城歷史文化特展
展覽時間:5月18日-10月12日
展覽地點:山東博物館一樓4號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