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2-03-26 08:59:03
原標題:呵護那一抹蔚藍
來源:經濟日報
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首批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優秀(提名)案例名單》,青島靈山灣入選全國首批美麗海灣并位列優秀案例第1名。靈山灣的華麗蛻變是青島西海岸新區美麗海灣建設的一個縮影。
在海洋生態建設中加大海洋修復與保護力度,青島西海岸新區可謂不遺余力。經過多年不懈努力,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日益散發出迷人風采。
早春時節,記者來到西海岸新區,驅車行駛在蜿蜒曲折的海岸線上,目光所及一派壯美景象:金沙灘畔,漁帆點點,細砂如鹽;東西環島路,海天一色;城市陽臺,游人漫步;海軍公園,碧海藍天……
建設美麗海灣非一日之功,亦非一己之力,資金使用量較大,生態復雜,既要管控主要入海河流污染,又要控制好生態保護紅線,還要保護好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那么,呵護蔚藍底色需要下足哪些功夫?
開展藍灣整治行動
家離海邊只有100米,帶孩子看海卻要走1公里——這是6年前青島市黃島區煙臺前村村民管超的生活日常?!昂_叡粷O民私搭亂建的小養殖場占滿了,密密麻麻搭著看護棚,根本不讓人走近?!惫艹軣o奈。
“私搭亂建、非法填海、盜采海砂等現象非常嚴重,已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闭f起之前的海岸線環境,青島西海岸新區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指揮部副總指揮宋軍痛心疾首。
2016年3月14日,青島西海岸新區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動員大會召開,一場守護天藍海碧岸綠的自我革命就此拉開序幕。
通過政府自籌、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及申請國家專項資金支持,青島西海岸新區籌措了100多億元開展藍灣整治,從北部膠州灣洋河橋至南部瑯琊臺全線展開,主要任務有:拆違建、清岸線、調項目、修慢道、植綠化、保文化。
其中,最大難點在“拆”?!叭珔^282公里海岸線,除工業、港口和特殊利用海岸線外,剩下的137公里海岸線80%都被私占搞起了近海養殖,一下子全部拆掉談何容易。”剛接手指揮部工作時,宋軍常常愁得睡不著。
由于涉及大量海參、鮑魚養殖戶的切身利益,測量評估難度大,加上部分業戶對相關政策不理解,抵觸情緒很大?!拔茵B海參十幾年了,池子拆了我還能干什么營生?”張大強曾是青島市黃島區薛家島街道南莊一社區的養殖戶,遲遲不肯接受拆遷政策。
為減少拆遷改造對百姓生計的影響,青島西海岸新區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對于養殖戶等沿岸經營者,給足補償,且積極引導扶持進行產業轉型;預留出海碼頭,為漁民提供更便利更安全的出海環境;配套發展旅游業,拓寬人們增收渠道……
青島西海岸新區南屯社區居民范積福用自己閑置的村改房經營起了“日租房”,旅游旺季入住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斑@可是真正的海景房,上去看看美著呢!”他指著位于金沙灘對面四樓的房子說。
“藍灣整治啟動后,落戶新區的項目在規劃審批前都必須考慮其對海岸線及海洋生態的影響。盡管限制多了,來的項目卻沒有少,質量反而更高,大家都看中了生態中的含金量?!彼诬姳硎尽?/p>
在鳳凰山公園,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朱科講述起公園的“前世今生”:“這里過去規劃為高檔度假酒店,考慮到項目會破壞原有的海岸線環境,并阻擋市民親海視線,我們按程序終止建設并進行拆除,建起了一座14萬平方米的生態公園?!?/p>
如今,沿著青島西海岸新區海岸線,西海藝術灣、青島電影博物館、東方影都、青島紅樹林度假世界、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等一大批項目紛紛前來落戶。
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是我國“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的重大海洋工程之一,青島西海岸新區起步早、行動快,搶得了先機。
據了解,藍灣整治目前已累計清理岸線130公里,拆除各類違章建筑64萬平方米;拆除海域養殖池600萬平方米,陸域構筑物256萬平方米;修建藍灣路慢行系統和沿海視覺通廊78公里岸線,新建景觀橋梁11處,綠化面積近220萬平方米;建成啟用18座服務驛站。
陸海統籌河湖共治
青島西海岸新區共有大小河流76條,其中入海河流40余條,河流大多水系縱橫、流域面積廣,河水經過“長途跋涉”后入海,給海灣水質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海灣的生態治理是個系統工程,既要把沿海一線治理好,還要把入海河流沿線治理好,如何在百川入海的同時避免百污入海?
青島西海岸新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建立區和鎮街兩級灣長體系,9名區級領導分段擔任全區9個海灣的灣長,并與“河長制”聯動。在海灣,由灣長對海灣資源優化配置、污染防治、生態修復等職能總負責;而在陸地,由河長統籌協調城管、水利等各部門,確保水質達標排放。
3月的海邊寒意仍濃,鮑德強卻走出了一身熱氣。完成巡灣任務的最后一公里,他打開筆記本記錄下了時間、地點和海灣情況。
“除了定期巡灣,我還會不定期到河流入??诓杉|數據。”鮑德強是青島市生態環境局西海岸新區分局業務四科科長,也是灣長制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如果發現水質超標,我們馬上就把這個結果通報到河長制辦公室,由其責令相關部門進行處置和整改?!?/p>
灣長制與河長制聯動后,有效解決了海灣反復污染難以根治的問題?!澳壳?,全區共有區級、鎮街、村(社區)三級河長1507名,實現了每一米河道都有人管?!鼻鄭u西海岸新區城管局河湖保護發展科負責人張祟芹說。
除了“灣長制”和“河長制”保駕護航,青島西海岸新區還成立了城管環境委員會,專門破解城市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
“水污染治理工作涉及城管、環保、綜合執法等多個部門及屬地鎮街(管區)。有關部門、單位之間缺乏有效的聯動機制,協調成本較高,難以形成合力,在處理復雜污染問題上力有不逮。”青島西海岸新區城管環境委員會辦公室協助負責人宋宗東說,“以區政府的名義來發督辦和解決問題,相對來說力度就較大,發現污染后,根據不同責任單位發督辦,再由各個責任單位進行整改。”
宋宗東經手過全區絕大多數河流的治理,“河道污染源治理工作,查污是關鍵,找到源頭整治工作就完成了80%”。
2016年,為了徹底斬斷唐島灣污染源,調查整治小組對11個排水口及岔河入??谶M行溯源調查,對20多平方公里區域所有涉及水排放的企事業單位、小區、商場等進行了拉網式排查。最終,找到了唐島灣水污染頑疾的根源所在,整改隨即啟動完成。
將近岸海域綜合治理范圍延伸至入海河流全流域,“河湖清”進一步促進了“海灣藍”,正因水質好、環境佳,候鳥都愿意在海邊棲息逗留。攝影愛好者李越說,這幾年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等保護動物更容易拍到了。
海洋牧場反哺海洋
海灣生態治理向陸地跨一步的同時,還要向深海進一步。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向深?!斑M”的這一步便是指海洋牧場。
3月18日,記者乘船來到魯海豐國家級海洋牧場腹地,站在甲板上,5萬余畝的海洋牧場在薄霧里若隱若現,蔚為壯觀?!皠e看海面風平浪靜,這海底可熱鬧著呢。”海洋牧場經理薛清海指著海面漂浮著的網箱說。
船上的工作人員投下幾個魚鉤,不多時魚鉤上就掛滿了魚?!拔覀兿葘⑷斯~礁投入海底,附著在上面的海藻吸引來小魚小蝦,小魚小蝦又吸引來大魚,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海底生態系統。”薛清海講述了海洋牧場對海底生態恢復的原理。
“海洋牧場是指在一定海域中,通過人工魚礁、增殖放流等生態工程建設,修復或優化生態環境,保護和增殖漁業資源,并對生態、生物及漁業生產進行科學管理,形成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協調發展的海洋空間?!鼻鄭u西海岸新區海洋發展局高級工程師劉元剛說。
據悉,魯海豐國家級海洋牧場目前已累計投放大石塊、混凝土構筑件共計30萬空方,各類廢舊船只100多艘,放流魚苗1300萬尾,投放鮑魚苗1368萬頭、海參苗680萬頭,極大豐富了海洋牧場的漁業資源。
除了生態效益,海洋牧場的經濟效益也十分可觀。“海面上有280個網箱,只有20名工作人員,承擔著約2800萬斤成品魚的全年養殖工作?!濒敽XS集團漁業主管范蓬波說,“智能化網箱依托自動投餌、水下檢測等多項技術,養殖效率成倍提升,人工成本大幅下降?!?/p>
記者了解到,海洋牧場在淺海養殖技術和模式上大膽創新,上層養海帶、中間養貝類、底層養魚類的立體養殖模式,讓畝產經濟效益增加2.5倍以上。
起初,出海多年的老漁民們擔心被海洋牧場搶了“飯碗”。但隨著近海漁業資源逐漸匱乏,漁民們打漁的“飯碗”已經填不飽肚子了。海洋牧場給老漁民送來“金飯碗”。他們紛紛放下“舵把子”“漁網子”,投身從事休閑漁業,工作環境好了許多,收入也翻了番。
劉光華年輕時曾是薛家島街道劉家島村小有名氣的漁船長?!耙郧叭腋?,夜里開始打鉤、掛食,跟著潮水出海,收了船還要倒鉤、清網,一天到晚累個半死?!眲⒐馊A感慨,“早些年,由于過度捕撈,海里的魚越來越少,最難的時候出趟海也就掙個百八十塊。”
如今,五十多歲的他“轉型”成了垂釣船船長。把船賣掉后,他來到魯海豐集團重操舊業當船長,“我現在是垂釣船的船長,拿工資,企業還給交著保險。”
在魯海豐集團,實現“再就業”的老漁民有100多名,不少人憑借多年的航海捕撈經驗躋身管理層。隨著海釣業務的發展,周邊漁家宴、酒店民宿也越來越火,間接創造了500多個崗位。
截至目前,青島西海岸新區已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4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總面積6630公頃,投礁量達160余萬空方,成為全國最大的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集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