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07-09 14:25:07
原標題:紅色旅游更青春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全國多地近期相繼開放跨省游,旅游市場持續復蘇,紅色旅游創新不斷、精彩連連。青年成為紅色旅游的主力軍,他們尤其喜歡沉浸式的紅色體驗,在紅色旅游中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旅游迎來高峰
紅色旅游近日持續升溫。攜程旅行網最新數據顯示,6月前往紅色旅游景區的游客相比5月呈現兩位數增長;6月至今,攜程旅行網上預訂暑期紅色旅游景區門票的訂單量環比增長5倍,紅色旅游再次迎來旺季。
“近期利好消息為暑期旅游市場注入活力。隨著越來越多親子家庭參與到紅色教育、紅色旅游中來,紅色旅游將在暑期煥發新的生機。”攜程研究院行業分析師方澤茜介紹。
今年,88%的游客選擇本地和周邊的紅色旅游,這反映出紅色旅游逐漸成為大眾化、“家門口”的常態化旅行。同程旅行調研顯示,暑期紅色旅游游客的偏好主要集中在紅色遺址遺跡、革命紀念館、博物館、紅色專題游等。途牛旅游網統計顯示,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大學紅樓、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嘉興南湖旅游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井岡山風景名勝區、武漢革命博物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延安革命紀念館等景區景點熱度持續走高,成為游客熱衷打卡的紅色地標。
深受青年游客喜愛
青年成為紅色旅游的主力軍。攜程旅行網數據顯示,紅色景區的游客主要以“80后”“90后”為主,分別占比41%和26%。今年親子家庭參與紅色旅游的比例與去年近乎持平,占比近三成。
青年更喜歡定制化的紅色旅游產品,紅色精品小團受歡迎,體驗類、沉浸式旅游項目更受青睞。在江西于都,青年游客在參觀中國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之余,喜歡品嘗紅色主題的當地美食,觀看“紅色水幕電影”,學習制作草鞋,嘗試臍橙采摘,住進自帶帳篷露營的紅色主題民宿,全方位的深度體驗極大提升了紅色旅游的知識性和趣味性。這種將紅色旅游與科技文化、潮流玩法、美食融合創新出的紅色文化深度體驗游產品,是今年深受青年喜愛的紅色旅游玩法。
馬蜂窩旅游研究院院長馮饒告訴記者,超過40%的青年游客對紅色旅游的興趣點在于“喜歡沉浸式的體驗”,這促使紅色旅游目的地從過去的“參觀講解”,向著如今的“參與互動”轉變,紅色旅游的范圍也在不斷拓寬,除革命舊址、紀念館、先烈故居等傳統紅色景點外,去海南文昌觀看火箭發射,或去貴州的“中國天眼”感受大國重器帶來的震撼,都是紅色旅游的新亮點。
如何持續提升紅色旅游對青年的吸引力?馮饒認為,將紅色旅游與青年感興趣的科技、游戲、動漫、影視作品、文創等元素巧妙結合,都是激發紅色旅游市場活力的有效手段。以北京的魯迅博物館為例,參觀學習之余還可購買創意十足的魯迅主題文創,喝一杯有著“魯迅拉花”的咖啡,還能來一次青年熱衷的印章收集之旅。這些潮流體驗讓魯迅博物館成為他們爭相分享的紅色旅游打卡點。
途牛旅游網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面向青年的紅色旅游,應主要是從銘記歷史,感受紅色文化,憶苦思甜;增強學生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學以致用等方面來規劃產品,并運用現代科技的創新表達形式,增強年輕人的體驗感。
紅色旅游創新不斷
紅色旅游在內容和形式上的創新不僅提升了紅色文化的趣味性和生動性,也增強了游客在游覽中的參與感。比如“貴州遵義會址—婁山關—茍壩會址—茅臺鎮”這條線路,結合紅色景點、現場體驗教學、情景模擬,游客通過穿紅軍衣、模擬紅軍重走長征路等方式寓教于游,切身感受紅色旅游的精神內涵。
科技增添了紅色旅游的魅力。超大全域沉浸光影和高清裸眼3D大型地屏,讓游客仿佛置身激烈戰爭場景和艱難的雪山草地的長征途中;游客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能在“紅色經典步道”上即時獲取暢游紅色景點的專屬“電子管家”和立體AR導覽效果;VR全景直播令游客足不出戶遠程感受紅色景區游覽體驗。
新時代文化旅游研究院院長、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文旅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吳若山向記者表示,當前全國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整體步入新階段,融合發展態勢呈現出提速擴容的新特征,大量優質紅色旅游目的地不斷涌現。紅色旅游景區展現出對數智化的加速“擁抱”熱情,產業集群效應更加明顯。在科技“加持”下,紅色旅游相關產品的創新迭代速率更快,紅色演藝、紅色劇本殺等沉浸式互動體驗產品正大密度充盈全國紅色文化和旅游市場。精品紅色研學產品進一步帶動紅色教育吸引力躍升,適應分眾化客群特征的生動講解與多屏互動的紅色故事演繹,更好地推動了紅色文化的立體化傳承。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