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日報網
2022-09-14 16:01:09
原標題:山東大力推動新時代文物工作出新彩、立新功
來源:中國日報網
原標題:山東大力推動新時代文物工作出新彩、立新功
來源:中國日報網
9月13日,山東省文物工作電視會議在濟南召開,系統總結了近年來山東省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文物保護工作重點任務,推動全省文物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白玉剛表示,山東是文化大省,在全國文物工作版圖當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義。山東省副省長孫繼業在主持講話時說,山東省各單位要強化擔當、扛牢責任,要用好政策,強化保障,結合實際抓好政策貫徹落實。要加強監管,守牢底線,把法治理念、法治思維貫穿到考古發掘、文物保護、開發利用等各個方面。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省文物局局長王磊介紹全省文物工作情況,她提到,近年來,山東新時代文物事業實現蓬勃發展,文物保護管理全面加強,“海岱考古”品牌持續擦亮,文物有效利用實現新突破,革命文物工作扎實推進,文物治理能力明顯增強。
據悉,山東積極對接黃河國家戰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重大戰略、重大文化工程,加強重大片區文物保護,“三孔”“三孟”、泰山古建筑群、定陶漢墓等重點修繕保護工程順利推進。山東省不可移動文物登錄國家數據庫3.35萬處;國有可移動文物登錄286萬余件/套、實際數量558萬余件,居全國第三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到226處,居全國第九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達到1968處,居全國第一位。儒家文物數量居全國第一位,鹽業遺址、古港口碼頭、近現代海防設施及歷史建筑分布密集。
此外,山東深入開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山東課題研究,積極推進人類起源、文明起源、中華文明形成發展等關鍵領域考古項目,形成一批研究成果。滕州崗上遺址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全省入選累計達到20次、項目23項,位居全國第四。2021年,山東大汶口遺址、城子崖遺址等6項考古發現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入選數量居全國第三位。
2019年以來,山東組織實施考古發掘項目329項,發掘面積23.79萬平方米,接近十年來考古發掘項目總數的70%。崗上遺址、西孟莊遺址、跋山遺址、稷下學宮遺址、瑯琊臺遺址等取得重要考古發現,在實證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和構建山東古代歷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開展山東沿海、威海灣定遠沉艦等涉水文物考古,為“海上絲綢之路”申遺、甲午海戰研究提供了嶄新資料。
山東文旅融合持續深化,一大批文保單位、遺址遺跡、文博場館、古鎮古村納入旅游線路,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對外開放1180處,其中建成景區并開放620處,是全國第二個開展省級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工作的省份。全省各類博物館發展到647家,博物館總量、一二三級博物館數量、革命紀念類博物館數量、非國有博物館數量等六個指標,均居全國第一位。
截至目前,全省共收錄可移動革命文物9.4萬余件,建成紅色旅游景區近百個。全省93個縣(市、區)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數量居全國第一位。2019年以來紅色旅游累計接待游客超過兩億人次,收入超過1000億元,帶動就業60多萬人。
下一步,山東將在提升文物保護管理水平、推動考古和歷史研究、加強文物有效利用、強化文物支持保障上持續發力,推動新時代文物工作出新彩、立新功。(中國日報山東記者站)
【責任編輯:舒靚】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