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10-11 10:23:10
原標題:在建構游戲中培養幼兒創新能力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在建構游戲中培養幼兒創新能力
來源:中國教育報
幼兒園建構游戲作為一種跨學科的游戲活動,具有綜合性、生活性、協作性、藝術性等特點。幼兒在建構游戲中可以利用各種不同結構的材料來建構、反映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對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學前教育立足時代要求,以幼兒園建構游戲為切入點和突破口,結合幼兒發展規律,對建構游戲中幼兒創新素養培育進行探索,并逐漸摸索出一條有效的實施路徑。
良好的游戲環境
良好的游戲環境是創新能力培養的前提。臨朐縣實驗幼兒園因地制宜,合理規劃游戲場地。結合建構游戲特點以及材料的類型、材質、大小,以動靜分離為原則,充分發揮每一個樓層的價值和作用。一樓人員流動大,將其作為大型作品集中展示區,供幼兒欣賞,提升審美能力。二樓、三樓相對安靜,規劃為開展積木建構與拼插游戲相融合的場地,供幼兒專心投入。樓梯拐角、大廳處空間較大,將其作為拓展場地,填充形式多樣的建構材料,打造多元建構區角,滿足不同幼兒的建構興趣。
后樓幼兒園為幼兒創設開放的游戲環境,打破空間的限制。室內與戶外,不設明顯的標志或區域界限,且建構材料可移動、可組合,幼兒可以在任何地方玩想玩的游戲,實現不同區域間的聯動。
豐富的游戲材料
豐富的游戲材料是鼓勵幼兒創新游戲情節的基礎,層次豐富的游戲材料可引發幼兒多種形式的創新。濱河幼兒園為滿足幼兒的興趣,提供形狀多樣、顏色多樣、材質多樣、易引發幼兒想象與創造的工具和材料,如齒輪積木、磁力片積木等,幫助幼兒不斷探索建構過程中的奧秘,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操作與想象空間。豐富多樣的建構材料可以引導幼兒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和創造。
彈性的游戲時間
游戲時間是幼兒創新能力提升的保障。朐陽幼兒園給予幼兒靈活動態的建構游戲時間,將一日活動板塊化,模糊各活動間的時間界限,將如廁、喝水、進餐等集體過渡環節中的零碎時間,交給孩子自主支配,化整為零,幼兒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延長游戲時間,教師在此過程中隨時觀察孩子的游戲興趣和狀態,隨時做好時間上的調整。在靈活動態的時間管理下,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投入度越來越高,真正沉浸于游戲之中,展開想象,推動建構游戲持續深入。
適宜的教師支持
適宜的教師支持能夠引發幼兒進一步的想象和創造。在這一過程中,不僅關注幼兒的自主操作,而且強調給予幼兒有針對性的指導,尤其是對幼兒思維方式的引導。例如,在搭建房屋時,幼兒時常會爭搶長方體積木,卻沒想到被“冷落”的正方體、圓柱體積木等也是搭建的合適材料。針對這樣的教育契機,組織教師進行體驗式教研,現場記錄,用視頻還原游戲場景,聚焦創新素養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開展頭腦風暴,引導教師學會觀察,抓住每個問題的關鍵點,運用情境體驗策略、平行示范策略、角色體驗策略、語言支持策略等,及時給予幼兒有針對性的指導,促進幼兒創新思維的發展。
與時俱進創新家園共育模式
家庭是幼兒成長的左手,幼兒園是幼兒進步的右手,建設牢固的家園與橋梁是開展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三里莊幼兒園開辟“線上+線下”家園共育雙路徑,針對同一主題的建構游戲,園內園外進行同題異構,活動前幼兒思考在園可選擇的材料進行建構,教師將建構過程及作品分享到微信群,與家長進行互動,激發家長和幼兒在家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建構的欲望,尋找不同的材料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幫助家長樹立對幼兒創新能力的培養意識。
動態可視化的評價模式
游戲評價的手段是多樣的,以可視化的方式展示幼兒建構游戲過程,凸顯過程性評價。東郡幼兒園將幼兒建構游戲過程中抽象的價值目標、開展思路、幼兒表現、現場環境等內容通過圖形化的方式呈現出來。主要分為游戲前、游戲中、游戲后三個過程。游戲前引導幼兒描繪游戲印記,游戲后開展多種形態的記錄反思,包括游戲海報、游戲故事等,幼兒隨時翻看、隨時聆聽,結合自身游戲體驗不斷回顧和反思整個游戲過程,促進游戲活動的深度和有效參與。
游戲是幼兒成長和發展離不開的重要活動形式,臨朐縣學前教育以建構游戲為載體培養幼兒的創新素養,通過建構游戲讓幼兒在“玩”和“趣”中提高動手創造能力,在互動交流情境中提升實踐創新能力。
(高潔 曾東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