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2-10-13 09:36:10
原標題:聊城為重點項目建設注入綠色動能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聊城為重點項目建設注入綠色動能
來源:中國環境報
◆鄒洪偉 何麗麗 沈潛
近期,在山東省發布的2022年重大準備類項目增補名單中,聊城信發集團擬建的BDO及配套精細化工項目(一期)名列其中,為省級重大項目。在項目環評初稿編制完成時,聊城市生態環境局就主動服務,提前介入,多次上門開展幫扶,指導企業通過開展深度治理,解決總量指標需求難題,為項目建設節省了寶貴的時間。主動服務助推重大項目盡快落地,這是聊城市生態環境局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聊城市生態環境局堅決扛起生態環境部門在穩經濟大盤中的責任,以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總抓手,出臺《聊城市環境要素指標保障工作方案(試行)》,在工作中努力實現兩個轉變:由原來的“被動等待”轉變為“主動服務”,由“項目等要素”轉變為“要素等項目”,加大對重點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在穩運行、穩增長中展現出生態環保鐵軍的擔當作為。
提升服務質量 優化審批流程
聊城市生態環境局積極落實省市穩運行、穩增長的有關安排和部署,自覺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放到經濟發展全局中考慮,轉變工作作風,優化工作流程,積極主動服務重點項目建設,實現由“被動等待”向“主動服務”轉變,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聊城市生態環境局把穩運行、穩增長作為當前最大政治任務,以“凡事有解”的工作理念,迎難而上、擔當作為,轉變工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明確“為民、便民、利民”工作目標,支持企業上好項目;提升服務能力,以“高效、廉潔、規范”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踐行“馬上就辦,辦就辦好”;深化服務內涵,讓企業少跑腿,少蓋章,爭取一次通過,一次辦好。
為加快推進重點項目落地,聊城市生態環境局對工作流程進行了優化,將工作關口前移,由“被動等待”轉變為“主動服務”。按照正常程序,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初稿編制完成后,首先需要行政審批部門組織專家進行技術審查,審查通過后,由生態環境部門對建設項目排放總量指標進行審核確認,再由行政審批部門組織專家和相關部門進行聯合審查后批復。
對急需開工的重點項目,聊城市生態環境局試點開通綠色通道,實行環評技術審查提前介入。在環評文件編制完成后,生態環境部門即主動介入,提前了解項目的環境要素指標需求,指導完善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削減替代方案,將總量指標審核確認和環評文件技術評估并聯進行,把相關問題解決在環評評審階段,進一步壓縮業務審核時間。
聊城市生態環境局還組織開展定期走訪幫扶,了解各縣(市、區)重點項目建設和總量指標需求情況,加強技術指導,對納入規劃的重點項目開展預評估。今年1月-9月,累計完成258個新建項目的環境要素指標審核。
創新方式方法 強化保障落實
聊城市生態環境局成立了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分管負責人任副組長,大氣、水、環評、監察、監控、總量等科室(單位)技術骨干為成員的環境要素保障工作專班,結合當地實際,借鑒先進地市實踐經驗,不斷探索創新,推進建設項目環境要素保障工作。
制定了《聊城市環境要素指標保障工作方案(試行)》,加大對重點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創新建立環境要素指標全市統籌機制,對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實行“屬地管理,市級統籌”原則。其中,30%總量指標由市級統籌,70%總量指標由縣級儲備,明確市級統籌指標優先保障重點項目建設。
建立良好的政策導向機制,按照“誰減排、誰受益,誰貢獻、誰優先”的原則,鼓勵企業、各縣(市、區)深入實施治污減排工程,促進生態環境擴容,為更優更多的重大投資項目預留環境空間。明確挖掘總量指標4個重點方向,創新將清潔生產審核、清理長期停產企業騰出的總量指標納入統籌范圍;建立環境要素指標“先立后破”的預支制度,完善過程管理和事后監督制度。
為保障措施落地見效,聊城市生態環境局建立全市環境要素統籌指標調蓄庫,推進環境要素指標及時入庫、實時出庫。對總量指標來源、入庫要求、保障統籌、使用程序等進行明確。建立環境要素指標統籌調蓄庫臺賬,實行市縣分級管理,動態更新。加強事后監管,將建設項目統籌使用的總量指標替代削減方案落實情況納入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檢查。
深挖減排潛力 突破指標瓶頸
聊城市屬于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2+26”城市),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深入,現有治污減排空間與潛力不斷減少,建設項目環境要素指標的供需矛盾一直比較突出。
為破解這一難題,聊城市生態環境局堅決守住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底線,堅持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針對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治理水平不高、改善效果不穩、治理范圍不廣等短板和不足,深入挖掘減排潛力,通過提升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污染治理水平,實現解決企業自身發展需求、騰出更多環境要素指標支持重點項目建設、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的“三贏”目標。
堅持深挖減排潛力,拓寬指標來源路徑,落實各縣(市、區)環境要素保障工作主體責任,按照“企業自身挖潛+區域全域挖潛+全市區域統籌”的總體思路,努力實現環境要素指標在區域內自我平衡。通過對現有治理措施進行提標改造、淘汰落后產能、清理長期停產企業、實施清潔生產等方式,深入挖掘總量指標。
堅持向現有項目和基礎設施減排要總量,綜合實施水和大氣污染防治工程。今年以來,新建成投運城鎮污水處理廠3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9萬噸/天。持續開展VOCs深度治理工作,103家涉VOCs企業完成深度治理,78家涉VOCs企業完成原輔材料源頭替代。對全市鋼鐵、建材等行業無組織排放源開展全面排查和整治,563家工業企業已完成無組織排放揚塵源深度治理。2021年以來,累計關停淘汰燃煤火電機組12臺,總裝機容量45.5萬千瓦,全面淘汰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
組織開展全市停產企業清理騰退專項行動,成立工作專班,加強與市場監管、稅務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對長期停產企業進行全面摸排。持續開展清潔生產審核,2021年以來,全市共有13個重點行業、131家企業列入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名單。截至目前,已有55家企業清潔生產通過專家評審。
通過實施一系列組合舉措,聊城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今年1月—8月,全市優良天數為166天(同比增加13天),PM2.5濃度39μg/m3,改善幅度為9.3%。國控考核斷面全部達標,優良水體比例達到70%,優于目標30個百分點。在此基礎上,騰出更多環境要素指標,實現由“項目等要素”向“要素等項目”轉變。截至8月底,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4項大氣污染物總量指標結存量較2021年全年結存量提高了一倍以上,為后續全市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環境要素保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