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nóng)民日報
2022-11-15 10:13:11
原標題:山東昌邑市:文明實踐“三步走” 志愿服務“零距離”
來源:農(nóng)民日報
原標題:山東昌邑市:文明實踐“三步走” 志愿服務“零距離”
來源:農(nóng)民日報
建站立館,文明實踐站小場所展現(xiàn)大作用;志愿服務,“美德銀行”小積分撬動大文明;輻射帶動,活動菜單小舉措帶來大成效,山東省濰坊昌邑市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碩果累累。
今年以來,昌邑市在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中,錨定搭平臺、建隊伍、育項目“三步走”工作思路,通過完善軟硬件設施、加強工作力量配備、創(chuàng)新豐富活動內容等切實舉措,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觸角延伸到基層“最末梢”,實現(xiàn)貼心服務“零距離”。
“這個小廣場建好以后,老少爺們聊天有了個好去處,而且還不定時地舉辦一些活動,大家都喜歡來這。”家住圍子街道孫斜村的孫大娘指著村委門前修整一新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高興地說。
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老百姓想去、愛去的場所,才能真正發(fā)揮載體和平臺作用,將功能釋放到最大,讓資源跟著平臺走,實現(xiàn)“建好實踐站、帶活一個村”的目標。
為此,昌邑市以“有場所、有隊伍、有活動、有項目、有機制”為標準,完善組織體系,規(guī)范實踐陣地建設,全面構建市鎮(zhèn)村三級組織架構。充分釋放1個文明實踐中心、10個文明實踐所、690個文明實踐站效能,并積極挖掘本地紅色資源豐厚優(yōu)勢,整合鄉(xiāng)村“復興少年宮”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文化陣地,最大程度發(fā)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新載體”“主陣地”作用。
“‘美德銀行’的小積分換來了大文明。有了它,既能參加志愿服務幫助他人,又能以積分的形式存儲美德,兌換禮品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讓志愿服務化無形為有形,促進了志愿者的積極性。”在奎聚街道府前社區(qū)志愿服務現(xiàn)場,青年志愿者李航說。
“我們通過持續(xù)完善社區(qū)‘美德銀行’積分兌換獎勵制度,盤活愛心單位企業(yè)資源,多層次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目前,已建設‘美德銀行’19處,吸引2000余名社區(qū)居民加入社區(qū)管理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注入‘源頭之水’。”昌邑市社科聯(lián)主席翟強介紹。
昌邑市發(fā)揮市義工聯(lián)合會、市青少年公益服務協(xié)會等11家志愿服務組織作用,廣泛吸納基層黨員、“五老”人員、鄉(xiāng)土文化人才、群眾性活動帶頭人等群體,組建市級志愿服務隊17支、鎮(zhèn)級志愿服務隊50支、村級志愿服務隊2070支,構建起覆蓋三級陣地的志愿服務網(wǎng)絡。實施1個平臺進行志愿者管理(昌邑市智慧公益云平臺)、1本志愿者關愛工作手冊、5+X服務內容志愿服務工作法,以“五為”志愿服務為基礎,立足群眾實際需求,運用“線上+線下”“理論+實踐”的方式,組織培訓志愿者20余場次、4000余人次,提高了志愿者服務能力和水平。
“我們以項目為依托,進一步拓展文明實踐活動,達到以點帶面的輻射帶動效果。在第59個‘學雷鋒紀念日’,啟動深化‘五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常態(tài)化開展理論宣講、愛心義診、文明出行、文藝演出、疫情防控等20余項‘五為’志愿服務活動,服務群眾5萬余人次。”翟強說。
昌邑市精準摸排群眾需求,充分發(fā)揮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社會階層人士以及青年大學生的經(jīng)驗智慧,組建“智囊團”,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征集制定理論宣講、扶困幫扶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菜單17類218項,深化培育“益家小菜園”“愛心小屋”“為無名烈士墓碑描紅”“為烈士尋親”等18個志愿服務項目。
昌邑市還將文明實踐和倡樹新時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融入文明創(chuàng)建、社會治理、鄉(xiāng)村振興,在城市社區(qū)廣泛開展美德微展臺、微講堂、微檔案、微公益“四微”活動32場次,將貼心服務送到群眾身邊,讓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真正順民心、有口碑、火起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