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2-12-03 13:28:12
原標題:文明實踐賦能鄉村振興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文明實踐賦能鄉村振興
來源:農民日報
今年以來,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堅持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融入基層鄉村治理,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全力構建志愿者+網格的“志網共建”社會治理新體系,在共建共治共享中煥發基層活力,賦能鄉村振興。
文明實踐助力產業發展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咱們白石曇山的青殼雞蛋……”近日,汶上縣白石鎮鄉村振興志愿服務隊正在開展第五場直播助農活動,推介白石鎮的特色農產品。白石鎮積極探索志愿服務+產業發展服務模式,召集第一書記、企業銷售員、青年志愿者組建鄉村振興志愿服務隊,將志愿服務從田間地頭延伸至網絡帶貨,解決群眾農產品滯銷的難題。
汶上縣充分釋放新時代文明實踐在鄉村振興進程中的帶動效應,拓寬文明實踐服務半徑,以“富腦袋”帶動“富口袋”。按照“下沉優質資源、共享區域資源、聯動社會資源、融通網絡資源”的原則,組建了農技、氣象、科普、畜牧、第一書記等專業志愿服務隊伍32支,群眾按需“點將”,各領域志愿者及時“認領”,今年已提供相關服務1600余次。
公益培訓促進就業增收
在郭樓鎮辛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張淑勇帶領村民種植葫蘆,傳授葫蘆烙畫技巧。目前,已培育烙鐵畫繪畫藝人18人,帶動葫蘆種植戶120家、直播帶貨從業人員52人,打造葫蘆烙畫加工車間,為260名群眾提供家門口就業崗位。
汶上縣積極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服務功能,聯動黨群服務中心、為民服務中心、青年之家等陣地開展電子商務、手工藝品、面點制作、家政服務等技能培訓,為群眾就地就近就業搭建平臺,鑄造擇業增收的“金剛鉆”,促進村民增收致富。一項項貼心周到的惠民舉措,讓群眾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
機制創新擦亮服務品牌
汶上縣以“黨建統領+文明實踐+民生工作”為導向,全縣15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357處文明實踐站成為理論宣講、評選表彰、扶貧幫困等活動的主陣地。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儒學講堂、文化大院、休閑廣場在以文明實踐為主題的整合統籌下,煥發出新的生機。聚焦群眾需求,建立“一月一村一場電影”常態化放映機制,推廣“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模式,深化提升“鄉土講師團”“習語潤儒鄉·汶水習聲”宣講品牌,吸引群眾走進來、坐得住、學進去,實現電影、圖書、表演、宣講、人氣等向文明實踐陣地聚集。培育孵化“五為”志愿服務項目50個,推出兒童安全“五防”公益課堂、金暉助老、心理茶吧、藍天救援等特色項目,為服務群眾提供質效保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