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3-01-05 09:49:01
原標題:因事而化 因時而進 因形而活 因勢而新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因事而化 因時而進 因形而活 因勢而新
來源:中國教育報
濰坊醫學院是全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建設單位。新時代,學校秉承“厚德載醫,鑄魂育人”理念,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形而活、因勢而新,構建了理論教育與實踐養成深度交融的“1234”育人新體系,構筑了“有情懷、有溫度、有實效”的育人新平臺,打造了“演”“講”“行”“做”四大育人名片,形成了內環境浸潤、外環境聯動的全環境育人“生態圈”。
因事而化,構建厚德載醫鑄魂育人新體系
濰坊醫學院歷經72年薪火傳承,凝練出“厚德載醫,鑄魂育人,能力為重,學以致用”辦學特色。新時代,學校更是精準識變,因事而化,構建了“1234”特色育人新體系。
一中心:“厚德載醫,鑄魂育人”是學校1951年辦學以來一直秉承的中心理念。圍繞該中心,學校持續推進思政育人的守正與創新,將思政教育、醫德教育有機融合,著力培養德術雙馨的新時代醫學人才,持續鑄就“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卓越醫學人才培養品牌。
兩主線:突出“紅醫精神”“健康中國”兩條主線。以健康夢托起中國夢是新時代醫學生的使命和擔當,結合醫學專業特點,學校聚焦“紅醫精神”“健康中國”兩個主題,帶領學生分層次、分年級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塑心樹人。
三平臺:打造校內教育、校外實踐、虛擬教學三大育人平臺。圍繞黨和國家重要節點、重大事件,打造紅色基因校內教育平臺。依托地方特色資源,拓展校外思政實踐場域,營造育人多維立體空間。順應“數字中國”要求,建立虛擬教育平臺,開展超時空教學,傳遞時代聲音。
四提升:提升師生參與度、活動輻射度、評價效度、育人效度。學校育人注重過程性考查,著重引導學生運用專業知識、技能服務他人、服務社會。同時構建科學的評價體制和指標體系,在育人實踐中以評促教、以評促建,提升鑄魂育人實效。
因時而進,打造資源共享育人新平臺
緊扣“新醫科”要求,學校在思政育人中因時而進,持續探索育人新平臺。遵循“資源共享,實踐育人”理念,創優三大育人平臺,精心構建鑄魂育人品牌矩陣。
創優以軍事訓練、實踐教學、主題教育為核心的校內實踐平臺。家國情懷融入軍事訓練,引導學生頑強意志、勤奮學習,為國家發展貢獻智慧。實踐教學知行合一,領導干部、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共筑實踐育人隊伍,協同實現立德樹人。主題教育凸顯醫學特色,通過“紅醫傳承”“白衣韶華”等實現鑄醫塑魂。
創優以行走思政、醫學服務為主的社會實踐教育平臺。依托王盡美烈士紀念館、中醫博物館等基地,組織“行走的思政課”活動,感悟家國情懷。利用省級志愿者平臺,組織1.2萬余名學生開展醫療志愿服務,南丁格爾護理急救、關注腦癱兒童“明天計劃”等成為學校特色品牌。
創優數字化、立體化虛擬仿真教育教學平臺。數字賦能思政育人,2021年投資200余萬元建成思政課虛擬仿真實踐教學中心,通過虛擬仿真技術,讓學生“真聽、真講、真感受”,并與省內外高校實時聯動、資源共享,增強了思政育人的時代感和感染力。
因形而活,激活思政育人時代特色新品牌
學校圍繞“三貼近育人”激活思政育人特色品牌,即引導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激活了“演”“講”“行”“做”四大育人名片。
“演”:打造思政育人匯演名片。學校精心組織、學生精心演繹,將思政課活色生香“演”出來,即:以情景劇、話劇、舞蹈等形式演繹紅色經典,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同時結合醫學院校特點,舉辦“醫者仁心”情景劇大賽、醫學美文朗誦等活動,幫助學生感悟為醫之道,培養大醫精神。
“講”:打造思政育人宣講名片。學校頂層設計、馬克思主義學院精心組織,舉辦大醫精神宣講、優秀校友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講述和對話中,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和新時代醫者的責任與擔當。
“行”:打造思政育人感悟名片。依托學校數十個黨性教育基地、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定期開展“行走的思政課”活動,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在“行走”中觸摸厚重歷史、厚植家國情懷,進而自覺參與實踐。
“做”:打造思政育人服務名片。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基層問診、緊急救助、志愿醫療等活動,引導學生樹立常態化志愿服務意識,多渠道參與各類地方醫療服務,真正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成長為新時代卓越的新醫者。
因勢而新,書寫全環境立德樹人新篇章
學校結合社會新變局、教育新變革,適應新時代學生成長需求,不斷創新思政工作,推進全環境立德樹人,建成了特色的“德醫相融、雙向貫通、多維協同”全環境立德樹人工作格局。
建設課程育人共同體。堅持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相互貫通,思政課程體現醫藥特色,專業課程體現人文精神。堅持理論課和實踐課相互貫通,發揮理論引領作用和典型人物示范作用,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堅定職業理想,勇擔健康使命。堅持線上和線下相互貫通,建立“互聯網+”育人模式,實現線上、線下育人融合。
建設協同育人聯合體。堅持學校、醫院、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學校與醫院協同,利用校際交流、醫院實習等進行育人。學校與社會協同,開拓校外志愿服務基地、健康事業實踐基地等,吸納社會優質資源參與育人。學校與家庭協同,以評選“最美家庭”“智慧家長”等途徑,弘揚優良家教家風,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建設“管—教—學—評—建”聯動共同體。學校將全環境育人納入發展規劃,強化組織和制度保障。加強管理,以科學管理促進教學提質創優、確保學生成長有保障。科學評價,健全思政工作測評體系,將測評結果納入教職工考核內容。夯實黨建基礎,堅持黨建引領,凝聚教育合力,提升育人實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新時代新起點,濰坊醫學院將繼續秉承“厚德載醫,鑄魂育人”理念,守正創新,篤行致遠,真正打造獨具醫學特色、有更大影響力的育人品牌,培養一代又一代“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的新時代卓越醫學人才。
(朱宏晉 李篤武 譚德紅 楊海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