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被光照耀的我們,也能成為光!”

來源:人民政協報

作者:

2023-03-09 10:10:03

原標題:“被光照耀的我們,也能成為光!”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被光照耀的我們,也能成為光!”

來源:人民政協報

“被光照耀的我們,也能成為光照耀別人,被別人需要。”首場“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理事楊洋說到這里,聲音有些哽咽,也讓聽眾為之動容。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但她特別的發音、動情的講述,像一束溫暖的陽光,將自己履職過程中溫暖人心的力量照進了很多人心中。

楊洋患有重度聽力障礙,是康復醫療和融合教育的受益者。“我的每個求學階段,都經歷了從不收到試讀的過程,因為聽不見、聽不清,上課時我就盯著老師看,久而久之我學會了看口型。”楊洋說,成為一名殘疾人工作者后,她開始佩戴助聽器,后來又植入了人工耳蝸,接聽電話的難題也在3年前得到解決。

“得益于國家對殘障人士教育、就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以及科技的進步,讓我們實現了心中想要成為的自己。”楊洋動情地告訴記者,如今我國聽障人士中有兩位博士后、近20位博士,有的還去往海外留學。

“但是還有些成年聽障朋友沒有那么幸運。”楊洋介紹道,目前我國人工耳蝸植入只對兒童有優惠政策,超過18歲的聽力殘疾人植入人工耳蝸需要完全自費。而國產人工耳蝸費用約為7萬~8萬元,進口人工耳蝸平均費用在15萬~20萬元,且后續配件費用相對高昂,“這對大多數做了人工耳蝸的聽力殘疾人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經濟負擔。”

“對于重度和極重度聽障者,人工耳蝸是目前世界公認唯一有效幫助恢復聽覺的裝置,能有效提升該群體的生活質量。”調研中,楊洋見到過很多被聽力障礙困住的中青年人。“很多人在小時候聽力受損并不嚴重,等需要做人工耳蝸時已經成人。雖然大部分人都想做手術,但經濟條件不允許。聽力障礙沒有解決,又找不到薪資相對高的工作,如此惡性循環,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目前,人工耳蝸已納入安徽新農合與山東職工醫保,且不限品牌和型號。“這給很多重度聽障成年人帶來了希望。”楊洋說,她認識的很多聽障朋友在植入人工耳蝸后,有了更好的工作機會,情緒也隨之好轉,個人和家庭的幸福感、獲得感明顯提升。

今年兩會,楊洋帶來了《關于成人人工耳蝸費用能夠納入(醫保)醫療救助的提案》,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將成年聽力殘疾人植入人工耳蝸納入醫保或醫療救助范圍,讓更多成年聽障人士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

“其實很多聽障朋友具備實現社會價值的能力,卻因一個小小的人工耳蝸被擋在了門外。”楊洋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更多聽障朋友都能成為照亮他人的那束光,“我們共同努力,讓社會更加包容、更加美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重塑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品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的...[詳細]
人民政協報 2023-03-09

睦鄰互助養老新模式

兩會前夕,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澤頭鎮北莊村睦鄰互助員陪于云鳳老人(右二)聊天。近年來,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從村干部、黨員和村民代表、網...[詳細]
人民政協報 2023-03-09

在農業強國征程上繪就“泰汶畫卷”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黨中央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部署。作為地處泰山腳下、擁有‘聞名全國汶陽田...[詳細]
農民日報 2023-03-09

期盼把保護黃河古桑樹群納入國家生態補償試點

黃河故道古桑樹群。夏津人經過長期的探索,走出了一條以桑治沙、植桑造林恢復生態之路,鼎盛時期種植面積達5000多公頃,現遺存400多公頃,...[詳細]
農民日報 2023-03-09

讓群眾在家門口“應治盡治”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日前,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詳細]
農民日報 2023-03-09

全過程人民民主和協商匯聚鄉村振興眾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從決戰脫貧攻堅,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代表委員緊密聯...[詳細]
農民日報 2023-03-09

提升效能暖企惠企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日照市市長李在武認為,牽住營商環境這...[詳細]
經濟日報 2023-03-09

增強企業文化軟實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經濟發展和企業管理,有利于培育優秀的企業文化,為人民幸福生活提供更優質的產品...[詳細]
經濟日報 2023-03-09

李湘平代表: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創新發展是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伴隨經濟發展,我國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自主研發能力顯著提升,科技創新對高質量發...[詳細]
中華工商時報 2023-03-09

如何釋放“人才引擎”的澎湃動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人才事業蓬勃發展...[詳細]
光明日報 2023-03-09

打造智能制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 服務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

2021年7月,山東科技職業學院與一批行業龍頭和高新技術企業共建14個特色產業學院揭牌。學院和企業持續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共建高水平專業群...[詳細]
中國青年報 2023-03-09

婚姻大事怎么甩掉高價彩禮包袱

“我走訪調研發現,農村彩禮有的10萬元、有的18萬元,有的甚至30萬元,比較高。”今年,一名來自華北地區農村的全國人大代表帶來了一項關于...[詳細]
中國青年報 2023-03-09

讓政策紅利惠及更多普通青年

專人管理、24小時有人值班,生活家具家電一應俱全……在山東省濟南市,拎包入住的待遇讓青年李姿穎感受到這座城市張開懷抱擁抱青年的誠意。...[詳細]
中國青年報 2023-03-09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