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2023-04-06 09:51:04
原標題:期待地方特色食品呈現新業態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原標題:期待地方特色食品呈現新業態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3月29日,工信部等11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在推廣新業態新模式方面,《指導意見》明確了三點:支持企業鞏固與商超等傳統渠道的合作,加強與大型電商平臺產銷對接,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引導地方特色食品產業與康養、旅游、科普、娛樂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創新業態;將地方特色食品消費元素嵌入夜間經濟、大型商業綜合體等消費場景和載體,打造多元融合消費場景。
將美食與各種渠道、場景、載體對接,為食品行業打開新局面,有人稱之為“美食+”策略。也有人將其歸為“特色經濟”,通過發揮地方優勢,帶動消費復蘇、市場回暖。兩種不同的視角給人以不同的啟發。
換個角度看,地方特色食品相關政策主要由地方出臺,此次《指導意見》作為國家部委出臺的首個聚焦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專項文件,承載著新背景下的新期待——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是我國食品工業重要發展載體和關鍵增長引擎,能夠在助力鄉村振興和實現共同富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指導意見》首次從國家層面明確提出了發展任務:到2025年基本形成“百億龍頭、千億集群、萬億產業”的地方特色食品發展格局,打造一批全國知名地方特色食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小吃工業化典型案例。
推廣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新業態新模式,對于促進三產融合發展,提升食品產業價值鏈具有重要意義。通俗理解具體舉措,一方面要順應線上消費趨勢,讓地方特色食品通過電商平臺走出去;另一方面要加快融合發展,培育“地方特色食品+娛樂/社交/旅游/康養”新模式,實現“1+1>2”的效果。盤點近年來脫穎而出的地方特色食品——青團借助新零售渠道銷往全國各地,跨界營銷讓各種口味“入芯”,深得消費者喜愛;得益于社交媒體的“種草”效應,淄博燒烤成功“出圈”;《狂飆》帶火了廣東腸粉、豬腳(手)面,“美食+社交”“美食+影視作品”將當地的旅游消費活力一同激活。可見,業態模式創新,將引領推動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鏈向高端攀升,向新場景和新賽道延伸,充分釋放產業發展潛力。
此前,不少地方發布地方特色食品團體標準,堅持規模化、標準化發展,引導食品工業做強做優。也要看到,地方特色食品往往在某一特定區域內,借由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形成了穩定的消費群體,在全國范圍知名度卻不高。從區域走向全國,需要加強品牌文化培育和宣傳推廣,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美食+”策略、“特色經濟”,有很大發揮空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