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3-04-24 09:54:04
原標題:傳統文化“牽手”課后服務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傳統文化“牽手”課后服務
來源:中國教育報
“咚咚咚、鏘鏘鏘……”鑼鼓聲在校園中響起。這是近日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古月中學的學生學習、表演中山戰鼓的場景。
近年來,平山縣積極抓好素質教育、落實“雙減”政策,持續打造優質課后服務。連日來,記者走訪石家莊市平山縣的多所學校,看到腰鼓、戰鼓、中醫藥、戲曲、民俗、書法、篆刻等眾多優秀傳統文化走進校園,讓學生的課后服務趣味橫生、多姿多彩。
利用當地豐富的紅色文化、歷史古跡、特色民俗等資源,平山縣教育局與本地中醫藥館、非遺民俗藝術團等組織聯手,通過傳承人登臺授課、特色民俗現場演出、非遺文化集體學習等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切實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全面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同時,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落地生根,滋潤學生心田。
中山戰鼓歷史久遠,源自有“戰國第八雄”之稱的古中山國。當年,在大軍出征、凱旋等重大時刻,古中山國常常擂響戰鼓提振士氣、激發斗志。如今,中山戰鼓逐漸成為當地民眾慶祝重大節日、歡慶豐收的民間性舞蹈表演形式。
位于太行山東麓的古月中學專門邀請中山國王陵文物陳列館專家,現場指導學生練習中山戰鼓,在學習過程中感受“中山戰鼓”的雄渾氣勢。
“下一步,我們會繼續豐富學生們的課后生活,培養他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逼缴娇h古月中學黨支部書記??」庹f。
“柏坡腰鼓”是西柏坡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舞蹈。當地傳承人在原有基礎上結合本地秧歌,創編了如今具有現代氣息的“柏坡腰鼓”。只見西柏坡中學校園內的學生們,在激越歡快的鼓點伴奏下,手中紅絲帶上下翻飛,舞動輕盈的身姿操練著“柏坡腰鼓”,現場不時傳出整齊有力的吶喊聲。
據了解,該縣依托前期試點學校成果,推動“柏坡腰鼓”進校園、進課堂,將其納入必修課程,作為一項重要特色課后服務進行推廣。
“特色課后服務不僅能鍛煉學生的體能,又能培養學生互助互愛、增進他們的友誼,還能有效地培養他們剛健勇武、團結奮進的精神。”平山縣教育局黨組成員商立成介紹,目前全縣中小學已創建了40支100人到150人的特色課后服務柏坡腰鼓隊。
不僅如此,平山縣通過持續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打造出了三汲中學的古中山國泥塑和篆刻、北冶小學的霸王鞭、東回舍小學的漁家樂、大吾小學的踩高蹺、東街一小的戲曲課程等一批特色傳統文化教育品牌。部分學校還以二十四節氣開展農耕實踐活動,在學生們鋤地、播種及管理的農耕過程中感受自然變化,感知天地時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