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西藏:多彩非遺,在保護傳承中創新發展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鵬 裴遜琦

2024-10-17 09:07:10

原標題:西藏:多彩非遺,在保護傳承中創新發展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西藏:多彩非遺,在保護傳承中創新發展

來源:農民日報

萬里雪域,多彩非遺。行走在圣潔西藏,感受到的不僅是大自然的壯美雄偉,更能體驗到別樣的風土人情:青稞酒、酥油茶、鍋莊舞、弦子琴,還有豪邁悠揚的藏戲藏歌。

古老的雪域高原,孕育著燦爛的文化,傳承著諸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雕一琢、一筆一畫、一舞一唱,無不盡顯“藏韻”民族風。而今西藏非遺更是迸發蓬勃活力,綻放無限生機,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猶如雪域高原上的璀璨明珠,散發耀眼光芒。

“唱”出新生活

“唉哈哈哈……”沒有伴奏、沒有音樂,套上艷麗的藏戲服飾,帶上白山羊皮縫制的黃色面具,5歲的旦增曲扎在院子里開始了藏戲表演。略顯蹣跚的腳步、稚嫩的唱腔,旦增曲扎一板一眼地跳著唱著,期間還摔了一跤。在山南市乃東區扎西曲登社區,記者有幸欣賞了一段純真樸實、別樣韻味的扎西雪巴藏戲表演。

“沒人專門教他,都是看我們表演,看得多了自己就開始唱了。”拉巴央宗說。拉巴央宗是旦增曲扎的外婆,今年已經54歲的她從17歲就開始表演扎西雪巴藏戲,她已經是該戲第十一代傳承人。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扎西雪巴藏戲歷史悠久,據介紹,它是所有藏戲的“開場白”,是表演藏戲的“第一個環節”,之后才進入正戲。

藏戲成就村子。扎西雪巴藏戲起源地——扎西曲登社區,也有“藏戲第一村”的美譽。這里房屋外墻的裝飾、路燈上的皮鼓、藏戲面具等都精巧地融入了藏戲元素,更有藏戲研習所和社區大舞臺專門接待游客表演藏戲。近年來,扎西曲登社區依托扎西雪巴藏戲,全力打造“藏戲第一村”,“非遺+旅游”,實現靠非遺增收。“2020年6月以來,社區累計接待游客8.3萬余人次,實現增收708萬元。2023年,民宿、演出、餐飲等收入180余萬元,集體增收35萬元,群眾分紅140余萬元。”昌珠鎮鎮長次仁多吉介紹。這個500多人的社區因藏戲而振興,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萬元。隨著旅游深入開發,現在游客不僅可以欣賞藏戲,還有旺果、鍋莊等文化體驗活動。

“舞”出新天地

在橫斷山脈深處,芒康縣納西民族鄉與四川、云南相連,坐落在奔涌的瀾滄江邊。“茶馬古道”上,悠揚的曲調響起,“古道神韻”弦子舞已在廣場上舞起。

弦子舞藏語叫“蕃諧羌”,“蕃”為藏族,“諧”為歌舞,“羌”為跳。

圍成圓圈,男女各半,男子持弦子,女子著舞袖,隨著鏗鏘的弦子旋律拉響,典雅的舞步邁起,時而圓集,時而散開,時而繞行而舞,富有韻律的舞步配上獨特的民族唱腔,一唱一和、此起彼伏間,人們感受到的是巍峨的達美擁雪山和澎湃的瀾滄江的“古道神韻”氣息。

翩翩起舞間,70歲的澤仁旺堆已經略見汗水。從十五六歲到現在,弦子拉壞一把又一把,他的舞步從未停歇。從家鄉到縣藝術團再回到家鄉,作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他見證了弦子舞的傳承、創新、傳播。“小時候跟著父親學,之前用的音樂都是從新疆、云南傳來的,現在我們自己創作了不少音樂,服飾也有很多新變化。”澤仁旺堆介紹。

在澤仁旺堆手上,記者見到了胡琴,藏語叫“白央”的弦子,是當地農牧民發明的一種二胡,比起其他二胡短且粗。之前窮,澤仁旺堆小時候只有在過年時才有機會跳個十多天。1984年,縣里成立民間藝術團,使他有了施展才藝的舞臺。他融合芒康縣各種弦子舞流派,創新加工,使其成為更具觀賞性、更適合群眾的大眾舞蹈。2015年,村里成立了文藝隊,沒事的時候,澤仁旺堆總是拉著二三十歲的小伙子、小姑娘教他們跳弦子舞。他說,弦子舞已經成了人人能跳,家家歡樂的舞蹈。

古道滄桑、弦子悠揚。走在納西民族鄉,干凈整潔的街道,清新艷麗的藏式民居,繁忙熙攘的商戶,隨處可見三五成群的游客,“看千年鹽田,品加加面,賞弦子舞”,一套非遺串起農文旅融合發展路,吸引眾多游客來領略古樸典雅的“康巴范兒”。

“雕”出新路子

莊嚴肅穆的宮殿寺廟,白墻紅頂的藏式民居是西藏的一大特色。建筑內部多是金碧輝煌的雕梁畫棟,而雕梁畫棟背后是一雕一琢在指尖流轉的技藝。

作為木雕的一個流派——扎囊縣虱雕,也有傳奇的故事:相傳在300多年前,木雕藝人將一粒青稞雕成一只虱子以假亂真,故名虱雕。這是極其精細的手藝活,從選材、平板、構圖,到鏤空、雕刻、描繪,每一步都不容半點失誤。

虱雕工藝園內,“00后”普布次仁正在描繪一件藏式床靠背,精美的圖案、艷麗的配色,一件作品已接近誕生。在虱雕中這算是最簡單的一道工序。家在貢嘎縣江塘鎮的普布次仁來這里快3年了,現在還是學徒,等3年繪畫出師才能學雕刻,這期間吃住全免費,每年有一兩萬元的年底獎金。

身穿白色藏式長衫、帶著一副茶色眼鏡、背著滿是老繭的雙手,已經50多歲的白瑪占堆在各個車間查看徒弟們的工作,不時停下腳步指導兩句或是親自上手示范。從12歲開始學木雕,他已經和木雕打了半輩子交道。

不同于舊西藏虱雕服務于貴族階層,在展廳記者看到更多的是接地氣的創新產品:精雕細琢、色彩斑斕、藏式風格濃郁的組合柜、梳妝臺,在大小、款式、色彩搭配上都可定制。“技藝再精湛,產品也要融入生活才會有市場,虱雕產品除了生活家具,還被高端酒店用于裝飾。目前,一套虱雕家具能賣到幾十萬元甚至更高,每年虱雕產品銷售額有800萬元左右。”白瑪占堆表示,只有滿足現代生活需求,虱雕的路才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寬。

“畫”出新生機

沿著瀾滄江源頭扎曲一路向北,昌都市卡若區嘎瑪溝猶如“世外桃源”,隱匿在深谷茂林間,沁潤著濃郁的藏文化氣息。

陽光斜灑,嘎瑪德勒端坐在院內藏式床上,手拿畫筆描繪著唐卡,神態專注,一筆一畫間勾勒著動靜相宜的歲月。已經92歲的嘎瑪德勒可以說是西藏唐卡界的“活化石”,他見證了嘎瑪嘎赤畫派的發展、變化,從藝80余年至今仍在創作,教過的學生近千名。

一幅唐卡,底稿、涂色、勾線、上色、勾金、點睛工序繁多,需要完全按照比例大小,手工完成,老人現在年齡大了,但勾金、點睛仍大多是自己來做。

“我希望把嘎瑪嘎赤畫派發揚光大,把畫派風格傳承好。”這是嘎瑪德勒老人的心愿。

從之前家族式傳承,到老人不分親疏傾囊相授,再到建唐卡畫院,嘎瑪德勒和外孫丁增平措正一步步實現這個愿望。“2015年我出師,成立了唐卡畫院,已經培養了上百名學生,現在畫院有82個學生,最遠的是山東來的,自己取名字赤列達吉。”丁增平措免費提供教學和食宿,為的是畫派發揚光大,也為更多的人能有一技之長,而嘎瑪德勒每周也會到畫院授課。“唐卡是一種繪畫藝術形式。嘎瑪嘎赤畫派也在創新,畫山水動物,畫家鄉風土人情。”丁增平措說。

創新也體現在畫風和畫面上。仁青郎加是嘎瑪德勒的曾孫輩,25歲的他已經走在開辟唐卡新流派的路上。從7歲開始學畫唐卡,2018年,一次去福建學習的機會,讓他萌生了將唐卡和漆畫結合的想法。漆畫防潮、清潔方便、易保存,風格更靈活,將礦物顏料變成植物大漆和蛋殼鑲嵌,用漆畫語言詮釋唐卡藝術。工作室掛著仁青郎加耗時40天創作的第一幅唐卡漆畫——“指小路尊者”,指出了一條唐卡畫新路。

目前,昌都全市已有4個工作室、200多位唐卡漆畫畫師,去年交易金額超160萬元,仁青郎加今年還計劃成立藝術協會。

雪域高原上文化之花競相盛放,非遺名片正煥發新的活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一碼可查!農產品有了“身份證”

隨著天氣漸涼,遍布山東省青島市各地的葡萄園進入收獲期,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綴滿枝頭,空氣里都散發著香甜的氣息。“葡萄上市銷售時也需...[詳細]
農民日報 2024-10-17

文化沃土涵育文明新風

近年來,山東省曲阜市將文化“兩創”與鄉風文明建設緊密結合,以優秀傳統文化涵育文明鄉風,培育崇德向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婚事新辦、...[詳細]
農民日報 2024-10-17

鄉村光影 鏡見變遷

圖為電影放映員都振明在山東濰坊安丘市的鄉村小學給學生放映電影。在近日安徽省潁上縣開展的中國農民豐收節·鄉村電影周活動中,都振明不僅...[詳細]
農民日報 2024-10-17

喚醒母愛,“事實孤兒”不再孤單

“我拿著掃帚準備打掃房間,他卻一把接了過去,讓我快點休息,說他來掃……”在羅某看來,11歲的兒子小明懂事得讓人心疼。更讓她心疼的是,...[詳細]
檢察日報 2024-10-17

我國向平臺企業開放信用監管數據試點

本報訊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數據局聯合印發《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數據局關于開展向平臺企業開放信用監管數據試點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詳細]
人民政協報 2024-10-17

豐收果實“顆粒歸倉”

科技日報訊10月15日,位于青島萊西的青島市綠色增糧先行區種植基地內,玉米收獲機“隆隆”啟動,進行玉米機收作業。青島市農業農村局調度顯...[詳細]
科技日報 2024-10-17

青島自貿片區全國首創 特色經營項目自主標識服務

科技日報訊記者10月15日從青島自貿片區獲悉,由該自貿片區聯合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在全國首創的“特色經營項目自主標識服務新機制”已正式...[詳細]
科技日報 2024-10-17

家電以舊換新工作成效初顯

本報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董蓓從商務部獲悉,8月,商務部等4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家電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對消費者購買2級及以上能效...[詳細]
光明日報 2024-10-17

尋找夏王朝的真容

??1950年代末以來,夏文化探索的熱潮迭起,夏文化成為中國考古學界最關心的重大課題。??2019年,以偃師二里頭遺址考古60年系列學術活動...[詳細]
光明日報 2024-10-17

網絡助力廢品“變現”

??“這是我們開發的廢舊物資處置平臺App。”在位于山東濟南的山東能源集團大樓內,一塊大屏幕上展示的拍賣頁面吸引了記者的目光。??“...[詳細]
光明日報 2024-10-17

“司法利劍”守護藍天碧水凈土

□本報記者宋勝男梁平妮□本報通訊員孟凡學近年來,山東省寧陽縣人民法院始終堅持懲治犯罪與生態修復并重,在依法懲治環境資源犯罪的同時,...[詳細]
法治日報 2024-10-17

定制成長檔案讓“后浪”奔涌向前

□本報記者董凡超□本報見習記者王宇翔“1.01和0.99法則”,山東省泗水縣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辦公室的墻上,張貼著這樣一張醒目標語。”...[詳細]
法治日報 2024-10-17

為年輕人打造“傳統文化魔方”

孩子們在山東省圖書館參與傳統文化體驗山東省圖書館供圖本報記者蘇銳怎樣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表達方式,以更加鮮活的面貌與年輕人對話。...[詳細]
中國文化報 2024-10-17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