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科學幼小銜接 跨越成長之“坡”

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邵婷婷 李錦錦 史俊娟

2024-10-28 10:16:10

原標題:科學幼小銜接 跨越成長之“坡”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科學幼小銜接 跨越成長之“坡”

來源:中國教育報

教育是一個復雜工程,它沒有“建成封頂”的那一刻,也沒有明確的“出廠時間”,這一點在幼小銜接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東關中心幼兒園(以下簡稱“東關園”)是一所有著50余年歷史的幼兒園,早早跳出了以知識儲備為主的學前教育思維。近年來,東關園以幼小銜接為突破口,注重長效、全學段銜接,將學前教育科學化、教研化、體系化,形成了具有可推廣價值的“3+4+N”模式,有效豐富了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實踐,減緩了幼小銜接“坡度”,逐漸走上了內涵式、品牌化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全園教研

用科研的態度研究幼小銜接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幼兒成長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東關園教師團隊用科研的心態來研究幼小銜接,從幼兒的成長規律出發,致力于建立科學的幼小銜接機制,幫助幼兒從身心、社會、生活、學習四方面做好銜接準備,并指向生命的可持續成長。因此,科學的幼小銜接不僅要幫助幼兒從幼兒園平穩過渡到小學,還應關注幼兒后繼的可持續發展。東關園的關注點不止于學前教育,也不止于幼小銜接、小學教育、中學教育,而是關注幼兒生命成長的全過程、自我發展的延續性,為幼兒成長為終身學習者做好多方準備和長期準備。為此,東關園提倡全園教研,不僅要培養“有準備的幼兒”,還要培育“有準備的幼兒園”。

特別是近幾年,東關園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精神,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梳理了四項準備的行動框架,建構了分層分段、菜單式的教師培訓機制。全園還以“如何解決幼小銜接問題,怎樣減緩銜接坡度,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為研究重點,通過專題講座、案例分享、集中研討等多種活動形式,深化對幼小銜接理念的再認識和再研究,形成銜接共識,讓幼小銜接逐漸走向科學化、同步化、生活化、游戲化的“四化”軌道。

東關園聯合濟南市歷下區歷山學校、濟南市歷下區解放路第二小學,以幼兒園教師、小學教師為主體,成立研訓共同體,建立幼小銜接的專題研修平臺,通過機制保障,聚焦共性問題,組織專項研討。同時,東關園還主動進行雙向銜接,積極踐行,開展教學共研活動。例如,東關園教師走進小學課堂,親身感受小學課堂的模式,小學教師觀摩東關園的半日活動并進行研討等,還通過定期入校(園)診斷指導,進行常態化、有針對性的專題學習和研討,確保銜接教育更科學。

在全園教研的氛圍下,具有東關園特色的“3+4+N”模式逐漸成形,這一模式立足小、中、大班三個階段,圍繞幼兒入學所需的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和學習準備四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有效凝聚了家長、幼兒園、小學、社會教育合力,打造出以幼兒為主體的多維度銜接新舉措,讓幼小銜接越來越有效。

開門辦園

用開放的思維對待幼小銜接

在東關園的“3+4+N”模式中,“N”非常重要,它代表了一種開放的教育思維,幼兒園絕不是教師和幼兒封閉的成長樂園,而是園、家、校、社等各方一起經營的教育芳草地。

在協同育人過程中,東關園主動了解家長對幼小銜接的困惑,緩解他們的壓力與焦慮,幫助家長提升科學銜接意識,形成科學銜接教育共識,逐步構建園、家、校、社“制定目標—研究計劃—落實協同—評價反饋—反思調整”的有機協同育人機制,保持各方在育人過程中的一致性,確保幼兒獲得綜合發展與成長。

東關園特別重視家庭對學前教育的影響,搭建了“幼兒園—小學—家庭”信息共享平臺、共研平臺、課程共享平臺,每一個平臺都把家長引入進來。東關園成立的“禾育家長學校”被評為首批“濟南市百所家長學校示范校”“濟南市優秀家長學校”“濟南市中小學(幼兒園)‘百佳家長委員會’”“濟南市家園社協同育人實踐基地”。

以家長學校為主要途徑,東關園的家庭指導教師會發放幼小銜接調查問卷,了解家長所需,圍繞“自我管理、社會適應、學習準備、心理素質”等多個方面內容,錄制幼小銜接專項課程,幫助幼兒了解小學生活,緩解家長焦慮情緒。學校還有針對性地制定幼小銜接專題課程,例如,邀請專家學者進入東關園,開展“如何做好科學的幼小銜接”的專題講座;定期推送家長易理解、可操作的銜接方法,實現家園同頻;針對隔代養育課程,以情景短視頻方式提供幼小銜接小妙招,在根源上逐步更新幼小銜接教育理念,有效配合家長做好幼小銜接。

開門辦園不是把園門敞開,而是思維和心態上的開放,東關園在持續不斷地向內挖掘。比較成功的案例是,幼兒園的課程不是按照成人的想法進行設計,而是主動蹲下身子去,傾聽幼兒的想法,因為幼兒的真實想法就是好的課程資源。

基于幼兒視角,東關園在每學期開展幼小銜接“研學月”活動。從一日生活到課程內容,從環境的轉變到新朋友的相識,東關園打破銜接常規,突破環境界限,多方位、沉浸式地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幼小銜接研學活動,讓愛更有力量,讓銜接更有質量,為幼兒可持續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同時,東關園還會組織開展數月的幼小銜接系列主題活動,從幼兒心中的小學出發,通過學習活動、游戲活動、家庭活動、生活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讓幼兒初步了解小學生活,并愿意做好入學準備。例如,開展幼兒、家長訪談活動,鼓勵家長帶領幼兒去小學采訪小學生,了解小學與幼兒園的區別;邀請小學生走進幼兒園,與幼兒進行交流互動,深入了解什么是課程表、怎樣做眼保健操等;圍繞“課間十分鐘是多久”開展探討實踐活動等。

正是從幼兒的視角出發,東關園堅持以“綠色生態”為辦園特色,打造“陽臺生態園”“草莓種植園”“花箱蔬菜園”“雞兔同籠養殖園”等,以項目探究為主要方式,開發主題式生命科學特色課程。通過開展種植、飼養活動,引導幼兒去觀察、去探索、去勞動,體驗從種植到收獲的幸福。

多年來,東關園深耕科學的沉浸式的學前教育,為學前教育提供了可借鑒的案例——生命不能倍速成長,只有尊重幼兒成長規律,讓他們像竹子一樣一節一節生長,讓教育充滿生命的后勁。

(本文系山東省學前教育學會研究課題“幼小科學銜接機制的構建研究”[課題編號:2023XQJYXH032]階段性成果)

(邵婷婷 李錦錦 史俊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2024年全國青少年禁毒知識競賽總決賽舉行

本報訊記者張晨10月26日,2024年全國青少年禁毒知識競賽總決賽在湖南長沙舉行,來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32支代表隊參...[詳細]
法治日報 2024-10-28

“學研教”一體化 譜寫教師專業發展新篇章

從精心設計的新課程專題培訓到精準聚焦的學科組靶向研修,從教研活動中的“問題導向”到暑期教師“共讀好書”,從創新構建的多元課堂模型到...[詳細]
中國教育報 2024-10-28

武動青春

弓步沖拳、仆步穿掌、馬步……早晨6點50分,曙光初照,在齊魯師范學院的田徑場上,千余名大一新生整齊列隊,開啟了武術課程的學習。”該校...[詳細]
中國教育報 2024-10-28

傳統文化今潮 校園課堂新風

“滕州古為‘三國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孕育了距今7500年的北辛文化,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師魯班故里……”近日,在山東省滕州市博物館...[詳細]
中國教育報 2024-10-28

推進教育數字化 推動傳統專業轉型升級

近日,第十五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全國總決賽落下帷幕,濟南大學參賽學生獲得全國一等獎5項、二等獎21項、三等獎19項、...[詳細]
中國教育報 2024-10-28

林崗: 探索藝術的真誠表達

李垚辰靜靜的黃河32.8×47.5厘米1963年林崗林崗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油畫家,他的人生、藝術發展始終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難得的是,他能不...[詳細]
中國文化報 2024-10-28

每天,從晨曦初露到夜幕低垂

由此聯想到我曾身處山林、與大自然為伴的那段日子,故事還要從2008年說起。”2010年夏天,伴隨著隊長的一聲驚呼,我從睡夢中驚醒,原來是來...[詳細]
中國稅務報 2024-10-28

以展為媒吸引八方英才 16市人才生態展正式開展

10月27日,以“人才引領創新開放賦能發展”為主題的16市人才生態展在山東大廈會議中心正式開展。此次人才生態展,作為第三屆山東人才創新發...[詳細]
中國日報網 2024-10-28

臨朐著力優化非現場執法模式

◆王蕾山東省濰坊市生態環境局臨朐分局積極探索非現場執法監管新模式,以科技賦能環保,突出發揮好生態環境執法鐵軍作用,為濰坊生態環境保...[詳細]
中國環境報 2024-10-28

寧陽管控露天焚燒有了新技術

本報記者董若義通訊員秦冰張強泰安報道“有了這個系統,哪里有煙霧,哪里發生火情,電腦上都會自動彈窗報警,便于我們第一時間安排網格員前...[詳細]
中國環境報 2024-10-28

“三訪三察”讓關愛精準有序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姚建在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臥虎山小學就讀的小志同時擁有家里、學校、社區的三位“媽媽”。小志很小就失去父親,母親...[詳細]
中國婦女報 2024-10-28

傳承歷史文化 打造美麗新城(金臺視線·關注城市更新·人文篇)

編輯同志 歷史文化資源是一座城市鮮明的印記。一些地方在城市更新改造過程中,老建筑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單調的街道、相似的高樓大廈、千...[詳細]
人民日報 2024-10-28

文旅出圈是個系統工程

近年來,淄博燒烤、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天水麻辣燙等文旅亮點頻頻出圈,不少傳統旅游城市也從中“取經”,紛紛探索旅游業新打法。世界級文旅...[詳細]
經濟日報 2024-10-28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