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2024-10-30 15:32:10
原標題:防控肥胖 孩子們成了受益者
來源:健康報
原標題:防控肥胖 孩子們成了受益者
來源:健康報
□ 本報記者 段夢蘭
從合理膳食、充足睡眠,到走到戶外、走進陽光,越來越多人認識到體重管理對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性。近日,記者采訪發現,許多孩子已從體重管理中獲益,養成了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吃動平衡
15時40分,下午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到了,下課鈴聲準時響起。不到兩分鐘,在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懷柔分校教學樓北側花園的空地上,已有一群孩子在陽光下活動。有的孩子正準備自己跳繩,有的孩子結伴排著隊準備跳長繩,還有的孩子正從教學樓中說說笑笑走出來。
“喜歡和同學們一起在外面玩。”今年讀四年級的李紫正笑起來眼睛彎彎的。
早上在家吃完家長精心搭配的早餐后來到學校,先在操場上活動活動再去學習;課間在外邊跑一跑、跳一跳,其間還有酸奶或水果加餐;中午,學校食堂的飯菜營養均衡又可口;放學回家后,每天晚上還要和媽媽一起比賽跳繩……李紫正的生活充實且健康。
“很享受和孩子一起運動的時間,我們也收獲很大。”正逢家長會,記者見到了李紫正的媽媽。她表示,孩子上小學前,家里人不太了解體重管理的重要性,也意識不到肥胖可能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入學后,老師們的詳細介紹和幾場健康知識講座徹底改變了她和家人的想法。
“以前李紫正胖嘟嘟的,很可愛。但在了解了可能產生的健康問題后,我們還是決定和她一起行動起來。”李紫正媽媽說。于是,在學校老師和專家的指導和幫助下,家里人開始學會為李紫正精心搭配每一頓飯,有意識地帶她參加各種戶外活動,并且堅持一起運動打卡、定期關注體重、保持充足睡眠。幾年下來,李紫正的體重一直控制得很好。
“特別感謝學校的幫助。不過,學校老師說得再多,請來開講座的專家再好,也需要我們家長配合,更得孩子自己用心。”在李紫正媽媽看來,孩子能保持健康快樂,就是家長最大的心愿。
今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6個部門聯合印發《“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其中就學生體重管理提出明確要求。今年7月,國家疾控局、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和體育總局聯合發布《中小學生超重肥胖公共衛生綜合防控技術導則》,通過科學、系統的綜合防控措施有效預防和控制中小學生超重肥胖的發生發展。
更多變化發生在校園里、家庭里。一次次家校對話,一場場與合理膳食、科學運動、充足睡眠相關的健康知識講座,一份份資料手冊和油壺、鹽勺等工具包,都為孩子們的茁壯成長保駕護航。
主動變化
15歲的劉林(化名)就讀于山東省青島市某中學,他的變化更大一些。
劉林想要瘦下來的念頭來源于很多方面。正值青春期,盡管同學們都很友善,但肥胖的身形仍令劉林偶爾感到抬不起頭。2023年春季入學體檢時,劉林被查出一些身體指標異常,為此家長還帶他去過醫院。
“我聽老師們說了一些健康鍛煉的方法,突然有一天覺得,要不出去跑步試試吧。”劉林笑著說,“多虧了爸爸最開始一直陪著我跑步,每天督促我,大冬天也把我從被窩里拉起來。”
這一跑就是一年多。在保持每天跑步的同時,劉林每周末還嘗試騎行、游泳、登山、打網球等運動。隨著年齡和身高的增長,劉林的體重不增反降,他笑稱自己不僅瘦了,身體健康了,膚色也深了幾個度。
正說著,劉林向記者展示了家長為他準備的晚餐。記者看到一些粗糧米飯、一塊紅薯、6只蝦、一些青菜和豆皮被精心擺放在盤子里。“規律運動后,以前愛吃的炸雞、愛喝的飲料都吸引不了我了。”劉林說,如今自己在生活中更關注的不是新出的零食或游戲,而是周末要和爸爸一起去打卡哪條跑步路線。
劉林爸爸也沒想到,自己和兒子的變化會這么大。盡管曾有過鍛煉習慣,但最近幾年由于各種原因,他還是胖了不少,甚至查出了中度脂肪肝,也較少有時間能帶著兒子一起運動。直到兒子主動提出想跑步鍛煉,這令他突然意識到,該改變了。“首先,我要以身作則,每天帶著兒子一起運動,跑得比他更好,才能給他信心和動力。其次,我和孩子媽媽也盡最大可能給孩子提供更好的飲食和生活保障。”劉林爸爸直言,“孩子的變化,和家長息息相關。”
“兒子中午在學校吃,我們每天都能收到老師發來的午餐照片,營養很豐富。”劉林爸爸告訴記者,孩子的早餐和晚餐,家人會搭配營養健康且孩子愛吃的食物。劉林爸爸還和附近小區想帶著孩子一起減肥的家長組建了一個社區運動社團,家長們每天分享自家孩子的食譜,約著一起運動。
共同努力
為了促進兒童青少年的體重管理,專業機構、學校、家長、學生正在付出共同的努力。
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懷柔分校校長張偉鋒告訴記者,該校近年來一直實行“零點體育”鍛煉活動。“由班主任、體育教師與任課教師一起組織學生在早上上課前參加體育活動。”張偉鋒介紹,在幾十分鐘的活動時間里,孩子們聚在操場上,利用羊角球、八角環、輪胎、繩梯等進行鍛煉,共同喚醒美好的一天。除此之外,每天的大課間,學校也會組織學生開展體育活動。
從今年秋季起,北京市的義務教育學校對課間安排作出整體統籌優化,原則上落實15分鐘課間時長,引導師生走出教室、走進陽光。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因地、因校制宜對課間安排進行自主優化調整。
記者走訪看到,課間時長延長5分鐘后,一些學校為學生們開展戶外活動提供更多保障。北京市東城區黑芝麻胡同小學結合學生年齡特點,以班級為單位設計多種形式的課間活動,包括體育游戲、益智活動、社交互動等。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學為學生們提供諸如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各種球類運動,以及象棋、投壺等活動。
“課間時長延長后,孩子們可以更從容地安排活動時間,我們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場地和器材。越來越多的孩子來到戶外活動,達到了科學鍛煉、寓教于樂的目的。”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懷柔分校德育副校長邢桂伶告訴記者,不僅為了實現體重管理,更希望運動健身的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讓孩子們終身受益。
這些年,學生在校就餐率不斷提升。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相關專家介紹,科學合理的學校供餐能夠有效防控中小學生超重肥胖和營養不良,改善其營養狀況,促進體能和智力發育,培養中小學生的營養健康意識。記者了解到,許多學校正在不斷提升學校供餐的科學性,在專業機構指導下提供更營養健康的餐食,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營養健康氛圍,并引入更多信息化設備和軟硬件,對學生食譜進行營養分析、智慧管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