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4-12-03 09:10:12
原標題:“小飯碗”里的“大民生”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小飯碗”里的“大民生”
來源:人民政協報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作為老年人關心的“關鍵小事”,老年助餐服務也是事關千家萬戶的民生實事。日前,青島市政協以“科學謀劃 精準施策 推動老年助餐服務持續發展”為主題開展協商,聚焦“讓老人吃飽吃好”展開討論。
據青島市民政局副局長魯晨介紹,青島是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城市。解決好居家老年人“一餐熱飯”問題,既是廣大老年人的熱切期盼,也是行動不便、無人照料老年人的剛性需求。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已建成老年助餐機構1392家,服務老年人28.7萬人,累計提供助餐服務1627萬人次。
“不過我們非常清楚,對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當前助餐工作還存在不少短板弱項,需要社會各界多關心支持,希望各位委員、專家多提寶貴意見,我們一定認真傾聽,改進工作。”魯晨說。
“走訪調研發現有一些老年人反映,部分區域老年助餐機構位置偏僻,步行前往不便。還有一些助餐機構面積較小,影響了就餐體驗。”李光全委員直言老舊小區老年助餐機構選址難問題。
李光全建議從兩方面入手:對建成時間較長、空間資源有限的老舊小區,在城市更新中通過改造、新建的方式增加配套用房;對配套用房布局分散的小區,通過政策引導,采用置換、出租等方式整合既有資源,提高配套用房的易用性。
在九三學社青島市委會經濟專委會副主任丁冬看來,相比分布不均、密度不足,老年助餐設施社區居民知曉度低、指向系統不清更加影響老年人的使用體驗。“不久前,我去了幾個社區,發現都按要求建設了老年助餐設施,但不少社區居民不了解。一些老年助餐設施標識也不清晰,門口只寫著社區服務中心,沒有突出老年助餐這一主要功能。”
丁冬建議,有關部門完善老年助餐機構標識系統,在社區主要道路上設置導向牌;在老年助餐設施門頭設置獨立、便于識別的標識。“有關部門還可以為老年助餐設施設計獨立的LOGO。”
“農村地區的助餐工作也不能忽視。與城市老年人相比,部分農村地區老年人居住分散、支付能力較弱,經營主體運營意愿不強。”劉笑蕾委員建議,農村地區發展老年助餐服務要充分發揮農村黨支部凝聚力強、聯系廣泛的優勢,通過村集體收入支持、發動鄉賢捐贈等方式,補齊資金缺口,保障農村助餐機構可持續發展運營。
“‘小飯碗’里裝著‘大民生’。剛才各位委員和專家就如何提升老年助餐服務品質提出了真知灼見,為我們做好相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將深入貫徹有關發展老年助餐服務的重要指示精神,實施養老服務優化提升三年行動,以更加扎實有效的舉措推動老年助餐服務健康持續發展。”魯晨表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