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深化道德與法治教學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張汝水

2025-01-17 09:44:01

原標題:深化道德與法治教學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深化道德與法治教學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山東省濟寧市明珠中心小學一直注重把道德與法治教育作為學校學科教學的重點來抓,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形成辯證思維能力,全面、多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讓學生在多樣的教學活動中“樂學、善學、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以該學科為引領,厚植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推動學校的課堂改革創新。

聯系學生生活實際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道德與法治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學科,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為此,學校教師在教學中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生活化教學,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生活化教學包括生活化課堂的打造和生活化作業的設計。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沒有固定模式,但有著豐富而多樣的方法和策略。

結合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特點,學校積極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確保更加有效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離不開教師用心觀察生活、體悟生活,搜集生活中的課程資源,找到知識與生活情境的契合點,創設出真實而有意義的教學情境。例如,依據課標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學校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導入環節尋找與學生生活緊密結合的話題、問題或現象作為切入點導入新課。很多內容都注重貼近學生生活的主題。在一年級的“開學第一課”中,教師在課程開始時祝賀學生順利成為一名小學生,并向學生提問:“進入小學后,你有哪些期待和困惑?”引出學生如何適應小學生活的問題;在“小小足球賽”一課的設計中,向學生提問:“你喜歡踢足球嗎?你還有其他運動方面的特長和愛好嗎?”這樣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更加注重鍛煉身體,培養體育愛好,促進全面發展。

融“學科+”思維于教研

讓課堂更加立體豐富

2024年以來,明珠中心小學引導教師以系統化思維有機融合學習內容,注重學科之間、學段之間、知識之間的內在關聯,在大單元視域下智慧設計真實情境和學習活動,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原則,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對知識的學習與運用,整體實現提升素養的育人目標。教師根據學習內容的關聯性,對學習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重組、融合,使學習內容之間既相互借力、互相促進,又避免重復與交叉,提升教學效果。

在四年級的“音+體”融合課中,教師將音樂課歌曲《小小足球賽》與體育課足球技能訓練相融合,音樂體育互融互促,互慧互美,一節課完成了兩節課的學習任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童心塑黨史”活動中,教師將道德與法治學科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百年追夢,復興中華”、語文學科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愛國主題,以及美術學科的彩塑技法相融合,在道德與法治教師的指導下,全校學生歷時一個月,通過有趣的“讀、寫、畫、查、講、塑”等跨學科活動,創作出了覆蓋中國近當代百余位英雄人物的彩塑作品。這樣充滿智慧的立體融合大課堂,不但全方位實現了學科目標,更有效促進了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上好“開學第一課”

培養學生的拼搏精神

孫穎莎、馬龍、王楚欽,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從學生的口中呼喊出來;巴黎奧運會運動健兒激情拼搏高舉獎杯令億萬中國人驕傲和自豪的場面在學生的眼前展現。

2024年春季學期開學第一天,在濟寧市明珠中心小學“開學第一課”上,校長以孫穎莎、馬龍等奧運冠軍導入,緊密結合2024年巴黎奧運會等體育盛會,為學生講述奧運健兒激情拼搏的故事,尤其是乒乓球運動員馬龍馳騁賽場20余年,永不言敗、堅持到底的故事,引導學生做身體壯、心智強的人,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通過精彩的“開學第一課”,進一步培養了學生敢于拼搏、永不放棄的意志品質,使學生認識到競技體育不僅是技術上的比拼,也是精神和意志的比拼,是團結一致力量的展現,培養學生永不服輸、持續奮斗的拼搏精神和勇于承擔責任等優秀品質。

開好學科經驗交流會

讓道德與法治課堂真正“活”起來

學校要求道德與法治課教師要有廣闊的知識視野,近3年,學校在每學期開學前,都會舉辦學科經驗交流會,組織骨干教師進行交流分享,通過生動的案例、精彩的課堂展示,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如何將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全體道德與法治課教師深受啟發。與此同時,在課堂上,鼓勵教師將國內外時事熱點引入教學中,讓學生擁有更廣闊的視野,提升對時政的分析能力,從而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

在講授四年級“當沖突發生”這一課時,教師通過“心靈信箱”、情景劇、小實驗等豐富多樣的手段進行教學,不僅達到了教學目的,更是和學生進行了一場心與心的交流;在講授五年級“自力更生揚眉吐氣”這一課時,教師通過設置情境,將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然地融入到課程中,巧妙地引導學生用理想之光照亮奮斗之路、用信仰之力開創美好未來。此外,學校還組織骨干教師對課程進行點評,并以《如何準備一節道德與法治優質課》為題舉辦講座,從備課、磨課兩方面細致地講解了準備一節好課的步驟和具體做法。幫助每一名道德與法治課教師提升教學能力,成為“眼中有光、腳下有印”的教育踐行者,打造道德與法治課堂教育教學新生態。

經過近年來的探索與實踐,全校學生的綜合素質明顯提升,2024年11月,在學校組織的科學、道德與法治、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教學素養展示現場,學生展現出了非凡的激情和創造力。尤其是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他們表達了對道德倫理和社會責任重要性的理解,展現出了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素養。與此同時,在體育課堂展示環節,學生展現出了整齊劃一的隊形隊列,動作規范標準,充分彰顯了體育課堂的教學成果和“開學第一課”對于學生專業素養的促進作用。

未來,濟寧市明珠中心小學將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推動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繼續開展“深化道德與法治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探索,把“育全人”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各環節,緊緊抓住課程中的關鍵內容和環節,引導教師保持充沛不怠的工作激情,發揚奮勇拼搏的進取精神,推動學校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再上新臺階,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張汝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穩投資穩經濟 地方債發行大幕開啟

數據顯示,截至1月16日,各地已發行和計劃將發行的地方債合計5136.86億元,超過去年1月3844.5億元的發行量●本報記者歐陽劍環近日,青島、...[詳細]
中國證券報 2025-01-17

山東齊村鎮生態農業“錢”景好

本報訊寒冬時節,走進位于山東省棗莊市齊村鎮前良村的裕豐果蔬菜采摘園,一排排白色的大棚蔚為壯觀,棚外寒氣逼人,棚內溫暖如春。草莓大棚...[詳細]
中國環境報 2025-01-17

凜凜清風思云莊

家風傳承勤儉起家濟南城北,云錦湖畔,文忠園旁,一座充滿文化韻味的仿古風格庭院——張養浩紀念館正開軒迎客。紀念館系統展示了張養浩的生...[詳細]
中國紀檢監察報 2025-01-17

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多項指標提前完成

□本報記者張維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知識產權強國建設邁出新的堅實步伐。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475.6萬件,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個突破400萬件...[詳細]
法治日報 2025-01-17

一朵牡丹花 致富“金鑰匙”

本報記者劉源隆2025年剛開年,電視劇《國色芳華》引發收視熱潮。在電視劇的帶動下,劇中高度還原的唐代妝容、唐代服飾、胡旋舞等中華優秀傳...[詳細]
中國文化報 2025-01-17

這個鄉,家家都有文藝能人

張建友通訊員王穎小年夜廣場舞會演、大年初一秧歌拜年、正月十五元宵燈會……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木蘭縣吉興鄉雖然只有2.6萬人口...[詳細]
中國文化報 2025-01-17

服務“沉下去” 幸福感“提上來”

本報記者孫叢叢群眾歌會、非遺晚會、百姓“村晚”……新年伊始,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各類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通過演出...[詳細]
中國文化報 2025-01-17

一陣歡喜熱鬧 一份傳承信心

濰坊非遺春晚上展演的地方劇種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圖本報記者蘇銳2025濰坊非遺春晚“何以濰坊”1月4日晚亮相濰坊大劇院。她是濰坊市諸城市...[詳細]
中國文化報 2025-01-17

為千萬外賣騎手撐起“權益傘”

推動“算法向善”、補齊權益保障短板……為千萬外賣騎手撐起“權益傘”稿件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民生直通車戴著頭盔、身著工裝,穿行在大街小...[詳細]
新華每日電訊 2025-01-17

手機等數碼產品迎來“購新補貼”

日前,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5部門印發《手機、平板、智能手表購新補貼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3類數碼...[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5-01-17

《坪水相逢》譜寫坪水畬族村奮斗故事

1月10日,2024年華東地區暨全國部分省市微短劇微視頻作品大賽頒獎名單公布,微電影《坪水相逢》斬獲大賽故事片一等獎,導演吳少華榮獲最佳...[詳細]
中國婦女報 2025-01-17

指尖創出“致富路” 巧手鉤出“向陽花”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姚建“今天我們來學習梨花的鉤織方法……”臨近春節,在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巾幗“美麗工坊”的教室里,鉤織老師正在...[詳細]
中國婦女報 2025-01-17

綜合施策增加農民收入

2025年伊始,河南、湖南、山東等地部署通過推動特色種植、發展特色產業等方式,努力增加農民收入。農民收入的穩步增長,關系到廣大農民的切...[詳細]
經濟日報 2025-01-17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