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新華每日電訊》點贊東營黃河三角洲生態建設:在黃河與海洋碰撞處聆聽和諧共生交響曲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

2025-04-09 07:52:04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9日訊 今日出版的《新華每日電訊》在第6版,以《在黃河與海洋碰撞處聆聽和諧共生交響曲》為題,點贊東營黃河三角洲生態建設。文章提到,在這里,黃河與海洋碰撞,從泥沙沉淀到候鳥振翅,從油田的綠色轉身到海上光伏的藍色夢想,奏響了人與自然、城市與生態、發展與綠色和諧共生的交響曲。

以下為文章全文:

在渤海灣的北端,黃河裹挾著泥沙奔涌入海,年復一年地書寫著滄海桑田的故事。黃河三角洲是我國最年輕的濕地之一,也是國際候鳥遷徙的重要中轉站。

在這里,黃河與海洋碰撞,從泥沙沉淀到候鳥振翅,從油田的綠色轉身到海上光伏的藍色夢想,奏響了人與自然、城市與生態、發展與綠色和諧共生的交響曲。

濕地演變的生態密碼

在黃河入海口的碼頭上船,乘船一個小時左右就能到達河海交匯處。渾黃的河水裹挾著泥沙,和藍色的海水相互沖擊,形成一條涇渭分明的分界線,成為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標志性景觀。

黃河含沙量大,素有“一碗水半碗沙”之稱,泥沙在入海口淤積成陸,且面積不斷擴大。“剛才我們上船的碼頭,30多年前還是一片汪洋。”老船長張武遠說。

作為退海之地,黃河三角洲大部分地區成陸時間短,土地鹽堿、植被少,生態環境脆弱。當黃河水沙量不足或斷流,大海會步步緊逼,蠶食著新生的脆弱土地;只有黃河水豐沙足,才能逼退海浪對土地的侵蝕。

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水沙協調對黃河安瀾至關重要,更是保障黃河生態健康的重要因素。

1999年起,黃河水利委員會正式實施黃河水量統一調度,黃河實現連續25年不斷流。充裕的淡水有效改善了土壤鹽漬化現象,植物生存環境持續改善。

“過去幾年,光板地逐漸長出了鹽地堿蓬、蘆葦、檉柳。有了植被,就有了生機和希望。”黃河口管理站高級工程師張希濤說。

春分前后,保護區對3萬余畝鹽地堿蓬進行了補種,并在適合區域新播種5000畝。保護區管委會規劃建設科負責人周立城介紹,這些區域曾被外來有害物種互花米草侵占,變成“綠色荒漠”。而如今,在岸邊放眼望去,綠色的互花米草已不見蹤影,灘涂上生長出紅色的鹽地堿蓬,逐漸成為眾多水鳥的棲息地和覓食區。

周立城介紹,保護區協同推進互花米草治理、鹽地堿蓬修復、海草床修復和底棲生物增殖四大工程,互花米草清除率達到99%。截至目前累計退耕還濕、退養還灘7.25萬畝,濕地面積增加188平方公里,增長了12.3%。

因地制宜的濕地保護修復工程,提升了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筑起了黃河三角洲生態安全屏障。據悉,目前保護區內共擁有種子植物685種,野生動物1633種,鳥類種類由1992年建區時的187種增加到現在的374種。

城市文明深植于自然肌理

2024年7月,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黃河口候鳥棲息地位列其中,成為山東首個世界自然遺產地。每年,數百萬只候鳥跨越千山萬水,在遼闊的黃渤海之濱找到棲息之所。

東營明潭公園安保員李連開清楚地記得,去年11月8日下午4時許,他在停車場執勤,一只顯眼的白色大鳥忽然飛進視野,落在幾米之外的大柳樹上,震得柳枝上下搖晃。

這只鳥有些不尋常——嘴巴又尖又長,面部鮮紅,腿上還系著綠色標識。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科研中心博士王安東帶著一沓關于“保護朱鹮”的科普單頁急匆匆趕來,李連開這才想起,這就是他常在電視新聞里看到的“鳥中大熊貓”朱鹮。

王安東說,朱鹮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只編號為“159”的朱鹮于2024年10月野化放歸,在保護區附近的一片樹林停留了幾天,隨后來到明潭公園“安家落戶”。

明潭公園環境安靜,種植著大量水生植物,生長著櫻花、玉蘭、海棠等40多種喬灌木。迂回曲折的林中小徑、高低起伏的山坡綠地,使這里成為一座“天然氧吧”,適合朱鹮夜宿棲息,也能滿足覓食需要。

剛剛過去的冬天里,李連開和同事,以及許多市民熱情提供食物,幫助它過冬。如今,159號朱鹮已經成為遠近矚目的“明星”。李連開常隨身攜帶科普圖冊,向慕名而來的游客普及保護朱鹮的知識。

朱鹮在城市公園安居,得益于東營“濕地潤城、綠道連城、公園融城”的實踐。東營市在積極推進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加強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的同時,加大力度保護城市濕地。如今,作為“國際濕地城市”的東營,濕地率達41.6%。

漫步東營,黃河文化公園、清風湖濕地公園等景觀串聯成網。為了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觀賞濕地、享受其中,東營圍繞濕地修復保護,打造濕地特色片區和濕地特色景觀帶,建成各類城市公園316處,全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5.84平方米,城市空間疏密有致,生態、游憩等公共空間有機融入,基本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生態與經濟雙向奔赴

路上看不到油點、聞不到異味、聽不到噪音,到處是濃濃樹蔭和陣陣鳥語,鴨子漫游在湖水中……在廣利河森林濕地公園,若不是看到一臺臺橘紅色的抽油機,很難想象到這里藏著284口油水井,擔負著每年26.7萬噸的原油生產任務,是一片已經開發了9年多的采油區。

“在公園里采油,要求太嚴格了,圍欄上都不能有一絲油污。”在勝利油田工作了30多年的王德華說。嚴苛標準帶來的改變顯而易見。“以前,衣服和頭發上總有又黑又黏的油污,用肥皂都洗不干凈。”而如今,工服上難見一點油污,作業設備、圍欄也都干干凈凈。

“綠色發展的理念扎根在每位員工心中,也得益于生產設備和技術的提升。”勝利油田現河采油廠六戶管理區黨總支書記彭明福說。10.7公里長的管線被逐一加厚,厚度從4.5毫米增至8毫米;轟鳴的抽油機換裝低噪設備后集體“靜音”;水處理系統將生產采出水進行凈化,再循環回注地下……勝利油田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推動綠色發展融入勘探開發全過程,讓老油田走出“高顏值”綠色發展之路。

在距離墾利海岸8公里的廣袤海洋上,去年11月,國家能源集團國華投資山東墾利100萬千瓦海上光伏發電項目首批光伏組件正式并網發電。項目經理張澤成介紹,整個電站占地面積1.83萬畝,預計每年可向電網提供約18億度電量,可節約標準煤近50.38萬噸。

“我們進行了多輪評估,確保項目建設不損害黃河口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完整性,不對黃河口生態系統及生物物種多樣性產生影響。”張澤成說,項目運行不需要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煙塵等有害物質。

“我們正在探索開展‘上可發電、下可養殖’的‘漁光一體’新模式。”張澤成介紹。光伏電站建成后,樁基作為一種人為放置于海底環境的構造物將形成人工漁礁效應,加快水中營養物質循環流動,改善附近海域魚群覓食條件;光伏組件可減少太陽光對海水的輻射,避免高溫導致貝類大量死亡。

據悉,2024年,東營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301個投資500萬元以上設備更新和技改項目順利實施,預計全年海洋生產總值達到1200億元。海上風電裝備、鋰電基礎材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正在東營這片熱土上蓬勃發展,黃河入海口多元共生的故事將繼續書寫。

[責任編輯:李凱豐 王全 楊本敬 郭常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42.195公里的濟寧閃耀——2025濟寧馬拉松激情開跑

42.195公里的濟寧閃耀——2025濟寧馬拉松激情開跑

4月6日上午7時30分,濟寧銀行·2025濟寧馬拉松在濟寧體育館南門鳴槍開跑,這場賽事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近2萬名馬拉松愛好者參加,共同用腳...[詳細]
央廣網山東頻道 2025-04-09

全省文化和旅游資源開發工作會暨2025“鄉村好時節·游購鄉村”主題年啟動儀式舉辦

4月2日,全省文化和旅游資源開發工作會在聊城冠縣召開。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少華出席會議并講話,煙臺、濰坊、濟寧、臨沂、聊...[詳細]
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5-04-08

“節氣+文旅”為旅游市場注入新動能

●本報記者李嬡嬡今年清明節假期,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顯著增長,各地推出形式多樣的文旅產品,為旅游市場注入新動能、新活力。4月7日,...[詳細]
中國證券報 2025-04-08

從“健康習慣”到“成長基因”

“健康習慣‘五個一’行動實施一年來,校園生態發生了顯著變化 學生健康指標持續向好,體質測試優良率提高5%,近視率下降3%;學風持續優化...[詳細]
中國教育報 2025-04-08

構建智能驅動的精準教學體系

長期以來,受制于人工評價的低效性與經驗判斷的局限性,區域教育質量提升面臨學情數據碎片化、評價反饋滯后化、教學干預粗放化等現實瓶頸。...[詳細]
中國教育報 2025-04-08

青島稅務等部門向學校贈送稅法圖文手冊

本報訊近期,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稅務局聯合青島市教育局、財政部青島監管局、青島市財政局、青島海關等部門,聯合向中小學校教師、稅收普法...[詳細]
中國稅務報 2025-04-08

中國農業農村部—CABI生物安全聯合實驗室技術咨詢組會議舉辦

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和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東亞與東南亞中心共同主辦的2025年度中國農業農村部-CABI生物安全聯合實驗室技...[詳細]
農民日報 2025-04-08

2025年全國蘋果主產區花期凍害預警分析發布

本報訊目前,我國北方蘋果主產區已由南至北依次進入花期。日前,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發布2025年全國蘋果主產區花期凍害預警分析。分析指出,...[詳細]
農民日報 2025-04-08

守好春耕安全線 繪就鄉村新“楓”景

一年之計在于春,當下正值春耕春種的關鍵時期。連日來,山東各地公安民警走進田間地頭,排查隱患,化解糾紛,打擊坑農害農違法犯罪,一幅警...[詳細]
人民公安報 2025-04-08

推出反詐新模式 護航“千里山海跑”

□崔展魁3月30日上午,威海市公安局反詐中心聯合環翠分局創新推出“運動+普法”的反詐宣傳新模式,在“好運山東”2025環翠千里山海跑賽事鳴...[詳細]
人民公安報 2025-04-08

“警”色相伴 為希望田野注入平安力量

□李增強郭青春日暖陽照著菏澤市魯西新區的鄉間沃野,村民們忙著翻地、施肥,處處充滿著蓬勃生機。為保障春耕生產有序推進,菏澤市公安局魯...[詳細]
人民公安報 2025-04-08

青島邊檢助力外籍騎行團通關

本報訊3月30日,54名韓國籍騎行愛好者搭乘“新金橋5號”客貨班輪,從青島口岸入境。青島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采用一站式查驗模式,僅用30分鐘便...[詳細]
人民公安報 2025-04-08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