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
2017-01-08 14:11:01
央廣網北京1月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國家氣候中心服務首席艾婉秀指出,大氣環境容量低,大氣自凈能力弱等不利氣象條件,是導致近期京津冀地區霾多發重發的主要原因。
艾婉秀介紹,從2016年11月份以來,京津冀平均風速比常年同期平均值偏小,其中11月較常年同期偏小8%,12月偏小19%;小風日數比常年同期平均值偏多,其中11月偏多7%,12月偏多18%。北京的情況更加明顯,北京11月平均風速減小20%,12月減小27%;11月小風日數增加了27%,12月增加35%。
世界氣象組織近期發布的全球氣候狀況指出,2016年為全球有氣象記錄以來氣溫最高的年份。而我國2016年氣溫為歷史第三高,其中12月為歷史最高。艾婉秀指出,在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特別是冬季溫度升高大于夏季,高緯度溫度升高大于低緯度,這樣的侵略就造成高低緯度的溫度差異縮小,不利于冷空氣南下,在缺少冷空氣影響的情況下,造成京津冀地區霧霾天氣增多,大氣擴散的條件就變得非常的差。實際上在國外也出現了比較明顯的霾天氣過程,例如,10月印度新德里、11月伊朗、12月法國、西班牙、韓國首爾等多地均遭遇了嚴重霾天氣過程。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專家劉洪利表示,在排放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重霧和霾天氣主要是氣象因素所導致的。由于全球變暖導致南北溫差減小,這種熱力的變化會使風速變小,大氣自凈能力變弱,大氣環境容量下降。大氣污染排放決定的是平均污染水平,是比較長期的狀態,而霧霾天氣事件主要由天氣條件來驅動的,所以這種霾天氣,去年12月16號到22號這次紅色預警期間以及現在還在持續的霧霾,其主要的原因都是由氣象條件決定。
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副主任張恒德表示,京津冀地區的地形條件也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京津冀地區受山的環繞,會有兩個作用:一是水氣和污染物會往這一帶聚集,即山前堆積效應,會使西邊、北邊來的冷空氣減弱,冷空氣進一步減弱,使風速減小,擴散條件進一步變差。
中央氣象臺預計,1月8日至14日北方地區冷空氣活動頻繁,氣象條件整體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京津冀地區無持續性霧和霾天氣,但是,1月11日前后京津冀地區中南部有輕至中度霾。
昨天下午,北京市代市長蔡奇就近期空氣重污染應急和大氣污染治理工作與媒體、企業、市民代表座談交流。他表示,有些市民說,北京治理霧霾是“人要努力、天要幫忙”,他還要再加一句,“天不幫忙,人更要努力”。“我對持續霧霾天氣給廣大市民生活帶來的影響與不便內心深感不安。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行動是果斷的,措施力度不斷加大,投入也是巨大的。現在看來,治理的效果與中央的要求和市民群眾的期盼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經過這些年的治理,大家都明白,治理霧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對此,我們要足夠的思想準備和耐心。在這個過程中,社會的共識和信心很重要。只要我們團結奮斗,堅持不懈地努力,治霾就一定能成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