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17-03-12 14:44:03
兩會以來,一個名為《人民代表習近平》的短視頻,風靡網絡。他從人民中走來,自稱是“黃土地的兒子”;他到群眾中去,給老人端飯、盤腿和老鄉嘮嗑;他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視頻中講述了一個普通而又特殊的“代表”——習近平——的故事。這是人民的故事,何嘗不是作為人民代表、人大代表的履職故事呢?
每當三月的腳步來臨,春天的空氣里激蕩著民主的回響,散發著履職的味道。同習近平一樣,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肩負著全國13億多人民的囑托來到北京。“兩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大代表替人民代言、為人民發聲的大舞臺,甚至有人說“無履職,不代表”。實際上,人大代表盡職履職的背后,有民主的深意,更有人民的期待,當學“人民代表習近平”。
“無論到哪里,都把群眾的心聲帶著”,這是人大代表履職的樸素表達。就像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劉橋英,作為貴安新區高峰鎮麻郎村黨支部書記,在十年履職中,為民的心沒變,鄉親的生活在越變越好。作為人大代表,多年來,劉橋英一直保持著一個習慣——參加兩會前,她都收拾一個行李箱,里面有她自己掏錢印制的小冊子,上面是外出務工須知和她的手機號碼,帶到北京送給在京打工的鄉親們;有鄉親們加工制作的手工藝品,她帶上四處推廣宣傳;有親手做的家鄉臘肉,送給鄉親們嘗嘗……“‘滿滿’的行李箱,是我‘滿滿’的責任。”劉橋英說。
并不是每位人大代表都能“不辱使命”。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到作為人大代表的職責,就不會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上、不會真正把履職落在實處。一些人會陷入“身份困局”中:有的把人大代表僅僅當成個人的政治榮譽;有的把人大代表當成與權力相連的政治待遇;有的把人大代表當成便于進階的豁免特權……凡此種種,一些“活絡思想”束縛了人大代表,身居代表位、不盡代表責,淪為“花瓶式”代表、“零建議”代表、“不上心”代表等,對一些事關群眾利益的、社會關注度高的問題缺乏必要的履職敏感性。這些,都應該高度警惕。
人大代表應該如何履職,早已不是停留在常識階段的事情了。除了形式上的履職之外,能否在這個過程中,實現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地民情民意相結合,才堪關鍵。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大代表應該常自問:進京來會前,有無多走路、多調查?平日履職時,有無多聯系、多溝通?審議報告時,有無多思考、多建議?提出批評時,有無多辣味、多紅臉?人大代表履職沒有終點,老百姓才會真心說“厲害了,我的人大代表!”
中國兩會在向世界展示制度的優勢,而人大代表就是制度優勢的人格化載體。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指出,要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為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政治制度的優越、政治文明的進步,需要包括人大代表的每個公民參與其中,這樣才能畫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不斷向前的同心圓。(鄭言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