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參考消息網
2017-09-10 15:52:09
英媒稱中國消費金融風險攀升:個人加杠桿比企業更可怕
核心提示:一資深銀行人士指出,“消費金融有過熱的趨勢,今年銀行都靠這個。消費信貸意味著個人加杠桿,但個人加杠桿有時候比企業加杠桿更可怕,企業還可以破產,但個人出問題破壞性更大。”
資料圖:山西太原,銀行工作人員正在清點貨幣。中新社記者 張云 攝
參考消息網9月9日報道 英媒稱,近年來,伴隨居民消費需求日趨擴大、政策支持以及金融科技的驅動,中國消費金融的賽道正變得愈發擁擠。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從市場容量上看消費金融發展空間猶存,但居民杠桿水平較快攀升以及消費信貸無序擴張導致的潛在風險不容忽視,未來監管將進一步升級。
路透社9月7日以《中國消費金融熱的冷思考:或許已到“退燒”時》為題報道稱,業內人士稱,消費金融的發展得益于大數據技術帶來的風控模式創新,但數據本身所存在真實性、有效性等問題,加之市場環境突然變化很可能會導致數據變異,均令消費金融基于大數據的快速擴張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安全。
“消費金融是熱點,但也可能是最大的風險點,”萬家共贏資產管理公司副總陳劍稱,“當很多人往一個領域沖的時候就需要謹慎了。”
另一資深銀行人士亦指出,“消費金融有過熱的趨勢,今年銀行都靠這個。消費信貸意味著個人加杠桿,但個人加杠桿有時候比企業加杠桿更可怕,企業還可以破產,但個人出問題破壞性更大。”
報道稱,消費類信貸無序擴張導致的風險已迫在眉睫。
“現在很多(消費信貸)都是通過現金貸形式去放的,這里面的風險太多了,”一位對消費金融領域頗為熟悉的投行高管稱,“比如現金貸中真正有消費場景的不多,關于其統計和資金流向都不好把握,而且利率也偏高,同時相關機構對現金貸的審核標準也很寬松。”
報道稱,現金貸主要指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的無擔保、無抵押的信用貸款;聯合貸款則主要指非持牌機構找持牌金融機構進行放貸,其存在的問題在于一方面后者是否能遵循自身規則審慎放貸;另一方面,非持牌機構突破了貸款的牌照限制,導致難以監管。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此前發布的《中國消費金融創新報告》指出,2016年末居民消費信貸總量估計在6萬億元左右,約占消費支出的19%;如果按照20%的增速預測,中國消費信貸的規模到2020年可超過12萬億元。
報道稱,萬億級別的發展空間讓市場參與者為之振奮,但實際上消費金融領域已呈現“紅海”特征。業內人士指出,現金貸、聯合貸款等政策出臺只是強監管的第一步,未來還將從機構準入等多個方面進行規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