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7-11-21 16:18:11
新華社石家莊11月21日電 題:“中國綠”的塞罕壩借文明之風續寫新傳奇
新華社記者趙鴻宇
11月下旬的塞罕壩,最低氣溫已接近零下30攝氏度,6級的風不時打到人的臉上,但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的消息讓人們心中充滿了溫暖。
“種下一棵樹就是種下綠色希望,守好一棵樹就是讓希望茁壯成長。”塞罕壩機械林場黨委書記、場長劉海瑩說。經過3代人55年的努力,曾經“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塞罕壩已經變成百萬畝林海。現在,塞罕壩人在繼續種好樹、守好樹的同時要積極走出去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三代人艱苦創業 筑牢生態屏障
塞罕壩機械林場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全場現有職工1965人,總經營面積140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112萬畝,森林覆蓋率80%,林木總蓄積量1012萬立方米。
然而,樹——這種在塞罕壩看似最不缺乏的東西也曾是最缺少的東西。
清朝晚期,為彌補國庫空虛,樹木被大肆砍伐,原始森林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往北是茫茫大漠,往南是京畿重地,西伯利亞寒風長驅直入,內蒙古高原流沙大舉南進。北京被幾大風沙區包圍,來自不同方向的“灌沙”讓首都上空常常灰黃一片。
1962年,369名林場創業者從大江南北毅然走上塞北高原,這支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隊伍,斗天寒、防風沙、吃莜面、喝雪水、住馬架、睡地窖,目睹了自己種植的樹木不到8%的成活率,經歷了剛建好的小片林海先后遭受雨凇災害、干旱災害,無一樹木成活的困境。塞罕壩人面對困難一次次從頭再來,僅僅用了20年就造林96萬畝,一道堅實的生態屏障拔地而起。
之后,第二代、第三代塞罕壩人在繼承前輩傳統基礎上,向更干旱區域、更高海拔地區發起挑戰,通過科學研究、借助外腦等突破了多品種種植、病蟲害防治等難題,并承擔了包括鳥類問題研究等多個科研課題,在新的時代繼續艱苦創業。
現在的塞罕壩,每年可涵養水源、凈化水質1.37億立方米,固碳74.7萬噸,釋放氧氣54.5萬噸,提供的生態服務價值超過了120億元。劉海瑩說,從衛星云圖上看塞罕壩112萬畝人工防護林,就像一只展開雙翅的雄鷹,扼守在內蒙古高原渾善達克沙地南緣,守衛著華北地區的生態安全。
不圖賺更多的錢 只求綠色發展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從2012年開始,林場在經營方面“自斷一臂”,要將以往每年的正常木材砍伐量從15萬立方米調減至9.4萬立方米。木材產業收入占營林收入的比重從66.3%降到40%。
紅線之下,倒逼塞罕壩人開辟了新天地。同樣的樹,賣苗木比賣木材更值錢。幾年時間,近10萬畝綠化苗木基地悄然成型,1800余萬株樹苗可供商業銷售,每年給林場穩定帶來近千萬元收入。
同時,塞罕壩還發展起了旅游業。2016年僅國家森林公園就接待旅游者50萬人次,門票收入4400多萬元。但按照規劃,塞罕壩本可承受100萬人次接待量,讓旅游收入翻番是非常容易的事,他們卻決定嚴格控制入園人數、控制入園時間、控制開發區域、控制占林面積。
塞罕壩一位工作人員稱,過多游客的進入會產生更多垃圾,這對塞罕壩的生態建設是一種挑戰,因此林場在號召大家文明旅游的同時,多年沒有新批過旅游項目用地,也沒有增加過酒店床位等。
一番轉變后,塞罕壩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林場獲得了持續快速發展,不少職工的年收入也接近10萬元,年底還會有一些績效獎金。
弘揚塞罕壩精神 播撒文明成果
塞罕壩最近成立了多支青年志愿者服務隊,下基層開展護林防火、林業生產等各種志愿服務活動,旅游旺季還到各個主要路口和街區協助維護交通秩序。不少塞罕壩員工表示,之前承德人民在他們最困難時給了太多無私的幫助,現在要利用創造出的文明成果回饋承德人民、河北人民、全國人民。
“文明單位創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現在感覺身上的擔子更重了,畢竟時代在發展,我們對自身要求必須不斷提高。”劉海瑩說,“同時還要把塞罕壩精神傳承好、發揚好,帶動周邊區域發展。”
第三代務林人于士濤稱,創建全國文明單位成功的消息對自己是一種激勵,今后會更加努力,以優秀前輩的事跡為榜樣,大力發揚塞罕壩精神,不斷擴大造林綠化成果,提高林分質量,讓塞罕壩林海發揮出最大的生態作用,為塞罕壩周邊及其它地區的生態建設貢獻力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