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2018-01-27 10:29:01
“年報”數據里的美好生活 樣樣是習近平心中大事
央視網消息:“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帶領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突出強調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
1月18日,國家統計局一份2017中國經濟運行“年報”的出爐使得這一“最高標準”有了詳實而具體的數字呈現。
(圖: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國環球電視網)和互聯網,發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賀詞。來源:新華社)
穩中向好、好于預期,這份“年報”用這八個字兩個“好”為2017中國經濟運行總體態勢做了注腳。
偉大的發展成就由人民創造,應該由人民共享。
(2017年,上海GDP突破3萬億“大關”,也是上海全年GDP首次突破3萬億元人民幣。圖:洋山深水港工程碼頭。來源:新華社)
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兩個“好”首先表現在總量上。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8271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974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跑贏了GDP增速。
細分一下,還有三組“好”數據。糧食增產,全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1791萬噸;工業增長,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實際增長6.6%;服務業加快,全年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比上年增長8.2%。
此長彼消。收入的增加、經濟指數的增長的另一面當然就是貧困的減少。
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國人民走進新時代,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后決勝期。保障和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脫貧攻堅成為一件頭等大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在十九大閉幕后中外記者共同見證下,習近平堅定地告訴世界:“我堅信,中國人民生活一定會一年更比一年好。”
過去五年,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累計減貧6600萬人以上,創造了我國減貧史上的最好成績。這項脫貧成就更令世界矚目,聯合國副秘書長蓋圖稱“中國是全球減貧典范。”
2017年又有1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340萬貧困人口實現易地扶貧搬遷,600萬套棚戶區改造任務提前完成……習近平說:“我們朝著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
截至2017年底,我國剩余貧困人口3000萬左右,距離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3年里,平均每年需要減貧1000萬人左右。國務院扶貧辦公開表示,脫貧攻堅大局已定,總體上完成任務問題不大,“打贏脫貧攻堅戰”正在轉向“打好脫貧攻堅戰”。
打好脫貧攻堅戰,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具體落實。在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對2018年經濟工作作出總體部署,精準脫貧,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污染防治共同列為今后3年重點抓好的三大攻堅戰。
到2020年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不僅是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更將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發展上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習近平在2018新年賀詞中動員全國人民“一起來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整個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
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我了解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就是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養老、居住、環境等方面的事情,大家有許多收獲,也有不少操心事、煩心事。”
2018年伊始,習近平在元旦前夜叮囑各級黨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這在習近平心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他言簡意賅地講:“就業是最大的民生。”
2012年以來,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年均超過1300萬人,5年來累計實現就業6524萬人,較2007-2011年增加716萬人。2016年末,我國就業人員總量達7.76億人,超過了歐洲人口總數。
而“年報”數據顯示,2017全年農民工總量28652萬人,比上年增加481萬人,增長 1.7%。全年全國新登記企業607.4萬戶,比上年增長9.9%,日均新登記企業1.66萬戶。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90199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4.9%。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640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2462萬人。
這些數據大多得益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和經濟發展的轉型升級。“年報”中一個比較亮眼的表述是,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深海探測、生物醫藥等領域涌現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綠色發展扎實推進,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說:“堅持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
據國家統計局測算,未來3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速在4.7%以上,便可實現到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翻番的目標。
2017年,我國各項民生事業加快發展。社會養老保險已經覆蓋9億多人,基本醫療保險已經覆蓋13.5億人;上海、浙江完成首屆“新高考”錄取工作,137所建設“雙一流”高校名單公布;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占比78.8%,京津冀重點地區PM2.5濃度下降9.9%……
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只要“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就能夠如習近平所言,“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2018年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國經濟也在新時代里發生了顯著變化——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年報”中,除了各項經濟指標增長的數據,還有各項經濟維度優化的表征: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全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下同)631684億元,比上年增長7.2%,增速比上年回落0.9個百分點;消費升級態勢明顯,消費升級類商品較快增長,通訊器材、體育娛樂用品及化妝品類商品分別增長11.7%、15.6%和13.5%;貿易結構繼續優化,全年進出口總額277921億元,比上年增長14.2%;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于城鎮,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1,比上年縮小0.01……
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說,“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8年中國經濟發展總體部署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防治污染三大重點攻堅工作每一項都讓人民有切膚之感。同時,八項重點工作尤其突出對民生工作的改善。這些也都被寫入中國經濟“年報”的總結陳詞。
根據中央部署,教育方面,要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擇校熱”、“大班額”等突出問題,解決好嬰幼兒照護和兒童早期教育服務問題;就業方面,要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解決好性別歧視、身份歧視問題;醫療方面,要繼續解決好“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鼓勵社會資金進入養老、醫療領域;養老方面,要改革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加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在上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后,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繼續高度重視住房制度,在供應商品房之外,將有越來越多的共有產權房、公租房、租賃住房投入市場,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國家統計局1月18日發布數據,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827122億元,首次突破80萬億元大關。按可比價格計算,GDP比上年增長6.9%,增速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這也是我國經濟年度增速自2011年下行以來的首次回升。圖:1月18日,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一家紡織企業工人在生產線上工作。來源:新華社)
不忘初心。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
時間的腳步永不停歇,奮斗的腳步永不停歇。新時代里,全體黨員、干部們務必始終牢記并切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文/錢景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