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甘肅網
2018-07-15 08:45:07
【脫貧攻堅在行動】臨夏州永靖縣: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開啟精準扶貧新模式(圖)
妻子生病、女兒上學、收入微薄、脫貧無門……這是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三塬鎮新建村三社村民胥王寶5年前真實的生活寫照。而去年,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胥王寶在三塬農業示范園區承包了2個大棚,凈收入2萬多元。“種大棚是條靠譜的致富路,所以今年我承包了4個大棚,雖然辛苦,但總算看到了脫貧的希望。”胥王寶總是不禁暗自感慨。
胥王寶在大棚里為西紅柿打叉
近年來,永靖縣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培育以無公害蔬菜為主的設施農業,使更多農民變成“菜農”,開啟精準扶貧新模式。很多貧困戶像胥王寶一樣,借著現代農業的“東風”,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陽光大道。
記者來到永靖縣三塬現代農業示范園時,53歲的胥王寶正在大棚里忙著給西紅柿打叉。見記者來采訪,胥王寶的第一句話便是:“給西紅柿打叉這個活比較急,一定要盡快做,如果遲了整個一株就廢了。”
據了解,胥王寶一家的致貧原因是典型的“因病因學”致貧。
“幾年前,我的妻子患了胃出血,為給給她治病,先后花了5萬多元,這些錢大多都是借的,即使如此也沒能挽回她的生命。”胥王寶告訴記者,妻子生病,女兒上學,不僅要花錢還需要有人照顧,自己沒辦法出去打工掙錢,家里沒有任何收入來源,那時候的感覺就是整個家庭“破產”了。
2017年,胥王寶承包了富景農業合作社的兩個大棚,種植了圣女果和西紅柿,收入2萬多元。胥王寶說:“因為種大棚的收入很不錯,很靠譜,所以今年我承包了4個大棚,雖然平時一個干活也挺累,但想到女兒馬上上高中,生活有了盼頭,再累也值了。”
“從傳統種植業過渡到現代農業,種植戶最缺的就是技術。”富景農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海軍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合作社采用土地經營權有償出讓、扶貧貸款定額分紅、直接資金入股等方式,吸納精準扶貧戶入園參與經營,享受免租1年的優惠政策,解決了貧困戶創業融資難的問題。同時,對貧困群眾免費進行技術培訓,并統一組織到園區就業,切實增加群眾收入。
張海軍告訴記者,永靖三塬農業示范園區目前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5家,入社農戶653戶,其中精準扶貧戶147戶,務工人員1000余人,年人均務工收入達2.9萬元。
截止目前,永靖縣貧困人口由2013年的底的4.4萬人減少到現在的2.12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7.26%下降到13.06%,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