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8-07-24 10:07:07
防風固沙漸顯經濟效益
金沙江畔六十年種柳終成林
浩蕩的金沙江由北向南,經過云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石鼓鎮,突然來了個大拐彎,調頭向東流去,形成“萬里長江第一灣”。守護兩岸的,是成片的柳林。
這片柳林覆蓋金沙江流經的石鼓、巨甸、龍蟠等多個鄉鎮,沿線約350萬株,郁郁蔥蔥,碧綠如帶。
每天清晨,77歲的石鼓鎮石鼓村村民和澤周都會來江邊柳林散步。作為金沙江畔第一代種柳人,60年來,和澤周見證了金沙江柳林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的過程。
沿江而居的納西族村民,向來愛樹,離不開樹,以往都是在自家庭院種植觀賞性花木。
在和澤周的記憶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村民們開始在江邊壘起江堤,種植柳樹。
那時,種柳只有最樸素的愿望——“保肚子”,柳樹易于栽種、成活率高、長勢快,可以抵御洪水、防風固土、保護農田。
山高江闊,“長江第一灣”一帶,素來江風凜冽。和澤周記得,早先,柳樹還未成林,江風一吹,漫天的江沙撲面,直鉆耳鼻,岸邊的田里,油菜倒了,苞谷倒了;到了洪水季,奔騰的江水夾雜著泥沙,到了“第一灣”肆意沖撞,新種的柳苗很容易被沖走,背后,良田告急。
金沙江畔的村民們沒有屈服。當地政府每年撥款買苗,發放給村民種。包產到戶后,村民們就自發去臨近的江岸種柳,如同打理自家田院,種柳成為當地最自然不過的事情。
“柳樹成林,要靠大家的力量。”種了一輩子柳樹的和澤周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說,種柳光靠一個人、一小段時間是成不了“氣候”的,也離不開黨和政府的支持。
當代種柳的青年代表、石鼓鎮林工站站長和朝明皮膚黝黑,穿著一身迷彩外套和一雙沾滿沙土的迷彩鞋——這是他種柳時的服裝標配。
2012年至今,他帶著自己的團隊,已經在金沙江畔種下了7.5萬多株柳樹。
每隔幾天,和朝明都會來柳林查勘。岸邊,原先的荒灘黃沙被一株株生命力頑強的柳樹牢牢抓在根上,翻開一叢綠草,還能摸到沙土的粗糲質感。
他走到一棵長勢不佳的柳樹前,短暫的一番“望聞問切”后,就能清楚地知道“病因”所在。“這樣的柳樹因為沒有掐尖,所以長得不好。”他伸手比畫了一個位置,“如果從這里截掉上面,就可以重新長好”。
2014年,玉龍縣林業局在石鼓鎮組建了一支20人的專業撲火隊。和朝明帶著這個團隊,冬季防火、開春種樹,形成了一條長約兩公里,寬二三十米的柳林。
天然林禁伐后,為防沙固土,石鼓鎮在麗江市政府扶持下,在金沙江新華村流域栽種了350畝柳林。這些年,不斷有黨員干部、當地群眾、學生,加入到種柳隊伍中。
也有一些柳苗抵不住江水上漲被沖走。但他們還是一如既往地種。聚沙成塔,周而復始,“金沙江柳林”的面積一點點擴大。
種柳防風固沙,金沙江畔的農民“開了先河”。早在1988年,有專家學者來麗江考察,看到和朝明的父輩種植的一片片柳林,曾這樣感嘆:“我們才想到的事情,金沙江邊農民已干了幾十年。”
經過幾代人的義務植樹造林,玉龍縣金沙江畔昔日的荒灘裝上了“綠簾”,形成了“楊柳兩行綠,水天一色清”的金沙江柳林別樣風景。
和澤周沒有想到的是,早先只是用來保衛家園的柳林,如今還帶來了經濟效益。隨著近兩年石鼓鎮發展休閑觀光旅游,“第一灣”沿線的綠色柳林岸,成為新的景點,越來越多的游客過來觀光游玩。和澤周家里開了飯館,生意越來越好。村民們種的土特產,在家門口就能賣個好價錢。
陽光最盛的正午,石鼓村村民王忠何帶著一雙兒女,與游客一起在江畔散步。走在新建的景觀道上,茂密的柳樹林為他們投下一路的陰涼。
“有綠水青山,才有金山銀山。”王忠何自家的田地就在不遠處的柳林后,他同和朝明一樣,從小就跟著父母一起種柳。如今,無論是政府組織,還是誰家種植柳樹,他都會加入其中。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李翀 記者 朱娟娟 來源:中國青年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