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人社部:全國養老保險基金收大于支,按時足額發放有保障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2018-08-11 07:50:08

人民日報8月11日報道,今年,關于養老金的新政策新舉措頻頻出臺。年初,人社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2018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從2018年1月1日起,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這是我國連續14年調整基本養老金。

不久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決定建立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

記者注意到,每當關于養老金的政策發布時,一些涉及養老保險的話題、帖文就會在網絡熱傳。在熱議政策紅利的同時,也出現一些容易引起迷惑的誤讀,比如:“養老保險只用繳滿15年”“省里養老金收不抵支,以后領養老金無保障”……有些誤解甚至多年來反復被傳播,讓不少人產生疑惑。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回應了公眾對養老金政策的疑惑和誤讀。

有些省份養老金收不抵支,因此領不到錢?

回應:自今年7月1日起,我國實施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全國養老保險基金收大于支,按時足額發放有保障

近日有自媒體發文稱,“2018年—2020年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仍有13—14個,且進一步分化的趨勢逐步增大。”這讓相關省份的不少參保者擔心:養老金是不是領不到了?

對此,人社部相關負責人回應,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沒問題,全國各地包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不足的省份,目前制度運行都很平穩,養老金發放有保障。這位負責人解釋說:“局部地區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是事實,但這不意味著全局性風險。2014年,我國出現3個省份收不抵支,之后又有所擴大,這主要是現行養老保險制度采取省級統籌的結果,不影響個人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從全國看,養老保險基金近年來一直收大于支、結余持續增長。其中企業職工養老保險2017年收入3.29萬億元,支出2.85萬億元,當期結余4389億元,累計結余4.14萬億元。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緩解部分地區基金收支壓力,從今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作為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第一步,均衡地區間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負擔,調劑余缺,更好地確保全國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發放。與此同時,國家已采取了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強化社會保險費征收管理、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多渠道籌集資金等措施,能夠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長遠來看,通過改革和完善基本養老金制度,包括開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做大全國社會保障戰略儲備基金等措施,長短結合、綜合施策、多措并舉,促進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

養老保險繳滿15年就不用再繳?

回應:15年只是判斷達到退休年齡后是否具備領取養老金資格的條件;養老保險長繳多繳,退休后每月能領得更多

一些參保的群眾認為,養老保險繳滿15年就沒必要再繳了,反正到退休年齡后一樣可以領養老金。還有一些年輕人認為,眼下收入低,先不那么早參保繳費,等離退休年齡接近15年的時候再繳也不遲。

人社部對此回應:繳費年限滿15年只是判斷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是否具備養老金領取資格的一個條件。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在城鎮單位就業取得勞動收入的,應當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單位和職工未繳納的,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責令限期繳納或補足并加收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予以處罰。我國養老保險制度遵循“權利和義務相對應”原則,退休時計算的養老金水平,與其繳費年限的長短、繳費水平的高低直接相關,因此,參保人員盡可能地長繳、多繳,退休待遇才更有保障。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解釋說,以實施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后參加工作的參保人員為例,其退休時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由此可見,個人繳費時間越長、繳費越多,退休后每月養老金就領得越多。

地方養老金調整得遲,調整之前幾個月的錢不發了?

回應:各地發放到位的具體時間可能不盡相同,但無論何時落實上調后的養老金,都須從調整當年1月1日算起并補發

一些網帖說,“年初上調養老金,到了7月份也沒領到。地方調整得遲,調整之前幾個月的錢是不是不發了?”“上調養老金向高齡退休人員傾斜,我68歲了怎么沒感受到?”

今年3月,國家明確從2018年1月1日起,為2017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上調基本養老金水平,全國有1.1億名退休人員將受益。近年來,我國養老金待遇調整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定額調整體現社會公平,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調整標準基本一致。掛鉤調整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說,養老金調整后,各地發放到位的具體時間可能不盡相同,但對退休人員而言,無論各地在何時開始組織發放,都要從調整當年1月1日算起并足額補發,“以今年為例,某地可能在6月開始落實上調后的養老金,但同時要補發從1月到5月上調的額度。”

此外,對高齡退休人員的傾斜由地方確定,由于地區間情況存在差異,各地調整養老金的水平和辦法等不盡一致。從近年各地做法看,對高齡退休人員的界定,絕大多數省份確定為年滿70周歲以上的人員。

(原題《發放有保障 多繳能多得》)

[責任編輯:楊凡、徐紅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中央氣象臺發布臺風藍色預警 “摩羯”12日登浙江沿海

中央氣象臺發布臺風藍色預警 “摩羯”12日登浙江沿海

“摩羯”12日登浙江沿海。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中央氣象臺8月11日06時發布臺風藍色預警:今年第14號臺風“摩羯”的中心今天(11日)早晨5點...[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08-11
八成中國人日均吃鹽12.5克 世衛組織:建議不超5克

八成中國人日均吃鹽12.5克 世衛組織:建議不超5克

八成中國人日均吃鹽12.5克。世衛組織:建議不超5克外媒稱,研究人員近日表示,大多數國家鹽攝入量都超過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指導量,但是只有...[詳細]
參考消息網 2018-08-11
第三屆京津冀中藥材產業發展大會在河北灤平召開

第三屆京津冀中藥材產業發展大會在河北灤平召開

第三屆京津冀中藥材產業發展大會在河北灤平召開。8月10日,第三屆京津冀中藥材產業發展大會在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召開,來自北京、天津、內...[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08-11
廣西助農民工圓求學夢 每年實現5000人接受學歷繼續教育

廣西助農民工圓求學夢 每年實現5000人接受學歷繼續教育

廣西助農民工圓求學夢。每年實現5000人接受學歷繼續教育。[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08-11
人民日報解讀年中經濟形勢:保持穩中向好勢頭 不能重走“大水漫灌”老路

人民日報解讀年中經濟形勢:保持穩中向好勢頭 不能重走“大水漫灌”老路

人民日報解讀年中經濟形勢:保持穩中向好勢頭。外資機構對中國市場的熱情,也折射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良好預期。[詳細]
人民日報 2018-08-11

暑期游學活動成走馬觀花:“游”得太多,“學”得太少

暑期游學,如何游學兼得。近些年,隨著游學成為一個熱門的假期項目,讓不讓孩子去游學,甚至去不去國外游學,成為不少父母面臨的新選擇。[詳細]
人民日報 2018-08-11

中國菜太咸?研究稱中國4/5調查對象鹽攝入量為12.5克

中國菜太咸。外媒稱,研究人員近日表示,大多數國家鹽攝入量都超過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指導量,但是只有鈉含量非常高的飲食——例如中餐才明...[詳細]
參考消息網 2018-08-11

最強人工智能 走進現實生活

最強人工智能。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從市科委獲悉,科技部將組織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及相關項目亮相本屆智博會。[詳細]
重慶晚報 2018-08-11

八成品牌兒童泳裝不達標選擇泳衣有講究

八成品牌兒童泳裝不達標選擇泳衣有講究。本次比較試驗的檢測項目除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的項目,還包括產品使用說明、纖維含量、耐海水色牢度...[詳細]
錢江晚報 2018-08-11

嬰幼兒奶粉高端市場仍可掘金

嬰幼兒奶粉高端市場仍可掘金。其財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收入125億歐元,同比增長4%,其中營養品業務收入36億歐元,同比增長12.5%,而奶粉業...[詳細]
廣州日報 2018-08-11

經濟形勢年中看:穩預期,不畏浮云遮望眼

穩預期,不畏浮云遮望眼。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詳細]
人民日報 2018-08-11

暑期游學,如何游學兼得(一線調查)

核心閱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近些年,隨著游學成為一個熱門的假期項目,讓不讓孩子去游學,甚至去不去國外游學,成為不少父母面臨的新選擇...[詳細]
人民日報 2018-08-11

暑氣未消,立秋已至 是接著祛濕還是馬上潤燥?

暑氣未消,立秋已至。隨著立秋的到來,今年的三伏天已然過半,但天氣的酷熱卻并未因立秋的來臨有所緩解。[詳細]
北京青年報 2018-08-11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