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從“慢”到“快”的新聞(偉大征程·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2018-08-11 09:53:08

作為親歷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媒體人,我覺得新聞的一大變化,就是從“慢”到“快”。

如果說時間是一條流動的河,那么在記憶的河床上,總有一些瞬間被定格為永恒——

過去的新聞,“怎一個慢字了得”。我剛參加新聞工作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那年夏天高溫,有一個鎮(當時叫公社)的食品收購站收生豬時發現,有的農民把豬從家里運到鎮上時,豬已經熱死。食品收購站為方便農民,從小暑這天起,決定由白天收豬改成夜晚收豬,這樣,晚上運來的豬就不會被太陽曬死。我們決定采訪這一新聞。從市里到這個公社雖說只有不到幾十公里的路,但當時要走兩天,第一天先從市里乘車到縣城,第二天從縣城再乘船到公社,采訪一天,回來寫稿件,寫了改,改了寫……這樣花了一個星期。寫好郵寄到報社,差不多又是一個星期。編輯出來用到報紙上,又差不多花了一個星期。這就一個月下來了。見報的這一天正好是立秋。當時報紙的影響很大,每個生產隊都有貼報欄,隔壁公社的一位老漢看到報紙后,覺得太好了,他正好白天沒時間,于是當天晚上就和老太兩個人用一條小船將自家的肥豬運過去。沒想到,晚上七點鐘開始搖了三個多小時,到了這家食品收購站,等待他的是一個告示:說今天立秋,收豬的時間又改過來了,夜晚不收,恢復白天收豬。老兩口和豬在船上折騰了一夜。豬賣了后,他寫了一封信給報社,這封信我印象很深的有兩句話:“新聞變舊聞,老漢我受折騰……”當時受折騰的可能還遠遠不止這位老漢一個人!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中國的新聞改革從“快”字起步。1981年在新華社成立五十周年座談會上,習仲勛同志提出新華社新聞改革要抓住“真、短、快、活、強”五個字下功夫。《新華日報》在頭版推出一個專欄叫“今日快訊”,報道頭一天發生在全省各地的新聞事件,開了全國新聞之先河。《人民日報》“今日談”曾發文贊揚,此后,全國各媒體紛紛效仿這一做法。

“今日快訊”中的稿件大部分是通過電話發稿的。當時打電話很難,幾個辦公室合用一個電話。比如通訊員要電話發稿,首先搖總機,請給我接南京《新華日報》快訊組,掛了以后等回叫。坐在電話機旁等,有時連上廁所都不敢去,萬一電話來了沒人接,就會掛掉,等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也有……

等電話的心情不談,通電話的過程也很有意思。例如方言聽不懂,就是一個難題。一次,一位農民專業戶到鎮上開了一家店,這在當時就是新聞,這個農民姓韓,通訊員寫了篇稿件《農民韓某某進城開店》。當地方言中,“韓”讀“何”。報社這邊接電話的是一位外省剛分配來的大學生。她不熟悉當地方言,“韓”字怎么也聽不懂,問通訊員哪個“何”?對方說“何國”的“何”。聽電話的這頭,頭腦里轉來轉去,從亞洲到歐洲,從美洲到大洋洲也沒找出個“何國”呵。打電話的那頭,通訊員急得滿頭大汗,因為電話隨時會斷線。接電話的這頭怎么也搞不清“何國”的“何”怎么寫:“你慢慢講,這個字怎么寫,你一筆一畫地講。”

那頭開始數數說:“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十’,日月星辰的‘日’,下面再來一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十’,這邊偉大的‘偉’把單人旁去掉。”

“哦,這個不是韓國的‘韓’嗎?”

“對,‘何國’的‘何’。”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今天說起來好笑,但當時就是這樣的。

后來,有了直撥電話,有了傳真,有了網絡,有了QQ,有了微信……

當年,《新華日報》創辦“今日快訊”專欄的時候,總編輯曾在報社大會上宣布,我們今天辦“今日快訊”是為了以后“消滅快訊”,什么意思?就是報紙刊用的稿件全部是前一天發生的新聞。當時我們覺得這怎么可能呢?如今早已成為現實。新媒體的新聞更快,美國等國空襲敘利亞,導彈剛升空,新聞就出來,有人形象地形容“新聞與炮彈同時發出”。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九寨溝發生七級地震,二十五秒之后,機器人便寫成一篇新聞稿。

時效性,是新聞價值的重要內容之一。新聞“快起來”,除了新聞工作者新聞意識的增強,更主要的是由于通信手段的現代化,“快”是技術支撐的結果,是整個社會進步的縮影,是改革開放的成果。

[責任編輯:楊凡、徐紅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世界首例“單條染色體的釀酒酵母”誕生記

世界首例“單條染色體的釀酒酵母”誕生記

與團隊成員在實驗室研究交流。一條完整的真核線型染色體,通常包含一個用于染色體分離的著絲粒和兩個用于保護染色體末端的端粒。[詳細]
經濟日報 2018-08-11
這張“中國名片”,習近平多次展示給外國政要

這張“中國名片”,習近平多次展示給外國政要

“早上6點02分和6點05分,C2581和C2002次動車組分別從北京南站和天津站發出。作為中國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2008年8月1日京津城...[詳細]
央視網 2018-08-11
世園會核心區初露芳容 中國館、國際館結構封頂

世園會核心區初露芳容 中國館、國際館結構封頂

世園會核心區初露芳容。中國館、國際館結構封頂國際館的“鋼鐵花海”逐步成型。[詳細]
北京日報 2018-08-11

人民網評:每一個中國人都是逐夢的“真心英雄”

每一個中國人都是逐夢的“真心英雄”“13億多的中國人民,每一個人都有著‘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的信念,都是逐夢的‘真心英雄’,只要...[詳細]
人民網 2018-08-11
半月談記者暗訪走私凍肉:充斥凍品交易市場,多數流向餐飲行業……

半月談記者暗訪走私凍肉:充斥凍品交易市場,多數流向餐飲行業……

充斥凍品交易市場,多數流向餐飲行業……導讀正規市場上,走私而來的冷凍肉類產品,明目張膽大規模交易……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大量走私凍...[詳細]
半月談 2018-08-11
中央氣象臺發布臺風藍色預警 “摩羯”12日登浙江沿海

中央氣象臺發布臺風藍色預警 “摩羯”12日登浙江沿海

“摩羯”12日登浙江沿海。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中央氣象臺8月11日06時發布臺風藍色預警:今年第14號臺風“摩羯”的中心今天(11日)早晨5點...[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08-11
八成中國人日均吃鹽12.5克 世衛組織:建議不超5克

八成中國人日均吃鹽12.5克 世衛組織:建議不超5克

八成中國人日均吃鹽12.5克。世衛組織:建議不超5克外媒稱,研究人員近日表示,大多數國家鹽攝入量都超過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指導量,但是只有...[詳細]
參考消息網 2018-08-11
第三屆京津冀中藥材產業發展大會在河北灤平召開

第三屆京津冀中藥材產業發展大會在河北灤平召開

第三屆京津冀中藥材產業發展大會在河北灤平召開。8月10日,第三屆京津冀中藥材產業發展大會在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召開,來自北京、天津、內...[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08-11
廣西助農民工圓求學夢 每年實現5000人接受學歷繼續教育

廣西助農民工圓求學夢 每年實現5000人接受學歷繼續教育

廣西助農民工圓求學夢。每年實現5000人接受學歷繼續教育。[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08-11

大英博物館將歸還伊拉克8件約5000年前的文物

大英博物館將歸還伊拉克8件約5000年前的文物英國大英博物館定于10日舉行一個非公開儀式,向伊拉克駐英國大使薩利赫?侯賽因?阿里交還八件...[詳細]
新華網 2018-08-11

人社部:全國養老保險基金收大于支,按時足額發放有保障

全國養老保險基金收大于支,按時足額發放有保障人民日報8月11日報道,今年,關于養老金的新政策新舉措頻頻出臺。年初,人社部、財政部聯合...[詳細]
人民日報 2018-08-11
人民日報解讀年中經濟形勢:保持穩中向好勢頭 不能重走“大水漫灌”老路

人民日報解讀年中經濟形勢:保持穩中向好勢頭 不能重走“大水漫灌”老路

人民日報解讀年中經濟形勢:保持穩中向好勢頭。外資機構對中國市場的熱情,也折射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良好預期。[詳細]
人民日報 2018-08-11

暑期游學活動成走馬觀花:“游”得太多,“學”得太少

暑期游學,如何游學兼得。近些年,隨著游學成為一個熱門的假期項目,讓不讓孩子去游學,甚至去不去國外游學,成為不少父母面臨的新選擇。[詳細]
人民日報 2018-08-11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