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2018-08-11 10:47:08
北京奧運期間觀眾為當年建設者拍照 郵寄照片時卻被退回 近日網上尋人得到眾多網友幫助——
奧運留影“遲到”十年后找到主人
黃新十年前為楊程拍攝的照片
在2008北京奧運十周年之際,廣東佛山市民黃新(化名)在微博上曬出了兩張十年前拍攝的照片,照片上的主角是一位奧運場館的建設者。黃新說,十年前他為照片上的奧運場館建設者拍攝了兩張照片,但在隨后郵寄照片時,照片卻多次被退回,這兩張照片便只能一直留了黃新的手上。北京奧運十周年,他希望能通過網絡找到照片里的主角,此次尋人隨后被媒體和熱心網友接力轉發。昨天,照片中的主人公楊程被找到,北京青年報記者得知,楊程現在仍在北京工作,他說,在北京奧運期間自己只留下這兩張照片。
未能寄達的照片
本月8日,佛山市民黃新發了一條“尋人”微博:“08去看奧運,在水立方外碰到一位農民工叔叔,他靦腆地走過來問能不能幫他拍照。叔叔是奧運場館的一線建設者,想在離開北京前留個念,最后留下地址讓我把照片寄到他老家??上У氖堑刂峰e誤照片退回來了。看到他那自豪的表情,可能這是他值得驕傲一輩子的事。不知道這位叔叔今在何處,希望他這十年過得平安幸福!也希望叔叔能在網上看到自己的照片”。
黃新告訴北青報記者,雖然已經過了十年,但是他仍對那場偶遇記憶深刻。
2008年8月,黃新從廣東佛山來北京看奧運會,當晚田徑比賽結束后,觀眾正在撤離,一位大哥走向黃新,有點不好意思地請他幫忙拍照?!八f自己是奧運場館的建設者,工程結束后可能會離開北京,想跟自己工作過的地方留個影?!秉S新回憶說。
分別以鳥巢和水立方為背景,黃新給這位大哥拍了兩張照,并約定照片洗出后給他寄去。這位奧運建設者隨后把郵寄地址寫在了小紙片上,塞給黃新后就離開了。
回到佛山,黃新按照小紙條上的地址將照片寄出,但沒過多久,這封信卻被退了回來。黃新以為是自己字跡潦草,重寫后又寄了一遍,但被再次退信。
在十年前,僅靠兩張照片和“查無此人”的地址,黃新“真不知該如何尋找”。不過,黃新也沒有放棄,他一直把照片的電子版備份在家和單位的電腦里,十年間換了兩三次電腦,這兩張照片卻始終跟著他,“我舍不得刪,總覺得有一天能找到這位大哥?!?/p>
再次尋找 終于找到當年建設者
本月8日,黃新自然又想起了這兩張照片,當天下午,他發出了那條“尋人”微博。
微博發出后,很快就獲得了上千次轉發,很多網友留言“好溫暖”“感動”“十年啊,淚奔”……
而在這條微博發布不到48小時,黃新就聯系上了照片中的這位農民工大哥—— 楊程(化名)。原來,楊程的表妹周女士看到了網友接力轉發的這條微博,并告訴自己的表哥。
看到照片后,今年49歲的楊程一夜沒睡,10年來關于奧運的記憶又清晰起來。他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是河南安陽人,2008年奧運期間,他所在的公司負責幾個場館監控設備的安裝和維護,整個工期持續了八九個月。“主要是五棵松體育館、老山自行車館等,奧運開幕之后我們還要負責各場館設備維護,所以鳥巢、水立方都能進去?!?/p>
照片拍攝那晚,楊程在鳥巢附近作業。在奧運場館工作八九個月了,他還沒能和鳥巢合張影,“我看到那個小伙子帶著相機,就想問問人家能不能幫忙拍張照片,留個紀念?!秉S新爽快地答應了,楊程在鳥巢和水立方前各拍了一張照片,這也是他在奧運期間拍攝的僅有的兩張照片。
照片拍攝后,揚程給黃新留下老家安陽的地址,黃新也熱情地答應給他寄過去。“回家之后我還等了幾個月,后來一直沒收到照片,也就慢慢把這件事忘了。”揚程說,之后,他繼續留在北京打工,那段關于奧運的記憶也漸漸模糊,因為工作忙,雖然一直在北京,可是這十年他再沒回過奧運場館。
昨日上午,楊程和黃新兩人進行了視頻通話。因為保留著楊程的照片,黃新一眼就認出了他,楊程則有些想不起當年挎著相機的小伙子了。“我真的特別感謝他,這么多年過去還在找我,還幫我保留這兩張照片?!睏畛陶f,視頻里他還邀請黃新去他老家安陽旅游,到時候盡地主之誼再好好感謝他。
“十年之約”故事將繼續
楊程說,北京奧運之后他又陸續換過幾次工作,但都與體育沒有什么關系了。目前,他在一家建筑公司做水電施工員,每周工作6天,周日休息。
“休息的時候我喜歡看看籃球,而對2008北京奧運,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輪車,我當時負責小輪車館監控的安裝,對那邊比較熟?!睏畛陶f,有一次他在場館內工作,看到一位外國選手正在訓練。“他們騎車在空中旋轉,感覺很厲害,我就和他比劃了一下想問問能不能體驗一下,沒想到他真讓我試騎了自己的車,也算過了一把運動員癮?!?/p>
如今,49歲的揚程在北京工作已經快30年了。30年里,他添了孩子,又有了兩個孫子,家里人口越來越多,但只有他一個人在北京打拼。“現在通訊也方便了,想孫子的時候就跟他視頻。”揚程說,他計劃再打拼幾年就回老家,和家人生活在一起,等孫子懂事了,會把自己和奧運的故事告訴他。
取得聯系后,黃新馬上把照片的電子版發給了楊程,他準備再沖洗一份,裝裱好后寄到楊程老家。黃新說,自己的女兒現在已經快5歲了,等女兒長大后,他也要把這個“十年之約”的故事講給她聽。
文/本報記者 熊穎琪 實習生 張月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