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8-08-28 10:11:08
我是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黑山寺鄉黑山寺村一名49歲的農村婦女,我兒子鄭冬冬在2016年至2017年用自己的鉤機和鏟車為村里修水管、清理大渠等,共掙工錢2.5萬元。工程完工后,工錢一直被拖著不付,我找村、鄉領導數十次,均踢皮球。兩年了,只要回5000元。
這筆欠款直接影響到我家的正常生活。今向人民日報寫信反映情況,希望有助于討回這筆錢!
河北張家口市涿鹿縣黑山寺鄉黑山寺村 陳紀英
2.5萬元,看似數目不大,為何拖欠了近兩年?村委會、鄉政府是否像信中所說,存在推諉扯皮的情況?記者帶著這些問題,于8月16日從北京出發,乘長途汽車100多公里,前往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黑山寺鄉黑山寺村調查。
村民:
村里讓找鄉里
鄉里讓找村里
“找村里要錢,村里說沒錢,讓我們找鄉里再問問去;鄉里卻說,給村里干活要找村里要錢,跟鄉里要不著嘛!”在張家口市懷來縣官廳公交車站,記者見到了鄭元海、陳紀英夫婦。一上車,他們就打開了話匣子。說起兒子鄭冬冬在黑山寺村干活討不回工錢的事兒,一臉無奈。
陳紀英回憶,2016年秋天起,時任村支書王建師開始找鄭冬冬干活。村里有時水管壞了,只能把路面挖開修理,還有些時候需要清理溝渠,家里之前買的鉤機就派上了用場。
她說,當初自己就有顧慮,擔心錢不好要,但鄭冬冬還是去了。沒成想,從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他多次用鉤機、鏟車為村里修水管、清理溝渠等,一共2.5萬元工錢,現在還沒有全部拿到手。
“今欠黑山寺村村民鄭冬冬鉤機用工工資21000元,鏟車用工工資1000元,三輪車用工工資3000元,共計25000元。”在陳紀英家里,她拿出一張欠條。欠條寫在“涿鹿縣黑山寺鄉黑山寺村民委員會”抬頭的信紙上,并有村委會的落款和蓋章,時間為今年3月13日。記者注意到,欠條上并沒有寫還款時間。
另外兩張清單記載了欠款明細:2016年10月1日鉤機清理大渠半天600元,10月1日鏟車清理大渠半天300元,10月5日修水管鉤機1天1000元……一共27條,最后一條為“2017年10月9日修水管1天1000元”。清單下方,是王建師的簽名。
陳紀英說,去年秋天,家人開始隔三差五去村里、鄉里要錢,甭管什么時候去,鄉里、村里就說沒錢。
“村里就說村里沒錢,推到鄉里,鄉里推到村里”,鄭冬冬正在外打工,在電話中說。
村委會、鄉政府一直不說何時還錢,無奈之下,今年6月,陳紀英和鄭冬冬去了縣信訪局上訪。信訪局雖然收了材料,但具體問題還得鄉政府、村委會解決。從縣信訪局回來后,一家人幾乎天天去要錢。終于,6月28日,王建師給了陳紀英一張5000元的支票。
基層干部:
不是不想還
實在沒有錢
“剩下的錢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給,光說讓我們再等等吧。”陳紀英說,現在自己家里還有20萬元的“窟窿”,全家就靠丈夫和兒子在外打工,自己常年有病,一個月吃藥要花2000多元,孫子在城里上學也需要錢。
工錢要不來,陳紀英一家犯了嘀咕:村里咋能沒有錢?
鄭元海、陳紀英將我們帶到村委會,并給王建師打了電話。見到記者后,王建師讓我們先到鄉里了解情況。從陳紀英家步行幾百米,就是黑山寺鄉政府。在鄉政府一間辦公室,記者見到了鄉黨委副書記李春玉和鄉人大主席、黑山寺村包村干部曹旭斌。
“就這5000元錢,還是王建師以個人和村委會的名義找鄉財政借的。”曹旭斌說,陳紀英一家平常來鄉里要錢都是自己接待,“情況我非常清楚,確實欠人錢,欠錢就該還,但是村里實在沒錢。”
“干了活,就得給錢!”王建師也承認:“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鄰居,欠人錢我也覺得沒臉。有錢就給人家先還點,但沒有那么多,5000元還是從鄉里借的。”
曹旭斌介紹,黑山寺村是個大村,有近3000人,村里每年有1.3萬多元的財政轉移支付,還有兩萬多元的土地流轉費,這就是全部的收入,應付村里的日常開支“根本不夠”。以去年為例,黑山寺村虧空1萬多元,這還是在“能不開支盡量不開支,壓縮到極致”的情況下。舊債加新債,目前黑山寺村共舉債160多萬元。
王建師也說,村子大、收入少,他從2011年12月開始擔任村支書,6年多時間里,村里每年赤字大概在1萬元,總共欠款七八萬元。這次向鄉里借的5000元,其實也是從明年1.3萬多元的轉移支付里提前預支的。
專家建議:
控制支出、摸清家底、
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
問及村里修水管、清理水渠等是否有專項資金,三位鄉、村干部都表示沒有。“前兩年我們搞過美麗鄉村建設,是比較大的改善基礎設施的工程,但那是上面做了規劃的,都要招標,專項資金不會給到鄉里、村里、農民手里,是給中標單位的。”
部分地區農村基礎設施存在重建輕管的情況,只有建設費而沒有維修管護費,讓維修管護成了難題。曹旭斌說,大的基礎設施有財政投資,但類似鄭冬冬做的維修水管等工作是沒有專項資金的。
“農村路燈也有類似情況,路燈安了之后,壞了怎么辦?壞了就沒人管了,如果要修,就得舉債。還有一些健身器材、文體設施,安裝完以后,壞了也修不起,沒有這錢。”李春玉說,現在農村生活質量高了,需求的東西多了,基礎設施也得跟上去,而興建、管護都需要錢。
村里每年都在化解一部分債務,盡量減少開支,爭取把老百姓的錢還上。“沒有產業絕對不行!”曹旭斌說,目前黑山寺村也在發展集體經濟。“集體有了錢,村里就可以更好地發展公益事業。”在黑山寺鄉政府,記者看到,一排排平房屋頂,安裝著光伏電池板。“現在我們正在發展光伏產業,也有了一些收入。”
“黑山寺村的債務問題,并非個別現象,特別是在欠發達地區的農村更為常見。”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賀雪峰教授介紹,近些年,包括修路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成了大多數村欠債的重要原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財政出大頭,但往往還需要村里自籌小部分。對于缺乏收入來源的村集體來說,只好舉債。
賀雪峰教授認為,解決村級債務問題,根本在于村集體增強造血功能。一要“控”。把村務公開、財務公開落到實處,嚴控村級不必要支出,定期公示財務收支明細。同時,嚴格控制項目建設,財政涉農項目必須足額安排資金,防止新增項目或基礎設施建設造成新的負債。二要“清”。摸清家底,對已有債務分類清理核實,做到“心中有數”。尋找化解債務的路徑,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并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做到“化解有責”。三要“活”。立足本地資源,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工則工、宜游則游,發展特色產業。做活土地文章增收,通過開展土地入股、土地合作、土地托管和土地置換等方式,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