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鄉村教師魯金明:20副拐杖,撐起39年教學路

來源:新華社

作者:

2018-09-09 20:09:09

新華社合肥9月9日電(記者周暢 陳尚營)普通人走一小步,只需不到一秒鐘。可對腿部殘疾的魯金明來說,需要三個步驟:用拐杖撐住前方,身體往前移動,保持平衡后再繼續下一步。

在安徽省懷寧縣石牌鎮萬全小學教學的39年中,魯金,用壞了20多副拐杖。“教書育人”四個字,讓魯金明堅守了一輩子。

20副拐杖,撐起鄉村學子的明天

今年56歲的魯金明,出生于懷寧縣石牌鎮萬全村一個貧困家庭。在他一歲時,因為高燒醫治不及時而落下終身殘疾,左腳肌肉萎縮,不能像同齡孩子那樣正常走路,只能借助板凳一步一步挪動。

憑借自己的毅力,魯金明完成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學業。1979年,村干部找到剛剛高中畢業的魯金明,告訴他該村萬全小學兩名老師走了,正缺老師,讓他去頂幾天。

魯金明回首自己的求學路,深知教師的引路人作用,也更想起自己這樣身患殘疾的特殊學生,正是在教師的呵護鼓勵下才得以繼續求學,于是他答應試一試,這一試就是39年。

魯金明在給學生輔導。新華社記者劉軍喜攝

這39年里,魯金明用了20多副木拐杖。這一副副拐杖,支撐著魯金明每天從家到學校的往返。1500米左右的路程,魯金明要走四五十分鐘,“以前都是沙石路、泥路,摔跤是經常的事。”魯金明揚起自己的左手,食指上有一道摔跤時被玻璃劃傷留下的傷痕。

魯金明的左手手心、右手虎口,都被拐杖磨出厚厚的老繭,隔三五天他就要拿刀削一次,“不然頂著疼”。

碰到雨雪天,騰不出手打傘的他只能穿著雨衣撐著拐杖走。“有一年下大雪,我走了一個多小時,如果不是旁邊的村民看到,我可能就滑到路邊的河里了。”魯金明說。

說起過去的艱辛,魯金明總是會先說一句,“現在已經好多了”。在他看來,這39年給他留下最深刻的感受并非苦難,而是自豪。

“教了那么多年,教出了很多學生,過年過節他們回來都會看看我,被人惦記著感覺很好。”魯金明笑著說。

挺立的不只是殘缺的身體,還有精神的力量

除了往返不便外,課堂也是對魯金明的考驗。

初站講臺時,魯金明要將拐杖頂住腋窩才能保持平衡,每次上完課,他的腋窩被拐杖頂得又紅又腫,直到晚上都疼得睡不好,止疼片就成了他的必備藥。

當魯金明在黑板上寫板書時,由于右手必須舉起來,右邊腋下的拐杖沒法起到支撐作用,全身的支撐點只有左手緊緊拄著的拐杖。有時失去平衡,便會摔倒。

工作之初那幾年,由于黑板比較小,“上面寫滿了就要往下寫,彎腰又彎不下去,有時候只能跪著寫板書。”魯金明回憶,這種情況直到現在用新媒體教學手段后才有所好轉。

回憶起這些過往的艱難,魯金明總會說“現在已經好多了”。

今年12歲的汪思夢是魯金明的學生,在遇到魯金明之前,她從未想到過還會有老師“拄著拐杖來上課”。

“魯老師站上講臺都很費勁,還要一只手拄著拐杖,一只手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寫著板書,看到魯老師這么辛苦我們總覺得要更加認真聽課。”汪思夢說。

魯金明左手被拐杖磨出厚厚的老繭。新華社記者劉軍喜攝

盡管要比常人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還要承受常人無法想象的疼痛,但魯金明坦言自己收獲更大。

1992年,魯金明考取了師范學校,畢業后成為當時該鎮為數不多的“民轉公”教師。捧上了“鐵飯碗”,魯金明依舊“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地上下班,和其他老師一樣承擔教學任務。

除了教學上取得的厚厚一摞獎狀,魯金明還獲評“安慶市教育系統優秀教師”“石牌鎮人民滿意教師”“石牌鎮模范教師”等多個獎項,這都讓他感覺到自己的價值得到了體現。

羸弱的身軀,無盡的大愛

魯金明深知,當一名好老師,光上好課是不夠的,還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

“我走路慢,平時放學走到學生家太晚了,只能在周末去學生家里了解情況。”對于魯金明來說,哪怕往返一趟就需要占用半天休息的時間,哪怕家訪的路途不那么好走,他還是喜歡用這種方式去了解和關心自己的學生。

這學期開學時,學校考慮到魯金明的身體情況,照顧他改為帶不用爬樓梯的一年級,避免他再拄著拐杖上下樓梯去帶高年級。得知這個消息,70多歲的魯結友坐不住了,趕到學校找魯金明。

魯結友說,他的孫子魯文濤一直在魯老師班上,剛上學時,和同學打架、不遵守課堂紀律,成績也很差。“多虧了魯老師往我家跑了好多趟。”魯結友說,上學期的五年級期末考試,魯文濤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學習習慣也改善了很多。

魯金明在給學生上課。新華社記者劉軍喜攝

“這孩子很聰明,就是缺少關心和必要的家庭教育。”魯金明說,在得知魯文濤是留守兒童后,曾五六次拄拐去家訪,平時還經常找魯文濤聊天,了解他的想法。

魯金明坦言,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學子選擇到城鎮就讀,留下來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他們本身就缺乏關愛,“作為老師,我們除了教書外,更重要的是育人,要用更多耐心去跟學生交流。”魯金明說。

為了讓學生能多跟父母聊上天,魯金明有時還會在課間用手機聯系孩子在外務工的父母,他說:“只要能讓孩子們和父母聊聊天,我花點電話費是值得的。”

對于過去,魯金明覺得自己做的事情都是普通而平凡的;對于未來,魯金明表示會一直堅持下去,用這一生做好教育這件事。

“現在的農村學子更需要心理上的關愛。”萬全小學的校長周海濤期望,當魯金明這樣的老教師退休后,能不斷有像魯老師這樣熱愛教育的年輕教師補充進來,為農村教育傾注心血。

[責任編輯:楊凡、穆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楊冬梅:我要給農村的孩子們走向世界的勇氣!

楊冬梅:我要給農村的孩子們走向世界的勇氣!

我要給農村的孩子們走向世界的勇氣。”內蒙古烏蘭浩特市第九中學教師楊冬梅總是這樣鼓勵她的學生。[詳細]
新華社 2018-09-09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落戶河北衡水 將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落戶河北衡水 將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落戶河北衡水。8日,河北省衡水市政府黨組成員、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姚幸福在中科院院士高端裝備產業衡水峰會暨高端裝備制...[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09-09
貴州力推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 助經濟發展“換道超車”

貴州力推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 助經濟發展“換道超車”

貴州力推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近年來,貴陽市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呈現出大數據產業加快聚集,大數據運用加速拓展,信息技術設施加快改...[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09-09
廣西高校開通“綠色通道”助力貧困新生輕松入學

廣西高校開通“綠色通道”助力貧困新生輕松入學

廣西高校開通“綠色通道”助力貧困新生輕松入學廣西民族大學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送上愛心禮包。“我們前期一直在做資助政策宣傳,假期開通資...[詳細]
人民日報 2018-09-09
中國房產中介20年:145萬經紀人服務2億社區家庭

中國房產中介20年:145萬經紀人服務2億社區家庭

145萬經紀人服務2億社區家庭。二手房市場催生并推動了房產經紀行業逐步繁榮,圍繞二手房交易產生的經紀公司品牌、傭金市場、廣告市場和配套...[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09-09
專家解讀中國對非“五不”原則的世界意義

專家解讀中國對非“五不”原則的世界意義

專家解讀中國對非“五不”原則的世界意義中新社北京9月9日電。羅海兵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日前閉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上發...[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09-09
礦山變美景 祁連山推行“環境友好”民眾獲益

礦山變美景 祁連山推行“環境友好”民眾獲益

祁連山推行“環境友好”民眾獲益礦山變美景。李雋位于祁連山青海側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已有些涼意,記者日前來到距離縣城70多公里的二珠...[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09-09
中國科大少年班學子:從來沒把自己當“神童”

中國科大少年班學子:從來沒把自己當“神童”

從來沒把自己當“神童”。張藝是個愛哭的小女生,15歲那年考入中國科大少年班,覺得這里是個“學習很苦、少人情味的地方”。[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09-09
武漢一小學部分學生流鼻血疑因跑道所致 官方回應

武漢一小學部分學生流鼻血疑因跑道所致 官方回應

武漢一小學部分學生流鼻血疑因跑道所致。官方回應針對網絡近期出現“藏龍二小部分學生流鼻血”帖子,武漢市江夏區政府高度重視,責成教育部...[詳細]
湖北日報 2018-09-09
南京舉辦市長國際咨詢會議 問計創新名城建設

南京舉辦市長國際咨詢會議 問計創新名城建設

南京舉辦市長國際咨詢會議。問計創新名城建設新華網南京9月9日電(錢賀進)創新名城怎么建。[詳細]
新華網 2018-09-09
明日開售!這些城市能坐高鐵去香港啦!看看有你家嗎?

明日開售!這些城市能坐高鐵去香港啦!看看有你家嗎?

這些城市能坐高鐵去香港啦。香港高鐵西九龍站廣深港高鐵是中國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141公里,其中內地段115公里,香港段26公里。[詳細]
工人日報 2018-09-09
民警制服嫌犯才發現自己被割喉,最長傷口15厘米縫15針

民警制服嫌犯才發現自己被割喉,最長傷口15厘米縫15針

民警制服嫌犯才發現自己被割喉,最長傷口15厘米縫15針驚魂的三秒鐘究竟是什么樣子。9月3日上午,南京市鼓樓公安分局寧海路派出所警長顧全在...[詳細]
揚子晚報 2018-09-09
“海洋”全俄兒童中心:把中俄友誼根植孩子心里

“海洋”全俄兒童中心:把中俄友誼根植孩子心里

把中俄友誼根植于孩子們的心里。但2008年和2013年,這里迎來了許多中國孩子。[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09-09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