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2018-10-29 14:36:10
中新社酒泉10月29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法海洋衛星29日早上在酒泉成功發射。中國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中國將建立起種類齊全、優勢互補的海洋遙感衛星觀測體系。
他表示,中國今年已連續發射海洋一號C星、海洋二號B星、中法海洋衛星3顆海洋衛星,將形成海洋水色、海洋動力環境等系列多顆衛星同時在軌運行的局面,建立起種類齊全、優勢互補的海洋遙感衛星觀測體系,實現多顆衛星在軌組網運行、協同觀測,從而具有對全球海域多要素、多尺度和高分辨率信息進行連續觀測覆蓋的能力。
趙堅介紹說,1997年中國第一顆海洋衛星——海洋一號衛星正式立項,拉開了中國海洋系列衛星發展的帷幕。經過20多年發展,中國迄今已成功發射海洋一號A星(退役)、海洋一號B星(退役)、海洋一號C星、海洋二號A星、海洋二號B星、高分三號衛星等6顆海洋衛星,中法海洋衛星是中國最新成功發射的第7顆海洋系列衛星。
北京時間10月29日8時43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法合作研制的首顆衛星——中法海洋衛星。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目前,中國已形成海洋水色(海洋一號衛星)、海洋動力環境(海洋二號衛星、中法海洋衛星)以及海洋監視監測(高分三號衛星)這3個海洋衛星系列。其中,海洋水色衛星以全球海洋的葉綠素濃度、懸浮泥沙、可溶性有機物等海洋水色信息,以及海表溫度、海冰、海霧、赤潮、綠潮、污染、突發事件和海岸帶動態變化信息等為觀測目標;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以全球海面高度、海面風場、海表溫度、有效波高、海浪譜、海表鹽度、海洋重力場等海洋動力環境要素為觀測目標;海洋監視監測衛星以對全球船舶、島礁、海上構筑物、海冰、海上溢油等海面目標,以及海面風場、海浪方向譜、內波、鋒面、中尺度渦、海底地形等海洋現象和地形特征進行大范圍、高精度、高時效的監視監測為目標。
中國海洋衛星在軌運行以來,通過持續開展的衛星數據分發和應用服務,在中國海洋環境監測、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經濟發展、海洋防災減災、海洋權益維護、海洋科學研究和國際海洋合作等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為海洋強國和“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和服務保障。
趙堅指出,在中國《海洋衛星業務發展“十三五”規劃》及《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中,明確提出了中國海洋衛星后續發展需求及規劃。按照規劃,中國與海洋事業緊密相關的多顆衛星陸續發射入軌后,后續海洋水色衛星星座將形成上、下午組網高性能觀測;海洋動力衛星星座將形成極軌、傾斜軌道互相配合,實現海洋動力環境要素多頻次觀測。(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