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協和譚先杰微信公號
2018-11-06 00:05:11
11月3日,北京協和醫院醫生譚先杰坐飛機回北京。在航班上,他遇到了一位呼吸困難、手腳抽搐的年輕媽媽。緊急時刻,他的救人操作卻引發了眾人的誤會,患者究竟得了什么病?譚醫生為何如此操作?
01
周六早上5點起床,到遼寧的一個小城市講課。考慮到機場小航線短,航班通常不會被優先保障,我本來很想臨時推掉,又怕傷了老朋友的心---畢竟她十年前來進修時,我們曾在同一個戰壕里戰斗過。講完課,我趕上了當天飛回北京的CA1286航班。
由于值機晚,我又照例想坐靠前點,就選了一個三排座的中間位置,15K。還好,我的身材特點對于乘坐飛機頗有優勢,什么座位對于我都能夠“量化寬松”。
前一排左手邊靠過道是一個抱孩子的年輕媽媽,孩子大概半歲多,沖人咯咯兒笑,很是招人喜歡。
小家伙一路都沒有哭,盡管我有輕微的飛行恐懼癥,居然也瞇瞪了一小覺。醒來就聽廣播說飛機即將著陸,請乘務員回到座位坐好。
02
就在這時,我前排的年輕媽媽大聲呼叫乘務員。我當時想,在即將著陸的關鍵時刻,乘務員不能離開座位來提供幫助的。
但是還是有一個可能是安全保衛的小伙子站起來問了情況,年輕媽媽說她很難受,頭暈想吐。右手邊中間座位的紅衣服中年婦女給她準備了清潔袋,并幫她護著懷里的孩子。
我探頭看了一下,孩子睡得很香。窗口邊的中年男人安慰年輕媽媽,說已經看到候機樓了,再忍一小會兒就行。
03
我最初也以為是普通暈機,就不太在意。暈車、暈船、暈機這種事兒,忍得住就忍,忍不住就吐,只要不吐到別人身上就行。
然而,我很快發現情況并不是這么簡單。因為中年婦女一直在輕拍安慰年輕媽媽,但年輕媽媽的喘息卻越來越重,我從側面能看到她因難受而蒼白的臉,鬢角淌著汗珠!
果然,年輕媽媽求救說她感到憋氣,手也要抽筋了,快抱不住孩子了。旁邊的中年婦女趕緊把小孩從她懷里抱了過去!
聽到說手要抽筋了,我的腦袋嗡地一聲:幾個月前在我們病房發生的那個驚險場面,一下就來到了我的記憶中!
04
那一個子宮肌瘤剔除術后的病人,很年輕,手術也順利,但病人比較緊張。第二天早上我查房的時候,她說有點胸悶,手腳發緊,好像要抽筋了。我們安慰她不要緊,讓她吸上了氧。沒想到她癥狀越來越重,手都抽成爪子一樣,一點都伸不開。她說她全身發緊,感覺快死了!
(我們病房患者抽搐的手,完全無法活動)
從手抽搐的情況我判斷是缺鈣,于是讓護士給她靜脈推注了兩支葡萄糖酸鈣。患者的癥狀稍為緩解,我正在自鳴得意,然而好景不長,患者癥狀很快反復,而且越來越重!
我們給患者抽了血氣,檢查電解質水平和酸堿平衡狀態,同時緊急呼叫,求助內科總值班。
內科總值班趕到床邊查看病人后,讓護士去 找了一個稍微大點兒的食品袋,然后將袋子扣在了病人的臉上.......
病人的癥狀很快奇跡般地緩解了!在我的要求下,內科總值班給我們分析和講解了發生原因。
飛機上這個年輕媽媽的情況, 幾乎是幾個月前我那個病人的翻版!因此,我有了初步診斷。我解開安全帶,站了起來。
05
當時飛機已經著陸,但還在快速滑行。幾個乘務人員已經圍到了乘客旁邊,我請乘務員找一個塑料袋,她們似乎理解了我的意圖,卻一時找不到。情急生智,我讓乘務員撕開一個清潔袋,我撐開后,準備把它扣到年輕媽媽的臉上!
我有我的道理,但年輕媽媽卻劇烈反抗,她痛苦地喊:“你快拿開,我都憋死了!我不要!”
周圍的人也用懷疑、甚至是驚恐的眼神看著我。我趕緊大聲說:“我是醫生!回頭再給大家解釋!”
這個時候,我喊出這一聲的目的,一是希望大家信任我,也是希望飛機里能有其他醫生---比我更專業的醫生,尤其是內科醫生---過來幫忙。
遺憾的是,當時沒有!
06
我自曝了醫生身份后,大家多少收回了懷疑的目光,但是年輕媽媽仍然搖頭,不愿意讓我用紙袋罩上口鼻。我只好拿著紙袋,離開她的口和鼻有一小段距離,同時輕輕拍她的肩,讓她放松,叫她不要做深大呼吸,如果能憋一會兒,就更好。我用毋庸置疑的口氣告訴她:“放心,你憋不死的!”
然而最初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我心里也有些犯嘀咕。萬一要不是我考慮的那種情況,而是心臟病怎么辦?我摸了摸她的脈博,覺得還行,我相信我的判斷沒有錯!
為了減少年輕媽媽的恐懼,我把紙袋離她的嘴稍微遠一點,讓她沒有口鼻被捂住的感覺。盡管袋子是遠了點,但她呼出的氣體仍然會被口袋擋回來,然后被她重新吸入到肺里。這在理論上是正確的,在實際上是需要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07
有一個人問我是哪個醫院的醫生,我脫口而出我是協和醫院的!我之所以沒有遮遮掩掩,主要是想利用“東家”的名氣來讓病人更加放松,讓大家放心,僅此而已。實際上我也有些后悔,要是搶救不成功,或者搶救方法不對,豈不丟了“東家”的臉?
還好,世界就是如此奇妙,沒過幾分鐘,年輕媽媽就說感覺好了些,她抽搐成一團的手也放松了不少。我知道,最危險的時刻,已經過去!
情況稍微緩解后,周圍人問我為什么要用紙袋子罩著她的口鼻,她豈不是更加缺氧,更加難受?!
于是,我把幾個月前內科總值班給我們講的內容,大致地講了出來。一是我好為人師,二是他們或許用得著。
08
我說,這是一種特殊的危險情況,叫作“過度換氣綜合征”!
帶著孩子的年輕媽媽可能是太緊張了,飛機下降時自己感覺有些不舒服,又擔心自己身體出狀況孩子沒人管,于是越發緊張,大口呼吸,呼出了大量二氧化碳,導致體內二氧化碳濃度下降,出現了一種危險的病理情況----呼吸性堿中毒。
人體內環境是需要維持酸堿平衡的,二氧化碳在體內與水結合形成碳酸,如果缺氧,二氧化碳過多,就會形成酸中毒,比如有呼吸道疾病或者終末期的病人。相反,如果體內的二氧化碳過少,碳酸就不足,就會形成堿中毒。
呼吸性堿中毒時,血液中鈣離子與白蛋白的結合增多,使游離的鈣離子濃度下降,使病人會出現神經、肌肉應激性增高,病人會感到口周、四肢發麻、肌肉痙攣、耳鳴等,可發生手足搐搦癥,甚至全身驚厥發作,如果處理不及時,會很快危及生命。
年輕媽媽由于緊張而大口呼吸,把體內的二氧化碳排了出去。她現在缺的不是氧,而是缺二氧化碳!所以,我要用袋子罩住她的嘴,讓她把自己呼出去的二氧化碳再吸入到肺內,提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糾正了堿中毒后,她的手足抽搐自然就緩解了!
這就是我想捂住這個年輕媽媽口鼻的原因!原理是不是有點復雜?可我當時真是一口氣說出來的。因為,這都是上次來會診的內科醫生講給我們的。我當時頗為慚愧,慚愧自己成為“專家”后,把這些基本的東西給忘掉了!
還好,這次派上了用場,正是墻內開花墻外香!
乘客下得差不多后,年輕媽媽也基本緩過勁來了。周圍的幾個人一直都陪著她,有的幫著抱小孩,有的幫著拿行李。原來,和我一樣,他們與年輕媽媽也是素不相識。
但是,沒有關系,同舟共渡,即是緣分,不是嗎?!
(征求當事人意見后,圖片沒有打碼)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