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8-11-16 14:32:11
中央宣傳部16日向全社會公開發布王逸平的先進事跡,追授他“時代楷?!狈Q號。
王逸平生前是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他不忘初心、胸懷大愛,始終把解除人民群眾病痛作為人生追求,研發現代中藥丹參多酚酸鹽,造福2000多萬患者;他追求卓越、銳意創新,先后完成50多項新藥藥效學評價,構建了完整的心血管藥物研發平臺和體系;他堅韌執著、奮發忘我,以頑強的毅力和樂觀的精神,25年與病魔不懈抗爭,默默無聞投身科研,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中藥現代化奮進者之歌。2018年4月11日,王逸平因病在辦公室離世,年僅55歲。
王逸平的先進事跡近日集中宣傳報道后,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科技工作者認為,王逸平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培養的新一代科學家典范。他的感人事跡,鮮明體現了舍身忘我、服務人民的堅定信念,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淡泊名利、獎掖后學的杰出品格。他不愧為科技工作者的優秀代表,不愧為全社會學習的榜樣。廣大科技工作者紛紛表示,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使命擔當和創新自信,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積極投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時代楷模”發布儀式現場宣讀了《中共中央宣傳部關于追授王逸平同志“時代楷模”稱號的決定》,播放了反映他先進事跡的短片。中宣部負責同志為王逸平的親屬頒發了“時代楷?!豹務潞蜆s譽證書。中國科學院、科技部、上海市委有關負責同志,王逸平的親友、同事及社會各界代表等參加發布儀式。
【新聞多一點】
追憶王逸平:與病魔抗爭25年,研發新藥造福數千萬人
這一天,年僅55歲的王逸平像往常一樣走進了辦公室,只是這次,他關上了門卻再也沒有走出來。
他倒下了,面前是一支止痛針,門緊閉著,25年來他都是一個人承受著病痛......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王逸平
一直在與時間賽跑
25年來,他身患不治之癥克羅恩病,卻鮮有人知,時長要忍受常人難以想象的疼痛,即使對女兒也很少提及。
同時,他成功研發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丹參多酚酸鹽粉針劑。如今,該藥已在5000多家醫院應用,2千萬心血管病人受益。
2018年4月11日
年僅55歲的王逸平像往常一樣
走進辦公室,關上了門
但這次,他卻再也沒有走出來
……
王逸平的辦公室。黃海華攝
4位同事分別回憶了與王逸平的最后一面,這或許能讓我們拼湊出他最后的時光:
站著聊了好久,那天他竟然穿了件毛衣
時間:4月9日,去世前兩天
地點:上海藥物所藥理樓旁的小路
王逸平像往常一樣,一遇到宣利江研究員,就能站著聊上半天。他們是現代中藥丹參多酚酸鹽的兩位主要發明人,正努力合作想把這一藥物做成口服制劑。
“一說起做藥,王逸平總是興致很高。那天并不冷,他竟然穿了件毛衣。他患有克羅恩病25年,我是為數不多知道的人,但這個病的痛苦程度我一直不知道,他也從沒說起過?!毙貞?。
對于藥學家而言,一生能研發出一個新藥就很了不起。做藥不同于寫論文,在頂尖學術期刊發不了的文章,還可以找影響因子更低的期刊,但一個新藥耗費數年做不出來就什么也沒有了。
“我們做丹參多酚酸鹽用了13年,耐不住個中寂寞,就做不出新藥。”
2007年,王逸平(右)和宣利江在討論工作
他們開創了多個全國第一次。比如運動平板試驗,需要冠心病、心絞痛病人通過運動來增加心臟負荷,當時醫生、病人和企業心里都沒底,哪怕出現一例病人死亡,該藥就會被一票否決。
“他們是勇敢的,首次在藥效學評價中大規模采用運動平板試驗。”中科院院士陳凱先說。
曾經有一位臨床專家,之前并不看好這個藥,后來牽頭做了四期臨床,那位臨床專家真正感受到了這個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之后他認可這確實是一個好藥。
為獲得丹參多酚酸鹽確切的臨床數據,在經過倫理批準后,王逸平曾以身試藥,他的話語再樸實不過,一個安全可靠的藥,就敢用到自己身上。 如今,該藥已在5000多家醫院應用,2千萬心血管病人受益。
已做好匯報PPT,卻未能成行
時間:4月10日,去世前一天
地點:上海藥物所食堂
王逸平每天早上7時多就到單位吃早餐。這天他遇見科研處副處長李劍峰,很自然地聊起了“硫酸舒欣啶”的后續推進策略。他主持藥理研究21年的抗心律失常一類新藥“硫酸舒欣啶”,已完成二期臨床試驗,獲得了多個國家的發明專利授權。
“他是對硫酸舒欣啶這個項目最熟悉的人,最初申請的臨床方案也是他起草的?!?李劍峰回憶,王逸平把所有的科研資料都歸類得非常整齊,甚至包括來往的郵件和技術資料等,光硫酸舒欣啶的材料他就裝了一個大柜子,合作企業需要的很多資料都是直接拿他的去復印。本來已和王逸平約好4月26日去國家藥審中心匯報硫酸舒欣啶項目,王逸平也已做好了PPT,卻未能成行。
“抗心律失常的藥,使用不當往往會導致新的心律失常,我們在臨床實驗中發現硫酸舒欣啶沒有這一副作用,這在抗心律失常藥中是非常難得的。在美國的臨床試驗也證實了這一點。”徐匯區中心醫院余琛教授說。
2015年,王逸平在研究生畢業典禮上
31歲成為上海藥物所最年輕的課題組長,42歲合作研發出丹參多酚酸鹽,王逸平卻不恃資歷,始終以“出新藥”為已任,即使在人人追求發表文章的科研大環境下,也不為所動。
他經常說,發表文章是名利雙收最簡單的路,但不是他要選擇的路,若是人人都挑簡單的路,做新藥這條艱難的路由誰來走?
2010年,他望著地中海的滿天晚霞,曾有些動情地說,丹參多酚酸鹽已成為過去。2015年,在研究生畢業典禮上,向來低調的他,大聲地說出了他的夢想——研發的新藥能夠出現在全世界醫生的首選處方中。
每次授課需站立將近4個小時
時間:4月9日,去世前兩天
地點:上海藥物所2018年第一次學位會上
這天,研究生教育處處長何敏注意到,幾乎從不遲到的王逸平第一次遲到了較長時間,當時他的面色非常難看,步履也有點緩慢。盡管如此,他還是在會上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贊成提高研究生獎助學金的待遇,希望學生有更好的生活……
王逸平長期教授上海藥物所研究生課程,經常分享自己新藥研發的經驗和感悟,很多學生上了他的藥理課后,被他的魅力所折服,至今還保留著課堂筆記。
“每次授課需要站立將近4個小時,如今想來對于他的身體應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王逸平看重學生的是其是否具備創新精神,是否對科學有興趣和熱情。雖然課題組任務繁重,但王逸平一般每年只招收一名學生,也從不向所里提出增加研究生指標的要求。他常說,學生不求多,而要精細化培養。
王逸平(中)和學生們在一起
在學生進展不順利的時候,王逸平經常鼓勵大家,實驗室就和莊稼地一樣也有大年和小年,壓力不要太大,慢慢來。只要時刻提醒自己,堅持“再戰一個回合”,就不會被打垮。
把病痛隱藏起來,把善意和溫暖留給別人
時間:4月11日,去世當天
地點:王逸平課題組
就在他去世那天上午,王逸平和同事還在討論著項目方案。突然,他從椅子上站起來,輕輕嘆了一口氣。
“現在想來,那不是嘆氣,而是痛得呻吟了一下?!?王逸平秘書趙晶回憶。
腹部疼痛,這是王逸平寫下的病程記錄里出現最頻繁的字眼,一共出現了42次。即使是和王逸平朝夕相處的課題組同事,也很少聽到他提及自己的病情。
“一年365天,他360天都呆在實驗室,真的讓人難以想象,他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病程記錄
1993年上半年腹痛的情況逐漸加重,每天會有將近十次的痙攣性腹痛,每次持續一分鐘左右;1993年9月22日,手術結果末端回腸切除80厘米,結腸切除20厘米,病理診斷為克羅恩病。
2010年6月20日下午有血尿,晚間腰酸腹痛。用熱水泡浴,一日4-5次,腹痛至23日緩解。
2011年9月19日下午,再次出血,暗紅色水樣便,伴嘔吐。人無法直立行走,需平躺。
2018年3月26號,今年以來上腹部間歇性疼痛時有出現,中午餐后經常會出現痙攣性疼痛,腰部不適。臉部輕度浮腫。
王逸平習慣了把病痛隱藏起來,把善意和溫暖留給別人。在他去世后,昆明植物所的一位年輕科研人員痛惜不已打來電話,原來王逸平一直在幫助他篩選化合物,卻從未提及費用問題。
他向來對物質生活的要求不高,一輛汽車開了10多年,天窗漏水了也一直沒換,直到今年年初發動機也壞了,這才換了一輛新車。
王逸平(中)和同事們開懷大笑
徐匯區中心醫院中心實驗室主任李水軍清楚記得,在王逸平課題組攻讀博士時,一次春游,大家走了很久,不知誰喊了一句,有水就好了。沒多久,王逸平拎著水和飲料出現了。 “直到現在回憶起來,都是滿滿幸福,深深感動?!?/p>
王逸平離開后,有700多人自發前去參加追思會。晚霞滿天時,總會有人想起他。學生們還在繼續做著未竟的課題:
“這是和王老師有聯系的最后一件事,不能讓他失望。”
這個沙發緩解過他的疼痛,也成為了他生命最后一刻的見證。黃海華攝
時光雖無情,不能倒流
但人們依然會在明日時光里記得他
長長久久(來自:上觀新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